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有三境

 猫条山 2020-06-18

——我国美学史上最早的意境说

      “意境”,是我国古典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

     “意境说”,是在唐代诗歌创作高度繁荣并取得了划时代成就背景后的产物。它的诞生,可以说是其时的诗歌美学家们对先前的“”“意象”、“得意忘象”等概念和命题,作了进一步分析、研究之后所取得的历史性的成果。

      其要义主要表现在王昌龄(698——757)、皎然(中唐诗人)、司空图(837——908)等人所著的《诗格》、《诗式》、《二十四诗品》等著作,以及刘禹锡(772——842)的著作中。但是由于王昌龄1在其《诗格》中最早提出了“境”这一美学范畴,并对它作出了具体划分和精辟阐释。所以我们说王昌龄的“诗有三境”之说,是我国隋唐时期,也是我国美学史上最早的意境说。比如在其《诗格》中他说:

     诗有三境2: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极秀者,神之于心3,处身于境,视境于心4,莹然掌中5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6然后用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

本篇引文据王达津、陈洪选注《中国古典文论选》王昌龄“诗有三境三格”,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这就是说,王昌龄 在这里把“境”分作了三类:第一类“物境”,它是指自然山水的境界;第二类“情境”,是指人生经历的情感境界;第三类“意境”,是指人内心意识的境界。虽然,这里所说的“意境”,对于艺术创作的主体来说,它依然是一种“境”或“境象”,是一种审美客体,并不等同于我们现在所说的意境说中的“意境”,但由于王昌龄提出了作为美学范畴的“境”,并在其具体的阐释之中,突出地强调了“处身于境”(即置主体于客体的“境”中),“视境于心”(在内心酝酿此“境”);同时,他又反复说明这种“境”要“张之于意而处于身,然后用思”或“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才能“得其情”、“得其真”。实际上他在此已经把主体和客体,情和景,心与物统一起来了,完成了意境说的基本架构

      因为所谓的“张之于意而处于身”,是说把“境”或“境象”陈列在意念之中,设身处地去体味;而“然后用思”或“思之于心”的“思”字,并不单指思考或构思之“思”,而是与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篇中之“思”的意思一样,都是指诗人的艺术灵感和艺术想象。所以说他对“意境”的阐释其要义是说:把“境”或“境象”陈列于意念中之后,还要有“境”对艺术灵感和艺术想象的触发,才能获得真正的艺术境界(“则得其真”)。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所谓的“意境”,那就是“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情感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7)。

      当然,王昌龄在其《诗格》中,尽管多次提到了作为美学范畴的“境”或“境象”,如“处身于境,视境于心”;“了然境象,故得形似”;“心偶照境,率然而生”;“搜求于象,心入于境”等等,然而他却没有对“境”作出明确的界说和具体的解释。那么究竟什么是他所谓的“境”呢?————这个问题,直到后来皎然在其《诗式》“取境”一节中说了:“取境之时,须至难至险,始见奇句”。又云:诗“固当绎虑于险中,采奇于象外”。————继而刘禹锡接受了皎然的观点,又在其《董氏武陵集记》中断言,“境生于象外”。这,才为王昌龄所说的“境”找到了一个明确的答案,即“境”产生于“象外”。————可是“象外”又是什么呢?我们知道,“象外”这个词语,由哲学范畴转化为美学范畴,最早表现在绘画理论方面。这就是六朝谢赫在《古画品录》中说的:“若拘以体物,则未见精粹;若取之象外,方厌膏腴,可谓微妙矣”。意思呢?这是说画家作画,不要拘限于具体的物象(“拘以体物”),而是要突破或超越这有限的物象,从有限进到无限,(“取之象外”),这样创作出来的画才能体现宇宙的本体和生命的“道”,这才叫“气韵生动”。而作为诗歌理论方面的“象外”,则是后来司空图在《与极浦书》中所说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意思呢,是说所谓的“象外”就是“象外之象”。这样的“象”,是突破了有限形象的无限之“象”,是一种虚实结合的“象”。它的特点“如兰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8”。而这样的“象”,也就是“境”。或者叫“象外之象”。

      可是由于“境”本为佛学常用之语,其时的诗僧也有“极象外之谈9”、“畅微言于象外10”的说法,而这里所说的“象”,既源于《易传》中的“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的“象”,又与《庄子》中象征有形和无形,虚和实相结合的“象罔”相似,相通。故而诗僧皎然在其《诗式》的“重意诗例”一则中,谈到文外之旨时,便说:“察而观之,但见性情,不睹文字11,盖道之极也。向使此道尊之于儒,则冠六经之首;贵之于道,则居众妙之门;精之于佛释,则彻空王之奥12”,可见这样的意境理论,的确与唐代儒、释、道三教融合的历史现状,有着密不可分的思想渊源。也可以说是其时三教融合条件下的特殊产物。

