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词章法与构思㳀析

 虹72 2020-06-21

诗词章法与构思㳀析

  田子壬

  当前,我国传统诗词正以其整齐划一、简洁精炼的篇章,抑扬顿挫、琅琅上口的音韵以及形神兼备、声情并茂的内涵,越来越受到国人的喜爱和赞扬;从小学的语文课本到央视的诗词大会,无不都增加了和洋溢着传统诗词的艳丽色彩与诱人魅力;广大诗歌爱好者掀起了一个前所未有、波澜壮阔的学习传统诗词的热潮;一些有此爱好的退休老人也积极加入了学习写作的行列;各级诗社、微信诗群象雨后春笋般纷纷建立,给广大诗歌爱好者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园地……所有这些,真是可喜可贺!退休了学习写写诗,不仅使人老有所托、老有所学,而且使人老有所思,让人的大脑能够开展一些思维活动,据说可以有效防止老年痴呆症,国人何乐而不为呢?
  国人学习写诗当属肯定和鼓励之列,但是我们在肯定和鼓励之余,是否还有一个提高的问题?提出这一问题可能有人会认为,我们中老年人学习写诗不为名不为利,纯粹是一种兴趣和寄托,还要什么提高?笔者认为这只是个人想法而已,或者说是个别人的想法而已,但我们绝不能以此为理由来全盘否定诗词写作的提高。实际上不论是青少年学习写诗还是中老年人学习写诗,大部分人都是想要提高的,都有个提高的问题。舍此国人的诗词写作水平就不能有所进步,传统诗词就不能很好地传承和发扬,我国的诗歌就只能固步自封,不能再向前发展了。
  说到提高,我们就不能只满足于四行八句、平平仄仄了,也不能只强调形象、情感、押韵、节拍等诗歌要素了,所以这里我们还要来谈谈诗词的章法与构思问题。
  为什么要把章法和构思扯在一起?所谓章法,就是文章布局谋篇的法则,也是文章的组织结构方法。所谓构思,即是指作者在创作时所进行的一种思维活动,包括如何确定主题、选材表现、谋篇布局等。两者有区别又有关联。因有区别,故把它们分开叙述;因有关联,故又把它们扯在一起谈。先说章法。也许有人要说,写文章要章法,写诗就那么几行文字,还要什么章法?其实不然。俗话说,“麻雀虽少,五官俱全”。写诗和写文章一样,也需要有章法,否则就不能成其为诗。别看一首短短的绝句和律诗,其实我们的祖先早就给它们归纳出了章法,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起、承、转、合”的方法,这是写诗的基本章法。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律绝诗的“起、承、转、合”基本章法:
  1、起,是诗篇的开头,指的是首句或首联。它一般要求落笔扣题,开门见山;或就题起,或以事起,或以景起,或以比起;或以兴起,等等。
  2、承,是承接上文,一般是指第二句或颔联。它承上启下,要求紧扣首联,连贯自然,是“起”的内容沿伸和发展。
  3、转,是诗意转折,一般指第三句或颈联。它要求有转折感,有变化,照顾前后;其基础是跟“承”有情绪逻辑或事实逻辑方面的关系,把诗境、诗意向前推进一步。
  4、合,是全诗的结尾,或者叫“结”,是指末句或尾联。它要体现结尾性,要求意味深长,精炼含蓄,统收全篇;作为章法构成的结束,要与上文相呼应,才能使全诗在章法上融为一体。
  起、承、转、合之法,为自古以来众多诗人实践的总结。起、承、转、合,反映了近体诗章法结构的一般规律。从前有的诗评家,特别注重和强调起、承、转、合。其实这种起、承、转、合式,只是格律诗的一种结构,也许是一种比较好的结构,但不是唯一的和一成不变的。我们的古人开始在写诗时并没有什么固定的章法,只是后来写多了,后人就在前人优秀作品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这应该很值得我们借鉴。而事实上每首诗的内容都不一样,还是应当坚持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结构既要合理,也需要多样化。有的诗起、承、转、合比较明显,有的就不那么明显,或只有起、承或起、承、合,而没有转。但无论是哪个环节,都可以景、以事、以情、以意、以理、以趣等衔接。
  下面举几个例子,请看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此诗以“白日依山尽”的景起,又以“黄河入海流”的景承,而后以“欲穷千里目”的人赏景之意转,有着“情绪逻辑或事实逻辑方面”的密切联系,最后以“更上一层楼”的意合,达到精炼含蓄、意味深长、统收全篇、互相呼应、融为一体的效果,成为五言唐诗的压卷之作。
  我们再来看看李白的《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此诗以“李白乘舟将欲行”的事起,又以“忽闻岸上踏歌声”的事承,而后突然转向“桃花潭水深千尺”的景喻,看似无关,实最恰切,最后以“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意合,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既形象生动,又耐人寻味,使诗中表述的友情达到了感人至深的境界!
