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本能、错觉与理性压制

 快乐英平 2020-06-23
这是一张静止的图

作者:老冯
 
01
人人都有理性障碍
 
先来看几个有意思的陈述和题目。
 
当你驾车送朋友去机场乘飞机,在机场分别时,你会对朋友说一路顺风,然后驾车返回。
 
但从概率上说,这是一个错觉。
 
从你们谁更接近事故、死亡的角度,应该是你的朋友对你说一路顺风才对。乘飞机最危险的时段,是在去机场的路上。
 
美国911之后,大量人群放弃飞机选择自驾出游,交通事故大增,一个研究小组为了直观反映飞机汽车事故率的对比,给出了一个结论:要让两者的危险程度相同,相当于需要每个月发生一次911。
 
再看下面这个推理:
 
所有电器都用电,
冰箱用电,
所以,冰箱是电器。
 
这个推论有问题吗?
 
很遗憾,这个推理逻辑是错的。后面我会讲到原因。
 
我们坐飞机大都会自觉的系上安全带,坐大巴时却很少有人主动系,可是坐大巴要危险得多,如果你坐飞机主动系安全带,那你坐大巴时应该更主动才对。
 

唯一戴安全带的一位
 
为什们会这样?因为我们人人都有理性障碍,也就是大脑的非理性思维。比如上面提到的与飞机事故概率相关的陈述,这是因为我们缺少对概率的直觉理解,我们更关心预期强度。对飞机安全性的概率错觉,源自我们古老的进化适应性,我们从来不会飞,几乎人人都恐高,航空灾难信息的鲜活生动使我们异常敏感,这同样是我们天生内置的直觉思维模式生成的。

我们远古时代的祖先,只有配置无意识的快速反应才更有可能逃脱猛兽的利爪。这套程序在进化中由基因给安置在了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里,是我们的出厂设置。
 
当你下楼梯不小心快要摔倒了,这时你的脚手会迅速操作一系列复杂的机械动作,使你重新找回平衡,你不会先用大脑运用牛顿力学、三角函数计算出一个操作方案,然后再向手脚发出指令,这样做的结果可能首先是脑壳疼,不是计算的疼,是摔得疼。这是一套刺激——反馈的程序装配,现代社会相对太短了、太舒适了,那套远古形成的程序还没能或者没有必要更新,不信你现在光脚走几周的路,脚底马上起茧。
 
自然选择不关心真相,它只关心繁殖与生存。编写我们的古老程序的码农们“设计”程序的目标是求存,不是求真。在野兽扑来之际深思熟虑设计对策的我们祖先的同胞们没能活下来。
 
这直觉思维方式,在心理上这就是斯坦诺维奇说的“类型一加工”,卡尼曼称之为“系统一”(“思考快与慢”中快的那部分)。这是一种快速、自动化的、无意识的系统,内置了经过高度编译的封闭“知识库”。比如情绪对行为的调动(后面会讲到)、内隐学习(比如语言学习、运动能力学习,我们不用学习语法、机械动力学可以完美的说出流畅的话、做出复杂的动作)、经由过度学习的神经回路强化的自动化激活(刻意练习,比如弹钢琴、踢足球)。

系统一在个体间的差异很小,所以我们常见的智商(IQ)测试是不会考查这方面的差异的。比如我们的面孔识别、语义分析处理、深度知觉能力在正常的个体间差异是很小。我们人人都会有的理性障碍(非理性思维和行为)与智商高低也几乎没有关系,所以我们经常看到聪明人干傻事。
 
但世界变化太快,这套在远古极具适应性的装置,也可能让我们在现代社会陷入危机,很多消费品、广告都在利用我们的非理性缺陷。我们试图通过理性思维来对抗、纠正那些错误的直觉思维。可毕竟现代社会太短了,我们还是顶着那颗石器时代的脑袋。
 
理性告诉我们应该冷静看待,可心理却不一定听使唤。文章开头的图,我告诉你它是静止的,但你怎么看它都是动的。下面这张图我们也都看过,哪怕理智告诉你两条线一样长,可大脑看过去总还是觉得一短一长。这是脑部视觉处理器对视觉光学系统反馈的图像进行完形成像的结果(所知决定所见)。理智告诉我们要控制糖、热量的摄入量,可在美食、夜宵面前,嘴里的哈喇子能告诉我们咱们祖先生活环境的真相。
 
 
在上例中,理智告诉你,两条线一样长,于是你会选择两条线一样长的答案。你坚定的放弃了面前的两盘每只足有8钱重的麻辣小龙虾和两打蒜蓉烤生蚝,以及一杯冰镇香草味可乐。这是理性思维战胜了直觉思维,叫作理性压制。
 
