分享

跳出“马扎思维”

 庸庸学馆 2020-06-17

刘庆传

宿迁市宿城区银河花园是个老旧小区,为加强管理,小区成立了网格党支部,给每位楼栋长发放一个小马扎。楼栋长经常身穿红马甲、手拎小马扎,走进居民当中,被当地称为“社区最动人的风景”,但也有人认为,小马扎要“坐”出大作为,还得看“坐”得真不真、实不实、常不常、长不长。

无独有偶。为推动干部深入基层,了解民情实际,前不久,苏中某镇给全镇15个村(社区)买了30辆公务自行车,要求村(社区)干部骑车走村入户,撰写民情日记。对此,有人叫好,认为“干部就应该轻车简从经常到群众中去转一转,骑自行车下基层就是一道‘好风景’”,但也有人心存疑虑,认为村干部走不走基层不在于有没有自行车,而在于自己想不想走,如果不想走,即便有自行车也白搭。

两件事情催人深思。不管是给楼栋长发放马扎,还是给村(社区)干部发放自行车,出发点都是好的,目的是引导社区工作者和干部深入群众,了解实际,推动工作。但是,一件好事为什么会引来不同的看法?原因就在于,马扎也好,自行车也罢,只是村(社区)干部下基层的工具和手段,而不是下基层本身。干部下基层不仅是“器与物”即手段和工具的问题,而且是“道与术”即认识与考核激励的问题。如果干部缺乏下基层的自觉和动力,即便有了马扎和自行车,也可能只是走走形式、做做样子,甚至沦为形式主义和作秀;相反,干部想要下基层,没有马扎和自行车,也能下得好。

近年来,为推动干部走进基层,改进作风,树立形象,各地动了很多心思,搞了很多举措。有的地方举行“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有的发放笔记本让干部撰写“民情日记”,有的安排干部到农民家里和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有的让干部上街打扫卫生,清洗栏杆,有的让地方领导坐公交车上下班,等等。这些举措,有的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有的则流于形式,甚至被称为“形式主义”“作秀”。这其中,就涉及一个有没有跳出“马扎思维”的问题。

什么是“马扎思维”?就是不管抓什么工作,都习惯于搞出一个“亮眼的马扎”,这原本无可非议。但是,有了“亮眼的马扎”却忽视了“马扎”之外的其他更为重要的条件和问题,就往往容易让“马扎”沦为形式和形式主义。一项工作要做好,不仅仅要有工具、手段、形式等“有形的马扎”,更要有激励机制、监督机制等“无形的马扎”,两者相互配合,相互促进,才能起到作用。就拿干部下基层来说,经常有人感叹:过去,交通条件不好的时候,干部经常下基层和群众同吃同住。现在交通条件好了、和群众联系的手段多了,有的干部同群众的联系反而少了。造成这种现象,就是因为干部下不下基层不仅在于有没有“马扎”“自行车”,更在于有没有让干部使用“马扎”“自行车”的动力和机制,只注意前者而忽视了后者,就是“马扎思维”,就容易变成形式主义。

干部下基层如此,抓其他工作也是一样。形式和形式主义往往只有一步之遥,不管抓什么工作,都离不开一定的形式,同时都要防止形式主义。我们要鼓励形式创新、手段创新、工作创新,但形式创新、工作创新不能变成只重形式不问内容、只重“创新”不讲效果的形式主义,不能变成只有一个“亮眼的马扎”,而没有实际的行动和效果。只有大力弘扬务实、扎实、踏实之风,树立鲜明的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既鼓励形式创新、手段创新、方法创新,又避免形式主义和表面文章,既给“有形的马扎”又给“无形的马扎”,工作才能干得实些再实些、好些再好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