  以上是起、承、转、合较明显完整的例子,再举不明显或不完整的例子,还是以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为例: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凝是银河落九天。
  ——此诗以“日照香炉生紫烟”的景起,以“遥看瀑布挂前川”的事承,但几乎并没有明显的转,而是继续以“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夸张描写承接瀑布,最后以“凝是银河落九天”的夸张比喻作合。
  再以杜甫的《绝句》为例: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此诗似乎就只有起和承了,你也可以说是起、承、转、合,也可以说是只有起、承、合,或只有起,反正四句诗都如首句起,双双成对,都是景物描写,各如一幅画,也可组成一幅形象丰富、色彩艳丽的山水图。
  此外,律诗的承、转、合位置也会因内容的变化而变化。这里也举两个例子,请看杜甫的《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 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此诗的首联以登楼的事起,颔联以登楼所见的景承,描写洞庭湖的气势磅礴,真可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颈联以自身事突然作转,明显地有转折感,有变化,最后又以国事及自己的思想感情作合,把全诗立意推向高尚家国情怀的顶峰,成为千古绝唱而被历代诗评家誉为五律第一!这是按固定位置起、承、转、合的例子。
  再看毛泽东的《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此诗首联首句以兴起,次句以事承,颔联、颈联继续就“百万雄师过大江”之事承,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到尾联首句才以“天若有情天亦老”的典故作转,尾联末句以“人间正道是沧桑”的高瞻远瞩作结。这是不按固定位置起、承、转、合的例子。
  至于起、承、转、合的各种方式,这里我就不再多述,有意探究者可去查阅相关资料。常言道,水无常态,兵无常势。诗贵自然,也重体式结构上的多种变化。一首好诗,在章法上的最高要求是浑然一体,结构严谨。这就要求我们在诗歌创作的实践中,紧密结合实际,灵活把握和运用。
  起、承、转、合之法,虽是绝句律诗的一般写作章法,对于填词也是适用的。词的基本章法是开头、过片与结尾,它是从诗的基本章法发展变化而来的。其中的开头,就相当于起,上片紧接开头相当于承,过片相当于转,结尾相当于合。由于词的构成相对于诗较复杂,有单片、双片(双调)甚至更多,其长短句也较多、较灵活,具体在哪个位置选择承、转、合,还得靠作者因词而定,自己把握;其章法也因人因词而异。这无非告诫我们,要写作一首诗或词,首先应考虑怎么写,即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前部分怎么写,后部分怎么写,都要事先考虑好,并在写作时加以注意,切不可胸无成竹,想到哪写到哪。这就涉及到构思问题。
  说到构思,它既是一种思维活动,而且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思维活动,那就主要应是形象思维活动了。它不仅贯穿于诗词的整体结构,还贯穿于每一个语言文字细节,贯穿于整个创作过程。举个例子,我们写作庆祝国庆七十周年的诗词,总喜欢用七秩、七十年、七十华年、七十春秋等字样作“起”;如果个别诗属于艺术概括描写的需要,也未曾不可;但若全部都纯属叙述性语言,大家仿佛舍此就无法起句,于是人人都来这样作“起”,还频频出现在我们的诗报刊上,国人不以为不妥,反以为好,那就是一种通病了。试想一想,既然诗词标题已写明是庆祝国庆七十周年,我们又何必在文字有限的空间里再写上七十周年字样呢?这诗歌的精炼体现在哪里?而且这七十周年字样,纯属概念化、数字化抽象叙述语言文字,这诗歌的形象又在哪里?假如我们把这些文字换成红旗、鲜花、人海、歌潮……这诗歌的形象不是立马跃然纸上了吗?
  我们再来看看古人写节日诗是如何作“起”的: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宋·王安石《元日》)
  ——首句以节日喜庆声起,写爆竹、写春风,一下子就把元日春节的热闹气氛烘托了出来。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宋·辛弃疾《青玉案 元夕》)
  ——首句以写景起,诗人通过自己非凡的想象力,满怀豪情地把整个元宵灯火辉煌的场面描写得维妙维肖!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杜牧《清明》)
  ——首句也是以写景起,作者抓住清明时节特有的气候变化,把祭祖的环境气氛煊染了出来。
  ……
  再举个例子,最近,偶然看到这样一首获奖诗词作品如下:
  玉楼春·一位老农的话
  打从土地承包后,好象劲头难使够。只因吃了定心丸,田长黄金人长肉。
  家家别墅排成溜,丰产不愁凭网售。小康已是老皇皇,还得加油撸起袖。