02
理性压制

理性思维是“类型二加工”(系统二)中的一种信息控制加工过程(但不是系统二的全部),“系统二”的特点是慢,分析式、消耗资源大(我们经常使劲儿回忆、使劲儿想,是真的在使劲儿,我们的大脑只占体重的2%,但却消耗了20%能量)。

直觉思维对我们人类非常有用,高效节约成本,并且常常是对的。但在现代社会遇到很多重要复杂的情况时,“系统一”也经常失灵,比如上面那些例子。理性思维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压制“系统一”,很多重要决策仅凭直觉思维是无法正确完成的。

并不是说“系统二”就一定是理性的,我们的智力、信念,学习的知识,都会影响到我们的思维、行为模式。所以我们经常会有疑问,聪明人为什么做傻事?我们的信念、信仰、欲望、知识结构等,都会影响到我们思考是否理性。人类历史出现过很多反人类的疯狂行为,很多执行者其智商是非常高的。

理性思维,需要我们给自己安装正确的“心智程序”。我们知道什么是科学的知识,才能避免陷入巫术、玄学、废话呓语的陷阱。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反映客观世界的信念,才能避免邪念的迷惑。现在网上流传的很多人类认知偏差,就是反向提醒我们要注意避免这些思维错误。

聪明人做蠢事,有时候并不是知识结构的问题,是缺少相关的信念(或学习了错误的信念,比如有很多高智商的人信奉邪教)。实验人人员在做相关实验,如果不提醒被试注意相关认知偏差,那么被试智商高低与实验结果几乎没有相关性。所以首先并不是非要记住很多公式规则(当然能深入了解更好,比如著名的贝叶斯法则),而是要培养一种如何看待事物的思维方式:理性思维。

讲到这里大家也就可以理解前面说的“心智程序”这个概念的意思了,它是一种定性的认识,是你脑子里的一种信念、倾向、策略,而不是陈述性知识(比如具体的概率推理公式)。

人类认知偏差有很多,我们不必追求在思维维度上的最大化,那样可能会陷入无止尽的思索犹豫中,做不出任何决策。有几个很重要且常见的大家应当重视一下。

03
忽视基础比率
 
我们每个人都有概率思维,一个脱口秀主持人说:“天气预报说周六下雨的概率是50%,周日下雨的概率是50%,所以周末下雨的概率是100%”。你心想,what thefuck?你也曾劝告家乡的叔叔阿姨不要去相信那些买彩票的技术,可是你坐大巴从来都不系安全带。理性思维是可以学习的、习得的。
 
由于我们的懒惰、爱走思维捷径(人类大脑所遵循的准则是:能不用则不用,该用脑时也不用。——大卫·赫尔),通常我们更易对易得的、鲜活的、个性化的信息做出反应,我们受预期强度直接刺激(飞机坠落的画面太鲜活、彩票中奖者领取500万支票的新闻太生动了),而不是关心其概率。
 
主播月入千万、2小时带货1亿。这些暴富新闻的刺激结果就是,后浪们都想做主播当网红了。
 

 
 
我们先试着回答下面的问题:

1、非洲南部的主要人种是?
  1. 黑人

  2. 白人

  3. 其他有色人种

 
2、小明在成都工作,性格热烈、豪迈,普通话说的很好,在互联网公司上班,喜欢吃川菜、火锅,他很喜欢艺术,经常去看画展。请安由高到低的可能性的顺序排列以下判断(越可能的排越高)
 
  1. 小明是程序员

  2. 小明爱吃辣

  3. 小明是个懂艺术的程序员

  4. 小明是北方人

  5. 小明是个爱吃辣的四川人

  6. 小明是美术设计师

  7. 小明是四川人

  8. 小明是热情的的北方人

 
缺乏概率认知是一种心智程序缺陷,也是很多非理性思维和行为的根源。概率思维如此重要,认知性理性的很多要求都涉及到对概率的推理。它还是丹尼尔·卡尼曼作为一位心理学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2002)的原因:“人类的判断是如何受到启发式捷径(系统一)的影响,进而系统性地偏离了基本的概率原则。”
 
你不需要非常具体的记住那些公式(比如贝叶斯原则),但要培养一种概率思维,做到定性的理解,就足以应付日常中的概率估计或对其保持怀疑态度,以免出现严重的决策行动错误。概率思维是一个压制直觉思维的有力工具。
 
