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命名到成名,喝一杯有故事的信阳毛尖茶,你需要先了解这些!

 apaol 2020-06-18

《1》苏东坡与信阳茶——“淮南茶,信阳第一”

唐宋时期,中国茶区分为:山南,淮南,浙西,浙东,剑南,黔中,江南,岭南八大茶区,信阳和湖北北部,安徽中部构成第二大茶区——淮南茶区。

苏轼浉水论水品茗是信阳茶史上的—段佳话。

文学大家兼美食大家的苏轼,一生嗜茶,在其浩瀚的诗词中有诸多是写给茶的。

其中,“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烹新茶”等句,更是脍炙人口,为诸多爱茶人、品茶人所赞叹。

宋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苏轼被贬湖北黄州(今黄冈)任职。

正月出京,正月十八到蔡州(今靠近信阳的上蔡县),停留几日后,经息县,渡淮河,来到了义阳(今信阳)浉水河畔。

闻言义阳自古就有“浉河中心水,车云顶上茶”之说,这对爱茶的苏东坡来说极具吸引力,即驻足浉水,以水煎茶,鉴水品茗,遂把浉水评为“天下第四十六泉”,并赞其“生斯土者,往往多禀清气,具风骨之士,不可谓非山水之灵也”。

此前,皇帝曾赐给苏东坡一包茶,品啜之后,觉得格外清新鲜爽,但遍寻脑中曾喝过的杭州茶,福建茶等名茶记忆,发现其与它们色香味迥异,风格独特,竟无一可对照。因又不敢擅问,于是在心中就留下了一个谜团。

如今,浉水品茗,鲜爽清新的口感,竟然一解心中之惑。感慨之余,便有了“淮南茶,信阳第一”、“品不在浙闽之下”的品茗佳句。

这句评价,分量十足,此时的苏轼,已不但是才华横溢的文人,更是专业的茶人。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起起落落,但无论什么境地,都保持着乐观、旷达的底色,这又何尝不是茶人对生命的态度!

《2》从信阳茶到信阳毛尖 :名称的形成

信阳毛尖茶因其芽叶细嫩有锋苗,外形细、圆、光、直,多白毫,故称毛尖,又因产地在信阳,故称信阳毛尖。

信阳茶在历史上的各个朝代有过不同的叫法:

唐代,信阳所产的茶为饼茶,当时称为“大模茶”。据唐《食货志》载:“贞元江淮茶为大模”。

宋代以后,散茶开始出现,信阳茶又称为“片茶”、“散茶”。宋《食货志》有记:“茶有两类,曰片茶,曰散茶.....散茶出淮南归州。”

明代,朱元璋禁制饼茶,散茶代替了饼茶,信阳的散茶又被叫做“芽茶”和“叶茶”。

而“毛尖”一词,最早出现在清代。

人们把产于信阳的毛尖称为“本山毛尖”或“毛尖”,又根据采制季节、形态等不同特点,称为“针尖、贡针、白毫、跑山尖”等等。

“信阳毛尖”的名字,最早出现在清末。

车云茶社派人到名茶产区浙江西湖龙井和安徽六安,购买茶籽、观摩学习制茶方法,把制成的茶称“车云龙井”;1915年,获巴拿马金质奖后更名为“信阳毛尖”。

新中国成立后,信阳毛尖被归于“毛峰”一类。其中,产于信阳及罗山县南部的信阳毛尖命名为“豫毛峰”,产于光山、潢川、商城、新县、固始等县的茶,称为“豫毛青”。

“信阳毛尖”的名字与其工艺息息相关。经“理条”、“木炭烘焙”等独特工序后,茶叶最终呈现出了如今信阳毛尖“细、圆、紧、直、白毫满披”的形状特点。

《3》从甘以敬到巴拿马金质奖:信阳毛尖的成长史

说起“信阳毛尖”,就不得不提“甘以敬”。

信阳县的秀才甘以敬,亲自开办过矿山、锅厂、钱庄等实业,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37岁的甘以敬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后,回乡种茶去了。