  乍一看,这怎么是一首词呢?完全是一首顺口溜或快板。说它不是诗词而是顺口溜或快板,是因为它没有诗词的基本要素,如意境,如形象等,它们究竟在哪里,读者始终看不到。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认为:作者是没有用形象思维而是用抽象思维的叙述性语言来写作的,因此写起来就象写报告、总结和心得体会一样,幸亏押了韵(平仄姑且不论),于是就成了顺口溜或快板。这也难怪,怪的是作为评委的专家和教授,竟把如此低劣的不合格品入选评奖,还评为一等奖,那就真是天大的笑话,让人看了大跌眼镜!假如诗仙诗圣在世,不知该作如何感想?难道我们就是这样来传承先人的优秀文化遗产的吗?难道我们国人的诗词水平经评出来就这样低吗?不!完全不是的!真正的诗人和诗应该在民间!在网络!只是现在我们有的地方评风不正,有的所谓专家、教授、评委,诗词水平也有个提高的问题。
  从上面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什么是形象思维,写诗应该用形象思维。它要求我们在进行诗词创作时,尽量要用形象化、描写性的语言文字,而少用或避免用概念化、数字化的抽象叙述语言文字。明白了这一道理,我们就能明白当前我们创作的基本毛病在哪里了,我们在写作时就能自觉选择哪一种语言文字表达方式了。
  现在来说主题的确定。在诗词创作中,所谓“主题”,即诗人在记事表意、言情述志、发表主张或反映社会生活现象时,通过全部作品内容所表达出来的基本观点或中心思想,也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立意。它是诗词作品的统帅和灵魂。诗词创作的章法和构思始终都要紧紧围绕着它。构思首先要明确主题,所谓意在笔先,就是这个意思。但我们在确定主题时还需注意一首诗词只能立一个“意”,否则,意多诗必乱。在创作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对“意”进行深挖提炼、创新升华,等等。
  再说选材。选材就是如何选择相关题材和材料来表现主题。人们在谈到文艺创作时常强调要“大处着眼,小处着墨”,诗词创作也应如此。我们首先应该选择比较重大的题材来写,因为它较有价值和意义;其次应该选择这一题材方面的详细材料来写,因为它具体有代表性和说服力。要描写的材料可能很多,我们也不能面面俱到,那就只能选择最具代表性、最有说服力反映主题的某方面材料来写,包括细节描写。但不论是哪种题材和材料的选择,都要密切围绕主题来写。
  最后再来说说诗词表现形式的选择。一般来说,作者在创作构思一首诗或词时,应该根据所要表现的内容多寡决定选用何种表现形式:内容较简单的,可选用绝句、律诗或词的小调;内容较复杂的,可选用排律、古风或词的中长调;内容较悲怆压抑的,可选用仄韵或入声韵;内容较欣喜褒扬的,可选用平声韵;等等。但我们切不可将绝句的内容硬凑成律诗,将小调的内容硬凑成中长调。如若这样,那就只能勉为其难了。而对于中长调的词,一般都分有上下片,应避免两片内容重复;若重复,也如律诗的合掌。为避免重复,作者构思时不妨可用“起、承、转、合”法。如在上片重点写起、承,下片重点写转、合,这样就可使得通篇词脉络清楚,层次分明。但不管怎么写,我们的最终目的都应为了突出主题,提高立意,充分表现自己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至于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的选择和运用,也还得因人因诗而异,本文这里也不再多述。
  目前,我们有些诗词爱好者尤其是初学写诗者很不注意基本章法和构思,或者说还不懂、不熟悉基本章法和构思,他们很有写诗的积极性,但一作起绝句律诗或词来,只能按平仄对仗等要求穿凿附会,铺陈华丽词藻,就认为作成一首诗词了,殊不知自己所写之诗词缺乏构思,杂乱无章,字不妥,词不当,句不通,文不顺,不是拮屈聱牙,就是合掌啰嗦;或包罗万象,如开杂货店;或言之无物,象个瘪三;或形神俱缺,味同嚼蜡;等等。我们应该努力克服这些毛病。当然,这需要我们全面提高文学水平才能做到,而我这里所探讨的只是冰山一角。
  可以这样说,当我们掌握了写诗的平仄音韵和基本要素要求之后,若再进一步掌握诗词的基本章法和构思技巧,我们就一定可以使自己的诗词写作水平更上一层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