从概率上说,非洲当然是黑人多,“小明是四川人”和“小明是个爱吃辣的四川人”,在概率上前者是包含后者的,前者排序一定更高,你排反了,就是出现了认知偏差。
 
顺便插一句,川菜真是好东西,而你关于吃辣的理解全都是错的。辣不是味觉,而是一种触觉、痛感灼热感,北方人广东人怕辣,是他们更怕痛吗?你能说北方人没有四川人湖南人抗痛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你以为你不敢吃辣是生理上受不了?其实是心理在作怪。为了让大家都能爱上辣菜,我会找机会专门说说这个事。
 
说回上面的主播、网红,这些易得的、鲜活的暴富信息常常使我们大脑去寻找认知捷径,而忽视了基础概率。你看到的是一个李佳琦1天卖1亿,你看不到的是10000个李泄气一天只收入几十块钱。
 

 
主播、网红、娱乐明星、写作,这些行业的收入都呈现极端分布,少数头部明星赚走了大部分的钱。有个别幸运的明星成名后会谈起当年住地下室、吃方便面的奋斗往事,他其实谈的是绝大多数从业者的生存状况。
 
注意,中戏毕业生整体情况是要大大好过整个行业平均水平的。
 
你看到的是唐家三少年入过亿,却没看到王家二少、张家大少….一千字只能卖一分钱。
 

只有了解这些数据,清楚了基本概率,你才能更好决定是否还要踏入这些行业,你的颜值、技能、口才是否有得一搏,你的经济情况是否支持你冒这个很可能是白干一场的险,是去领工资打工还是自己干,你的性格、风险偏好是更适合找一个稳定的工作,还是该去赌一把。不然别一不小心成了:
 
 
主播、网红业操作的直观易得性让我们误以为这个事情干起来很简单,一个类似例子就餐饮,“我在这里赚够了钱,就回家开个小馆子、饭店”,这是无数打工者的理想计划。告诉你们餐饮业的真实存活概率:10家倒8家(也可能是9家)。
 
这些行业除了收入分布极端(幂律、长尾),还有一个影响判断的重要因素,就是因果关系。在这类的行业里取得成功,没有必胜法则,偶然运气因素至关重要。这也是我们待会儿要说到的下一个容易污化的“心智程序”,非理性归因。
 
轻松搞定贝叶斯,将概率转化为频率表述
 
概率毕竟进入人类视野很晚,概率论理论就更晚了,我们祖先更“喜欢”频率(今天抓鱼10次抓了2条),而不是抽象的概率(今天抓鱼的成功率是20%)。因此频率更符合我们直觉思维。
 
贝叶斯定理是一个重要法则,想深度了解可以自行去学习一下。这里提出来的意思,我们还是需要有一个定性的理解即可,要有从这个角度去思考问题的习惯。很多时候也可以把它转换成频率来处理。当然频率不等于概率,有其缺陷,但有时候也可以取得简单化和信息量之间的平衡。
 
举个例子
 

假设有种疾病的发病率为千分之一。现在有一种化验技术可以100%检测出该病,但是,使用这种方法会有5%的假阳性率。(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真得了此病,一定会被检测出来。但是,未得此病的健康人做这种化验,有5%的可能性被误诊为得此病)。现在,从人群中随机选取一人进行检测,化验结果为阳性。那么,仅根据这一化验结果(不考虑个人信息、病史等),这位受检者的得病概率为多少?

 
95%?这是个常见的回答。
 
正确的答案,如果我们用贝叶斯公式是这样:
 
P(患病|阳性) =P(患病) × P(准确率) / (P(患病) × P(准确率) + P(正常) × P(误诊率))
= 0.001 ×1.00 / (0.001 × 1.00 + 0.999 × 0.05)
 
我们也可以把问题转化成频率表述,使用逻辑推理来解一下:
 
这个病的发病率是千分之一,那么1000个里面会有1个得病,剩下的999个人去做化验,会有约50个人呈阳性(999*5%),也就是1000个人里面会有51个人检测呈阳性,而其中只有1个人真正得病的,那么从人群中随机挑选的1个人检测呈阳性,他正真得病的概率是1/51。这样也可以得到一个近似答案。
 
所以正确答案是约2%。
 
这里的发病率千分之一就是一个容易被忽略的基础比率,你的判断必须根据基础概率做重大调整,我们在日常中强调概率思维,不需要记住公式,而是一种概率洞察力、概率式思考方式。

接下我们要讲另外两个重要与理性障碍相关的概念,非理性归因以及对情绪的理解。

(待续)

简明深度认知
看清本质涨姿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