他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在震雷山创办了“元贞茶社”,这是近代历史上,信阳的第一个茶社。

1910年,甘以敬在车云山组建了“宏济茶社”,1913年,宏济茶社试采。

因种植的茶树是杭州龙井购回的茶籽所繁殖,所以茶社为制出的茶起名为“车云龙井”,成为信阳茶叶的第一个品牌。

在此之后,茶社相继成立,信阳茶一片生机。

不得不说,甘以敬带动的信阳毛尖的发展,为之后信阳毛尖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质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出于对茶品质的自信,也为了信阳茶更好的发展,当为庆祝巴拿马运河开凿成功、将于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办“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的消息传来时,信阳茶人一片振奋。

信阳茶人陈雨人在官方的支持下,在各茶社搜集到了著名的车云茶、贡针、白毫、雀舌等共11种茶样,转交省出品协会。1914年12月6日信阳毛尖随同其他参赛物品装上美国轮船“蒙古利亚”号,驶进了太平洋的惊涛骇浪中。

1915年2月,在“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上,由车云山采制的信阳毛尖以其外形美观、香气清高、滋味浓醇而获得普遍赞赏,最终被颁发世界茶叶金质奖状与奖章。此后,宏济茶社改名为“车云茶社”。

信阳毛尖没有辜负苏东坡的赞美和茶人的厚爱,屡获殊荣。1985年获国家质量银奖,1990年获国家质量金奖,1991年在首届杭州国际茶文化节上被授予“中国茶文化名茶”称号等等。

时至今日,信阳毛尖以形美、汤绿、香高、味浓而享誉中外。每次的“十大名茶”评比,信阳毛尖皆占一席。

《4》信阳毛尖与西湖龙井、六安瓜片的渊源

“信阳毛尖”的名字,来自于其细圆紧直、白毫满披的外形,而这种外形的形成又与其独特的制作工艺相辅相成。

在传统信阳毛尖的制法中,“帚扫杀青”和“理条”这两个关键工序,则和另外两个绿茶名品—西湖龙井和六安瓜片,颇有些历史渊源。

当年,车云茶社曾派人到名茶产区——浙江西湖龙井和安徽六安,购买茶籽、观摩学习制茶方法。

传统信阳毛尖制作中的“帚扫杀青”和“理条”这两个工序,就是分别借鉴六安瓜片和西湖龙井的制茶手法。

茶叶讲究“适制性”,制法再好,也不能生搬硬套:

六安瓜片的鲜叶是单片,比较轻,所以六安瓜片的帚扫杀青所用茶把较轻而软。

而信阳毛尖的鲜叶原料,芽头较多,相比较六安瓜片来说茶青较重。

清代以前,在生锅中炒制茶叶时,信阳茶工双手各握一只用竹枝制作的小茶把同时操作,久之十分疲劳,难以长时间坚持。

清末民初,车云茶社茶工吴彦远试用炒熟锅的大茶把代替小茶把炒“生锅”,两手同握一只大茶把,左右手重力互相交替,大大降低了人工,后被纷纷效仿,称“ 握把炒”。1925年,车云茶社的唐会卿试用“散把”炒茶,

人工难题解决了,但炒出的茶条弯曲欠光润,茶条满锅散开不成团,茶条也较紧匀,但茶条仍,外形不够美观。

为了更好改善茶条欠直的情况,美观外形,茶工吴彦远在散把炒制过程中,引入了西湖龙井制作中“理条”的操作。

但西湖龙井属扁形茶,理条过程中先压再理,重复进行就可以达到龙井的扁平油润及外形的一致性。

而信阳毛尖为细圆的条形茶,需要达到细圆紧直的效果。于是在制作过程中不时用手抓起茶叶,观看炒制程度,同时把结成团块的茶叶撒开、甩出再炒,即抓条、甩条。如此反复,炒出的茶条比较紧、直,色泽也变得鲜绿光润。

终于,制茶前辈们在借鉴的基础上,结合茶叶自身的特点和要求,最终形成了信阳毛尖茶独特的制作工序。

扫码订购茶百科2020年

明前手工炭烘焙信阳毛尖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