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短短的十二个字,究竟蕴藏着老祖宗的何种智慧

 抽空学 2020-06-22

老子的这句话,有几个意义上不同的解读,不同的解读,蕴藏着不一样的人生智慧。老祖宗就害怕我们吃亏,不厌其烦地讲来讲去,后人理解并实践有之,后人无视并视为无妄有之,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1,我从哪里来

道,乃天道。天道有常,按照自己的规律运转。德,乃天德,不受任何人意志影响。

道是什么?道是宇宙奇点,宇宙能量最高处。道的属性又是什么?道的属性是阴阳。道是由什么组成的?道是由三元(夷希微)组成的。道的运行规律又是什么?道的运行规律是能量守恒,膨胀,到达奇点,然后收缩,收缩到奇点,再膨胀,循环往复。

德又是什么?德是道的具体体现。天德又是什么?天德是道运行规律的表象。有如《易经》乾卦:元亨利贞。特性是强健。天德只是默默地展现出天道的特点,丝毫不受任何外来因素的影响。

到了第三句“物形之”,才是在道的基础上,生成了宇宙万物。当然,也包括人。

这就是由“无形无相”变成了“有形有相”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能量发生了变化,最终形成了大千物质世界。

“势成之”,这种趋势到“物形之”之后就是势不可挡的,叫惯性也好,叫进化论也好,总之,形成了我们所在的物质世界。

短短的十二个字,绝对秒杀现在的博士论文。古人讲,惜字如金,也要节省对地方,否则,不知所云。

我们从哪里来,最终还是会回到那里去。这就是道。不会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

2,德不配位,以怨报德

天道说完了,天德讲完了,现在说说人道,说说人德。

人道法于天道,但天道并不干涉人道。用最好理解的大白话解释就是:人道是天道创造的,是向下兼容的,但,能量差距太大,并且不在一个时空,因此,互不干涉。

人德,在某种意义上,是人们日常的行为规范。中国的儒家,在人德这个概念上,影响着中华一代又一代的人们。老实说,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是在儒家道德体系中,成长起来的。

正是由于德对人们行为的约束,我们每一天才能在较为平和的环境中,生活着,开心着,过着自己的小日子。

当德不配位,以怨报德的时候,失去的,是人心。正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为而不恃

道,不偏不倚,其中庸也。这里的中庸,不是墙头草,随大溜的意思,是保持道的正直,具体在人道上的表现就是人德,就是不骄不躁,不卑不亢。

骄傲,自满,狂躁,自卑等等情绪,随着情境的转变,在一生中都会陪伴在一个人的周围。这个时候,管理情绪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有些事情,说说简单,真正做起来就难了。管理自己的情绪就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无论是什么样的情绪,好的或者是不好的情绪,都要有一个出口。如果这股情绪没有发泄出去的话,人是很难承受的。而且,长时间压抑着自己的情绪,是要出问题的。

发泄情绪的渠道有很多,但是,最好选择一些平和的方式去发泄自己的情绪,而不是采用比较偏激的行为。例如:采取运动的方式去发泄自己的情绪,游泳,健身,跑步和瑜伽都是不错的方式。

千万别做“垃圾人”发泄情绪的方式去发泄自己的情绪。不然,你会快乐一会儿,后悔一世的。

人生最成功的的心态是平和。但是不凑巧的是,往往是经过了大风大浪之后,往往是经过了人生的种种历练之后,才会有平和的心态。

心态的改变,会带来性格上的改变。人们常说的“本性难移”是因为心态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另外,没有很好的坚持。

做一个自律的人,在自律之前,先让自己有一个平和的心态吧。

在人道,行人德。任何人,任何事物,都是道的具体表象,一张一弛,顺其自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