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忆端午

 雄风847 2020-06-21

忆端午

作者/鹤舞滦河

        距端午节还有几天的时间,端午节的传统食品——粽子,早已登上了超市的柜台。吃着老妻买回来的粽子,总感觉不如小时候母亲和乡亲们包的好吃。

        故乡的端午节,像赛龙舟、挂香艾等活动都可以省略,唯独粽子则是万万不可不吃的,就像元宵节吃元宵、中秋节吃月饼、除夕夜吃饺子那样,生活再拮据,也得“应应景儿”,尽管仍有许多人,在吃着粽子的时候,并不一定想到屈老爷子。

        端午节及粽子,已被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写滥了,我的这支拙笔不敢再凑热闹,就说说吃粽子的佐料儿吧。佐料儿,即调味品,唐山土话叫“就头儿”,北方人吃粽子的“就头儿”无非是蔗糖,我家却别具一格,不用红糖白糖,用“麦芽糖”。据母亲说,不是舍不得那几毛钱去买糖,而是自家熬制的麦芽糖,有一种红糖白糖没有的味道,下脚料还是很好的猪饲料。因此,我家的端午节除了包粽子,还要熬糖,这就显得比别人家忙碌多喽。

        距端午节还有七八天时间,母亲要提前用大麦生麦芽儿。到了正日子,天不亮,母亲就在昏暗的油灯下开始忙活了,我也被叫醒,揉着惺忪的睡眼,打着哈欠,为母亲打下手儿,不会干别的,只能烧烧火而已。

        先用玉米面儿煮粥,再将切碎的麦芽与粥搅拌均匀,发酵约三个钟头,直至粥中现出了汁液,滤出粥渣儿,将汁液熬成浅棕色的浓稠糖浆,就大功告成了。麦芽糖的甜度虽不及蔗糖,但味甘、性温,具健脾养胃、润肺止咳之功效,且独具麦芽清香,食之甘甜适口,不论观感还是口感,都酷似蜂蜜,很受乡亲们的喜爱。

        等清澈透明、香甜四溢的麦芽糖出锅时,已过晌午,母亲盛了一碗又一碗,叫我东家西家地送。此时家家已飘出了粽子的香味,我家只能下午再开始包粽子了。乡邻们会回赠几只,让我们先尝尝。那一只只粗瓷大碗,传递着浓浓的乡情。

        尽管当年生活艰难,但母亲及乡亲们用一双双勤劳的手酿造的生活,却有一种香甜温馨的感觉。许多年过去了,这种感觉仍历久弥新,萦绕在心头,每每想起,心里总是暖暖的、暖暖的......

摘自:《唐山知青作者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