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变局——大唐帝国的后半生 NO.76

 了用民 2020-06-22

NO.76

可惜,这一切只是假设。

而历史是不能假设的。

还是先把视线转回到颜真卿这里吧。

按照李萼的规划,颜真卿派部将李择交等人率部与清河的民军会合,两军合兵一处,一起南下,果然一举攻克了河北名城魏郡,声威大震。

受其影响,北海(今山东青州)太守贺兰进明也宣布归顺朝廷。

随后颜真卿又与贺兰进明他联手,共同出兵收复了河北另一名城信都(今河北冀州)。

很快,河北南部的大部分地区又重新回到了唐朝的怀抱。

不过,局势这东西有点像天气——不同的地方在同一时间常常完全不一样。

就在颜真卿高歌猛进的时候,常山的李光弼却发现自己逐渐陷入了困境。

尽管曾在常山保卫战中多次击败叛军,但他深知自己的部队多为步兵,野战中难以与叛军骑兵匹敌,因此他并没有主动出击,而是一直驻守在常山城里严阵以待。

与此同时,史思明因见识过李光弼的厉害,也不敢再贸然发动进攻。

转眼四十多天过去了。

双方谁都没有采取任何行动。

脑补一下,那场面大概是这样的:

李光弼:来打我呀!

史思明:不,我在你左边,按照《大唐交通法》第五十一条第七款的让右原则,应该你先过来!

李光弼:不,我是主人,你是客人!哪有主人比客人先动手的道理!还是你先过来吧!常山欢迎你!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放怀抱等你……

史思明:不,我是客人,你是主人!哪有客人鸠占鹊巢的道理!还是你先过来吧!城外欢迎你!天大地大都是朋友,请不要客气……

……

最后还是史思明打破了这个僵局。

不愧是叛军的头号大将,他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他发挥骑兵机动性强的优势,派兵袭击唐军的后勤运输队,并屡屡得手。

日子一久,常山城内的粮草开始日渐匮乏,将士们根本吃不饱,一天二十四小时有二十三小时六十分钟肚子都在咕咕叫个不停,战马更惨,只能啃草垫、草席、草包甚至草稿、草图……

无奈,李光弼只好遣使向老战友郭子仪求援。

郭子仪深知李光弼的为人,他知道,水不到沸点温度是不可能气化的,李光弼不到山穷水尽是不可能求救的。

因此,他没有片刻耽搁,接报后马上率麾下步骑十万人出发了。

公元756年四月九日,郭子仪经井陉进抵常山,与李光弼会师。

两天后,唐军在郭子仪、李光弼的指挥下,凭借优势兵力与叛军史思明、蔡希德在九门城南展开了一场大战。

此役叛军大败,大将李立节被杀,史思明带着残部仓皇逃奔赵郡(今河北赵县),蔡希德则逃往巨鹿(今河北邢台)。

赵郡和巨鹿都在九门以南,显然两人的逃亡目标应该是南面的叛军大本营洛阳。

但跑到半路,史思明却又改变了主意——不!我不能就这样认输!我还要再试一次!毕竟,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唐军大营里今天晚上发生十级地震加十万伏雷劈让他们全部丧生了呢!

于是,他又再次掉头北上,来到了博陵(今河北安平)。

当时博陵已经反正,但由于守军不多,很快就被叛军攻陷了。

叛军入城后,史思明为了泄愤,竟然把全城的官员全部都诛杀殆尽!

与史思明的暴虐相比,唐军主帅郭子仪和李光弼的做法则完全不同。

在九门击败叛军后,唐军又乘胜追击,收复了赵郡。

此役唐军俘虏叛军四千余人,郭子仪下令只斩杀安禄山任命的太守一人,其余全部当场释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