    至于这样的“意境”怎样产生的问题,王昌龄在《诗格》中分析说:“诗有三格:一曰生思。久用精思,未契13意象,力疲智竭,放安神思,心偶照境,率然而生。二曰感思。寻味前言14,吟讽古制15,感而生思。三曰取思。搜求于象,心入于境,神会于物,因心而得。”

      这段话,意思是说诗歌意境的创造有三种不同的情况或途迳。一是诗人经过很久的思考、构思,没有能产生意象,身心都已疲竭,这时就应让精神放松,等待偶然的机会,让灵感和想象为“境”所触发,意象便会自然涌现。这是一种“心”与“境”偶然的契合,叫着“生思”。二是多读书,借助于前人作品中的意象引发诗人的灵感,从而创造出新的意象。这叫“感思”。三是诗人主动地去找寻生活中的境象,心境相感,从而创造出美的意象,这就是“取思”。

  从以上的分析人们不难看出,王昌龄所讲的第一和第三种情况,主要强调的是“心入于境”或“心偶照境”。其意呢,是说意境的创造要依赖于审美观照中主体的情意(“心”)与客体“境”的合和。离开了这一点,艺术灵感的产生和意境的创造都是不可能的。这是唐代意境理论的一个很重要的思想,也是司空图在《与王驾评诗书》中所说的“思与境”命题的要义所在。而王昌龄所讲的第二种情况:“寻味前言”、“感而生思”呢,其重点则是强调诗人学习、研读前人作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一点我们从他大量的诗歌实践中也可以找到有力的印证。例如他写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就明显地有着“寻味前言”迹象。也明显地是他学习研读了许多“前言”之后“感而生思”的结果。试想想,倘若他没有看过《乐府横吹曲辞。汉横吹曲旧题》。没有读过《汉书。李广传》,不知到李广曾被匈奴人“号曰:'汉之飞将军’”,而且因为“广在郡”(在北平任太守)而“避之,数岁不入界”的话,那他怎么能写出这首意境苍凉悲壮的《出塞》。这首诗又怎么能被后人推之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呢?

        所以说王昌龄之所以被后人尊之为“七绝圣手”,他的“诗有三境”之说又被皎然、刘禹锡、司空图等人继承和发展,其原因都在于由他开创的“意境说”,不但在其时,更对后世都有其巨大的理论意义,而且也有其重大的实践意义之故。

        的确,“诗有三境”之说的出现,标志着意境理论的诞生。而后来严羽的《沧浪诗话》、王国维的《人间词话》都直接间接地受到它的影响,可见其意义是非常巨大而深远的。



注释:

1, 王昌龄:(698——757)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进士,授汜水尉。再迁江宁丞。晚贬龙标(今湖南黔阳)尉。后弃官隐居江夏,安史之乱后返乡,路经毫州,为刺史闾丘晓所杀。他的诗檀长七绝。有“七绝圣手”之称。多写 边塞军旅生活,气势雄浑,格调高昂。《从军行》七首,《出塞》两首都很有名,此外,有愤概时政及刻画宫怨之作。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王昌龄集》。

2, 境:疆界。原为佛家用语。它常常用来指修行时的某种心理状态。这里指诗歌创作的一种艺术境界。也就是刘禹锡《董氏武陵集记》中所说的:“境生于象外”,司空图《与极浦书》所说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意思。实际上提出“境”这个美学范畴,在很大程度上就等于提出了意境说(或境界说)。因为“意境”这个范畴所以不同于“意象说”中的“意象”,其关键就在于“境”,它不但包括了“象”而且还包括了“象外”的自然和人生。

3, 神之于心:使心里感到它的神妙。

4, 视境于心:用形象思维,在自己内心酝酿此境。

5, 莹然掌中:言下笔时已掌握得很清楚。

6, 皆张于意句:张:陈列。句意谓都陈列在意念中,设身处地去体味。

7, 见《辞海》文学分册第6页“意境”。

8, 如兰田日暖二句:出自司空图《与极浦书》。是司空图引载叔论的话来形容“象外之象”的“象”的特点的引语。意思是说,诗人笔下的景物(“象”)就如兰田的美玉,被阳光照耀,而烟岚缭绕。但是那缭绕的烟岚只可远望,而不可近观的。

9, 僧肇:《般若无知论全梁文》164卷。

10僧卫:《十住经合注序全晋文》165卷。

11但见二句:是说只见作品的情意感染力,不见文字的雕琢。也就是“得意忘言”的意思,与司空图说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之说相似。

12向使此道七句:此道:指文外之旨。意味超越外部形式。皎然认为这不但是诗歌创作的最高境界,也是思想修养的最高境界。它对于儒、释、道三教来说皆属修养的极致。六经之首,指诗经;众妙之门:见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空王之奥:指佛理精义。

13契:符合。

14前言:泛指前人的作品。

15吟讽古制:吟诵体味古人诗歌的风格

【附录1】16:物境,情境,意境各是什么意思?————也有人说这里的“三境”,实际上就是意境的三种类型。只是把偏重于描写景物的称为物境,偏重于抒写情怀的称为情境,偏重于说理言志的称为意境。

【附录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