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 跟 痛 经 验 一 则 景某,女,50岁。2017年4月22日初诊。 主诉:足跟疼痛1年余。 病史:患者足跟疼痛一年余,时轻时重,轻时尚可活动,重时不能任地,药物、针灸治疗一年未见起色,故特来求诊。 检视病例,所服之药,西药有乐松、布洛芬;中药有附子 汤、独活寄 生 汤、身痛逐瘀 汤等。询知皮肤湿润,汗出沾衣,恶风时作,腰脊困,头时晕,视其舌,淡红润泽。诊其脉,沉缓带弦。 处:桂枝 汤 化裁。 桂枝 白芍 甘草 黄芪 葛根 牡蛎 川芎 独活 桃仁 二诊(2017年04月29日):七剂服尽,症状减轻,询知足痛夜间加重,时有肢端冰冷,舌脉同前,故予上方加当归、细辛、桑寄生 三诊(2017年05月06日):患者疼痛大减,恶风不再,汗如常人,舌质淡苔薄白,脉沉。予上方加赤芍 四诊(2017年05月13日):药后症缓,仅有足跟隐隐作痛,余证皆失,故坚持原法,痛未再发。 按语: 足跟疼痛,腰脊困,似为肾虚之证,先贤亦有:“督脉发源肾经过,三阴虚热足跟疼”之论,然前医有补益肝肾者,所治乏效,必有伏因。二便饮食,舌象形体,悉如常人,诊其脉,沉缓带弦,触其身,汗出津津,询其病史,恶风时作,汗出沾衣,四诊合参,太阳中风,营卫不和,已昭然若揭。 今太阳表虚,营卫不和,气虚络瘀,络脉失养,是以足跟痛,腰脊困,头时晕;营卫不和,腠理不固,是以汗出津津,恶风时作。治当调和营卫,补气通络,拟桂枝 汤化裁以治。 回顾病史,病家以独活寄生 汤、附子 汤、身痛逐瘀 汤试之乏效。独活寄生 汤所治之痹,系风、寒、湿三气合而成之,即具有行痹之游走痛,痛痹之冷而痛,着痹之沉重痛等特点,并与肝肾亏损,气血虚弱之症共存者; 附子 汤所治之身疼痛,系少阴病阳气虚弱,水湿不化所致,必有四末不温,水滑舌,沉细脉等症状;身痛逐瘀 汤所治之疼痛,为瘀血阻遏经脉,必有痛位不移,日轻夜剧,如锥如刺等瘀血症状。本案乃营卫不和所致,前治自当罔效。 二诊询知足痛夜重,时有肢冷,虑其疼痛日久,久病入络,亦当有肝肾不足,血瘀寒凝之弊,故予上方加当归养血和血,细辛祛风散寒,入少阴肾经,长于搜剔阴经之邪滞,归、辛合用,营卫无阻,自能畅达内外;桑寄生补肝肾、祛风湿,当归、细辛、寄生、川芎、独活、桂枝同用,取独活寄生之半,以之搜邪通络,补益肝肾,方可药到病却,以收全功; 三诊诸症皆减,然慢性疼痛非旦夕可尽除,故予上方加赤芍,皆能活血化瘀,又能合白芍增强敛阴和营,舒筋缓急之力。 四诊病已去之十之八九,故守方病自除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