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诗填词杂说(三)

 虹72 2020-06-19
在韵文中有一个概念叫“对仗”,是古人专用的概念,现代写作中已经没有了这个概念了。我注意到,对仗确是一项重要的汉语言功夫,集中体现了汉语言的特点、优势。古人从小开始训练对对子,又常处于写诗作对的语言环境中,因而他们深知其中的甘苦。陈寅恪在清华研究院出入学考试题,他就考了对对子,他解释说:对联是中国文学的代表,从对联中不仅能看出考生的语言功夫,还能看出他的文学底子,进而看出其精神境界。我看这意见是对的。近年的考试,也把对联引入,考虑到考试对于教学的指挥棒作用,也许逼使很多老师、学生开始注意对联。但是,我认为由于缺少浓厚的对联文化环境——喜庆时所用、各种典礼时所需的对联,多从旧书中摘抄,或由少数老者代拟,普通人只是把对联看作是喜庆的图案,而不是内容的载体,——现在考试中出现对联题,实际不可能真促进人们对对联的认识。
 
我曾在一篇旧文中提出了一个概念:古诗话语革命。大意是说:诗发展到唐,其语言与常规话语的区别可以用革命来指称。为什么呢?先秦两汉诗,虽然今天读来很多不好懂,但那是词汇、是背景等的问题,与语言构造方式无关。大约从谢灵运开始,诗语就与常规话语区别开来了,雕琢字句的追求方向,开始偏离常规话语的原则,往非逻辑、非语法的写意性方向发展,到唐代,这种诗语正式确立。诗语革命的重要驱动力量,就是对仗,进一步说,骈文文体的语言侵入诗体语言,最终形成了近体诗。(以上观点有我近年的发挥,似为他人所未及,凡引用请务必注明出处)
 
对仗是诗词与同是韵文的散曲的区别所在,散曲虽然也有对仗,但对仗时可以上下句重复字眼,又可以把两句以上的句子作为对仗(如最著名的马致远《天净沙》开头三句就是对仗,这种对称为鼎足对),这样的对仗与其说称之为对仗,毋宁改称为排比或对举,从韵味上分辨,与诗词中的对仗区别很大了。
 
对仗也是诗和词的区别所在。诗中的对仗仅限于五七言,位置固定,节奏和句型固定,而词中的对仗则因词牌不同而不同,其中还有的词牌根本不用对仗,又有许多词牌中可见到三言、四言、六言的对仗,无论在句型上,还是节奏上都没有统一、固定的模子。词的性格多样化、复杂化,诗虽始终在发展,但其性格却既可以说是古板,又可称之为庄重、朴厚。我以为,现代人写作诗词时之所以较多选用词,部分原因应该在此。
 
今天先说律诗中的对仗训练。如果说对对子已经不容易为功了,必须用到对子的律诗,自然更为困难了。且不说成百上千字的长律,就是普通的八句律诗,非得安排两联对仗,这给作诗平添了不少麻烦。下面结合我个人写作的体会,说说自己的认识。
 
从结构上说,八句的律诗,开头两句、结尾两句属于散句,上句和下句语法不要对称,节奏不要相同;开头一般为交待背景与缘起,结尾为全诗收束。中间两联必须对仗,语法要对称,节奏要相同,是全诗内容的展开部分。
 
训练律诗的对仗,我个人是这样认识的:
 
1、对仗有宽有严。严是义类相同,如王安石得意的“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对得极工极严:(1)数字、颜色字相对;(2)水对山,同属地理类词;(3)护田、排闼都是动宾结构,字面上对得好,两个词都有出处,而且同出《汉书》。初学对仗,不必也不可能如此讲究。但工对并非不可企及,把思路打开,都能发现可用的对字很多,如疑问代词“谁”,初学者往往只知对“何”、“焉”,实际上,对“安”、“处”、“人”、“我”、“天”、“鬼”、“仙”、“神”、“佛”、“鸡”、“狗”等都工。宽对是初学者普遍喜爱的,但宽是有限度的,如“谁”对“门”、“海”等已经特别宽了,如果对“愁”、“恼”就不合适了,虽然这些字现代汉语也可作名词,但它们本身有动的性状,与“谁”所在的义类毫无关系。
 
2、对仗最忌的是“合掌对”,即上下两句意思完全相同或几乎相同。本来,对仗的作用就在通过一组相似、相关或相反的内容的并置,表现出比这两个个别的内容简单相加更丰富的内涵,也即发挥1+1>2 的效能;合掌对不仅没有实现1+1>2,反而变成了1+1=1了。古人推崇的佳对,应是无关中发现相关。如黄庭坚的“头白眼花行作吏,儿婚女嫁望还山”(《次韵柳通叟寄王文通》),上句是说一行作吏,便疲惫憔悴、头白眼花,下句说希望儿女婚嫁之后,早早归隐。上下两句互相支撑,合成一联后,还包含了以下几层意思:(1)为官之辛苦;(2)为官不是柳通叟的本心,他只是迫于家庭责任才勉强为仕。
 
3、对仗的两联节奏形式一般要有变化,如七律的颔联节奏句式为二二一二,那么颈联就应改为二二二一,这样才不致使全诗流于板滞。当然,这一要求不是硬性的绝对规定,苏轼就常常两联使用相同的节奏形式,他有好些名篇都是如此,这正是其“出新意于法度之外”思想的表现之一。一般来说,注意到两联的节奏变化,更利于效果的表现,只是初学时有这个概念就行,不应把它当作一个死要求来限制自己,以增加初学的苦难。等到形式掌握得较为熟练后,倒是应该更注意到这个原则,而到了写作水平很高之后,又要学习苏轼,忘掉那许多规则的约束,要敢于超越法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