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格物致知

 sy0406 2020-06-23

格物致知


【成语拼音】: gé wù zhì zhī

【成语释义】: 格:推究;致:求得。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成语出处】: 《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成语典故】

  “格物致知”,是中国儒家思想体系当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儒家所讲的“学”可以分为三种境界,即:谋生之学,谋事之学和大学。

  其中的大学之道,是以内圣外王为核心的一套方法和价值体系,讲究三纲八目。这三纲就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而八目则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儒家讲的这八目并不是并列关系,而是次第精进关系,即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而致知则在于格物。

  所谓格物致知,大多的解释是“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这个解释是不够完整,要说到对“格物致知”的理解,当以朱熹和王阳明最为深刻。

  在朱熹看来,天底下这么多事物,没有一个是无端出现在这世上的。有一事物便有一理,而致知格物,就是把事物的道理追究到极致,也就是即物穷理。

  而王阳明则认为,理不在事物本身,而在自己的心中,格物致知的意思是,充分自己心中的四端,以摆正对事物的理解定位,也就是正心。所以王阳明的格物,格的不是具体的物,而是自己的本心、本性。

  朱熹和王阳明,两者的观点看似有些相背,其实是完全可以相互参考的。朱熹的格物致知,主要是针对客观知识,是知识论;而王阳明提倡,更多的是一种道德的实践。这两者完全可以是相辅相成的。

  《中庸》里面有这样一段话——“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这便是格物致知的真谛,我们格物,首先要博学之,当然,这并不是说强迫我们自己去学,而是虚心,并保持对外界的一种探索的欲望,这样才会自然而然地去博学之。

  而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就是格物致知的过程,要严谨,端正。

  而笃行之呢,就是致知之后的“知行合一”。能够做到这个程度,那大概也算是圣人了。这圣人不是人人能做的,但是拥有恻隐之心则是人的基本道德,有了恻隐之心方有致知的始端,这就如同心中没有良善,何谈慈悲觉悟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