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许州舞弊案的处理,再次印证了正义或许会迟到,但从来不会缺席!

 山家往事 2020-06-21

雍正十二年(1732)三月十二日,雍正帝朱批了一名人犯------斩立决。

犯人名叫俞鸿图,本为河南学政,主政一方文教,但这么一个重要的官员,说砍就砍了,据说行刑的前几天,俞鸿图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会被判腰斩,甚至死刑都不会,不就贪没了万巴银两嘛,这事儿放在大清能叫事儿?再说了,他和他父亲俞兆晟在除掉隆科多、年羹尧的时候立下了大功,是雍正爷的亲信,无论如何都不会被砍掉,因此即便被关进了大牢,依然是我心悠哉。

出乎他意料的是,很快他就被推到了菜市口,因为事前都没有行贿刽子手,导致行刑的时候,刽子手拿了一把钝刀,慢刀割肉那种痛苦是深入骨髓的,俞鸿图落地后并没有立即死亡,据说他用鲜血连书七个“惨”,这才魂归地府。看来这老哥不服气啊。

那么,作为雍正的钦差,俞鸿图怎么就落到了这么凄惨的地步了呢?

卖题!

雍正十年,他被任命为河南学政,“学臣岁、科考试,乃选英论秀,为国家储备栋梁只用,必须矢慎矢公,屏绝贿赂,方能拔孤寒而得正才”,这是俞大人的职责。

到了雍正十一年五月份的时候,他来到许州主持院试,为国家遴选秀才。

本来,这个事应该是俞鸿图和许州知州安凤彩共同主持,但安凤彩临时去了省城出差没能回来,俞鸿图就选了善于逢迎的临颍县知县贾泽汉来代理。

考完试后,参加考试的人发现,很多有才华的人落榜,那些不怎么样的人反而高中了!有人就告到了河南巡抚王士俊那里。王士俊经过明察暗访,发现这个俞鸿图还真是个巨贪!

据调查,俞鸿图伙同贾泽汉主持的这个许州院试,简直变成了他们敛财的机器,且明目张胆的搞,每份题目售价360~400两银子之间,王士俊查出来23个秀才,后来又有24个秀才前来自首,加起来这就是47个,在雍正命户部侍郎陈树萱主审此案后,又有七名秀才前来投案,涉案秀才达到54名。

54个,看起来似乎不怎么多,但是,根据明清科场规则,一个大县的名额也不过四十人而已,这俩伙计一下子就卖出54个,这是要包场了!

关于泄题方式,俞鸿图很是搞笑,声称自己不知情,说是被小妾和仆人坑了,是小妾林氏和仆人里应外合偷了题目,古今套路真是一样一样的,当年的小妾现在已经有了新昵称小三,仆人也有了新职业------司机。

客观说来,俞鸿图导演的这个科场舞弊案水平实在是差。

从科举考试的演变来看,隋唐时期考生的名字并不遮挡,这个其实就有了很大的操作空间,到了宋仁宗时代,开始“糊名”,再后来开始“誊写”......

整个过程就是一个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然后再道高两丈魔高三丈......这是一个不断加强的过程。

“关节”是清初舞弊的常规做法。所谓“关节”,就是考生在考试的过程中,他们在作答的时候于某些句子中用了某些字词,考完试后将这些“规律性的东西”告诉阅卷官员,摩斯密码算什么,我明清的学子早就熟稔于心了!

朝廷为了防止这些“关节”,不得不在格式上做出了生硬的规定,甚至那些“之乎者也”都做了限制。

你看看,一个为国取士的考试,生生被逼成了“八股文”。

其实,俞鸿图干这事不是第一次了。

早在雍正四年,他任年江西乡试任副主考,当时试题就出现了问题,主考官为查嗣庭,他是隆科多举荐,当时隆科多已经失势,且查嗣庭又陷入“语多悖逆”的文字狱中,自知不会有好下场的查嗣庭在狱中自尽。

查嗣庭的死,让江西科考案不了了之,朝廷并没有对俞鸿图进行追责。但是许州院试一案,让雍正帝再也无法平静,在处决俞鸿图之前,他曾说:

学政科场为国家兴学育才之要政,关系重大,十余年来,各省试官,不闻有婪赃败检之劣迹,朕心颇喜,以为试事渐次肃清,今观俞鸿图赃私累万,则各省学政之果否澄清,朕皆不敢深信矣。

从这段话也可以看出,俞鸿图是“有负圣恩”,辜负了朝廷和雍正对他的信任,如此大胆妄为,也算是符合不作死就不会死的天道。

天下为公也好,教化万民也罢,在“家天下”时代,科举取士承担着为朝廷取士的这一项重要职能。站在帝王的角度,为了打理好天下,德才兼备必然是其标准,这就好比,没有一个老板在招人的时候会聘用那些庸碌之辈一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