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扫谷和喂鸡

 心然的原香 2020-06-18

儿时的小街,有粮店。

卖公粮完任务的日子,是粮店最热闹的时候。那几天,源源不断的板车拖着一袋一袋稻谷从附近村庄往粮店集结,把门前土路围得水泄不通。

拉板车的,是父亲。推板车的是,是母亲。刚刚经历过稻谷抢收等一系列繁杂的农事,夫妻二人晒得很黑,且神情疲倦。往往,板车后面还坐着孩子,不是一个,而是几个。光着身,赤着脚。当父亲母亲推拉不过去的坎儿,就赶紧跳下来搭把手。

孩子们巴巴赶来,有原因。卖了粮食,父母手上有了点儿钱,可以随性地要一根冰棒,或者一块西瓜,甚至吃一碗包面也有可能。

一到这个日子,我的任务就来了,拿着扫帚撮箕,参与到小街上自发组织的扫谷大军中去。当然,我们扫谷,并不交给“组织”,而是拿回家喂鸡。

轮到哪家了,板车拖上前。粮店的工作人员拿一个特制的仪器扎进装谷的麻袋,再抽出来时,仪器里面带着谷,用来检查稻谷的干湿度,饱瘪度以及其它。

袋子被刺破后,在搬运和称重的过程中,总会往外撒点。我拿着扫帚,赶紧上前,把谷子合着泥灰扫进撮箕。

有时候,遇到谁家的麻袋口没扎紧,或者麻袋的补丁处胀破,这时会额外地多撒些谷出来,扫得也最起劲。

扫回去的谷,积少成多,奶奶用簸箕簸出来些土坷垃,用来喂鸡。这样的谷喂鸡,可以格外多撒点。也有孩子嘴馋,扫好的谷,不拿回去,直接端到卖西瓜和冰棍儿的摊子前,换吃

每家每户喂鸡,都在大门后的掩蔽处设了鸡笼,鸡笼上装两到三个鸡窝。

下蛋有先后,先坐上去的先下。有些鸡想下蛋,回来晚了,一看,没地儿。等不得,又不能找主人想办法,慌得“咯咯”叫几声后,往外急走。

外面有草垛子,一座两座三座。鸡们分辨不清哪个是自家的,快速找个僻静安闲之地坐下来,解决下蛋的问题。

它下了蛋,跳下来的时候,是会叫几声的。但主人没看见,就不知道它把蛋下在外面。当然,也就没有犒赏它。

它只得围着草垛子啄些谷粒,自己慰劳自己。一来二去,竟觉得这样也好,是自己的专属鸡窝,不用和别人争抢。因此,每每下蛋之时,自觉往草垛里去。

有一天,当它下完蛋,正往下跳时,一个孩子从这里过。他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只见他往草垛上望了望,再伸出手一摸,三个鸡蛋,还是热的。四下看看,没人,把鸡蛋取出来拿回家。

母亲问鸡蛋哪来的?他说草垛子里掏的。母亲知道是野蛋,喜滋滋地接过,并承诺,今晚给他炒一韭菜鸡蛋。

得到表扬,又有鸡蛋吃,孩子从此留神起来,渴望再捡到鸡蛋。这如若捡钱,人人手上有,却不常丢。每家有鸡,不是家家都有鸡在外面下蛋。这事儿,望而不可及。每每在不经意时,偶然遇到而已。那个上次捡到鸡蛋的地方,下次去,也不一定会再有。

这只鸡在外面下野蛋,女主人马上会发现。几只鸡下蛋,她心里有数。眼看着这鸡只在家吃,不见在家下蛋,女主人生气,见了它,就质问:吃里扒外的东西,把蛋下到哪里去了?鸡当然不会回答。

然后,采取措施。早晨起来,打开鸡笼,一只一只母鸡捉,摸它的屁股,叫作,看是否有蛋。如果这只几天没在家下蛋的鸡屁股口有蛋,就会被重点关注。要么跟踪,要么直接留在鸡窝里扣着。

也有时候,鸡找的地方非常掩蔽,下的蛋没被人发现积攒多了,母鸡偷偷坐起窝来。亏得它天天早出晚归,恪尽职守,竟然把那些鸡蛋全部孵成鸡雏。

当它“咳咳咳”地带着这些小鸡们衣锦还乡时,主人见了,先是一愣,紧接着马上明白过来。这时候,主人的心情很复杂,来了一群小鸡,是一笔意外财富,应该高兴。但是,鸡不听话,吃里扒外,把蛋下在外面,还孵成鸡,说出去不好听,也怕惹闲话回来。

但到底还是高兴,把它们迎进,撒米接待。拿一个蔑罩,圈起来,养熟悉后,再让它们自由活动。

秋妈妈是从旧社会长大过来的,说话讲吉利彩头。她喂养的鸡几天没在家里下蛋,通过观察,发现了鸡的行踪,找到了几个鸡蛋。

当她拿着鸡蛋进家门时,家里人问:哪里捡的野蛋?秋妈妈赶紧摆手制止:这是元宝,这是元宝。

如此一说,就把鸡在外面下野蛋所引发的精神损失,弥补了回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