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庆明教授经典医案之高血压验案

 逸农农 2020-06-24

病案

姓名:吴**,女,42岁;其父母均有高血压病史,就诊于莲塘门诊部,就诊时间:2015年3月18日。

主诉:发现血压升高1年余。

【刻症】发现血压升高1年余,伴头昏、神疲、体乏、手麻,至次日晨起稍舒。未服降压西药,其血压波动的特点是:1、月经前血压正常,月经前干净至排卵期血压上升,舒张压一般在100-95之间,排卵期后三五天渐降至正常,至月经前和经期完全正常,经尽后第二三天,血压开始不稳定地上升,人开始又有时上述异常感觉。2、血压升高时期,一般上午升高,下午升至最高,约160/90(刻诊正是下午3点,测得血压170/90),渐感神疲乏力气短,前额头胀波及全头,胀中有紧缩感,经前有乳胀痛感,经来即自行消失,月经期五天,经量变少;右手麻木感,尤其是血压升高期间;全身怕冷不明显,性格开朗,性急,口不干苦,二便可,食欲一般,睡眠较差,脸色不红,甚至高达180;下次月经四月5号左右,舌淡有印齿,质稍嫩,脉沉弦;曾逍遥散+天麻钩藤治之有效,但药停复原。转从肝郁气滞,导致气滞血瘀更兼血虚治,

【处方】血府逐瘀汤加减:柴胡10枳壳10赤芍10生地15当归10川牛膝20桃仁10红花5益母草30钩藤15炙甘草5白芍10生麦芽30剌蒺藜15:10剂。

【二诊】2015/4/1:药后胃无不适,二便、食睡未受药物影响,血压稳定,刻诊和昨天测得血压115/70,不过处在排卵期之后时间(即平时是血压不会升高时间),不能断定其效果如何。现推测月经近日将近,脉弦不紧,舌淡苔薄白,仍用上法:去桃、红,钩藤,合逍遥意,上方加瓜蒌壳15茯苓15王不留行10炒白术10:七剂。

【三诊】2015/4/15:有效,一是经量增、经色红活,二是经前胸闷乳胀减轻,三是经尽后血压仍上升但幅度明显减低了,从以往的从170/90降至至155/80,,四是睡眠改善明显。此外,诸不适的表现均相继减轻,但仍然存在,如头昏仍稍有减轻,右手足仍稍有麻感和气短乏力感,精力与体力仍稍差。现在月经干净了六天。初收效果,仍当养血活血兼疏肝透络,用血府逐瘀汤+疏肝络乳络药:柴胡10枳壳10赤芍10生地15川芎5制首乌10当归10炙甘草5白芍10桃仁10红花5生麦芽30剌蒺藜15瓜蒌壳15王不留行10杜仲15炒白术10茯苓10:10剂服15天。

【四诊】2015/5/20:药后甚效,血压正常,月经前乳胀消失,但近因食不慎胃胀连及右胁亦不适感,经前亦有如此反应,口稍苦,食可,大便可,睡亦可,舌稍淡苔薄白,脉弦细。

1、治其胃脘不适,用四逆平胃散:柴胡10白芍10枳壳10法夏10厚朴10苍术10炒稻芽30炒麦芽30炒山楂15炒白术20莱菔子20炙甘草5:三剂。

2、治其血压可能再度升高,仍易逍遥散+四物汤加减:柴胡10枳壳10赤芍10生地15川芎5制首乌10当归10炙甘草5白芍10生麦芽30剌蒺藜15瓜蒌壳15杜仲15炒白术10茯苓10:10剂服15天。

五诊2015/12/19:药后,血压升高一直维持在正常水平,而且未服任何中西药,气短减,手麻去,睡眠好,二便正常,精力体力基本同于40岁以前。取得阶段性效果。

跟师心得

1、高血压,西医病名也。中医疗疾,讲求平脉辨证,重视气机变化。大师在诊疗中谨守:平脉辨证,先别阴阳,经验有得之言甚多,此治一切病之准则,高血压治则亦不例外。锡纯师创制镇肝熄风汤,从肝阴不足论治,实为有效良方,甚或成为治疗高血压的主流思路。然而,近年来,李可弟子治眼底出血案中,患者20年高血压,竟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愈,将阳虚可致高血压的病机揭示无疑。

2、西医认为高血压形成的病因不明,解释其机理之一是血流变缓,身体细胞无法得到血流输送的养分,身体自然提高血压压力,以增强血流供给。对中医而言,气血须臾不可分离:气弱难为帅,血虚气难行,更兼痰血瘀阻,三者皆可使血流变慢,不得荣养周身,三者交相为用,病一皆可致血压升高。

3、本案患者血压波动颇有规律:上午升高,下午升至最高,渐感神疲乏力气短,前额头胀波及全头,胀中有紧缩感。上午乃阳气生发之始,阳用不足者,病情易现;下午乃阳气收藏之初,中气枢转不力者,虚阳容易僭越,前额者、手足者,阳明之位也,阳明虚则额胀手麻;乏力气短者,中气之虚也。下午三点左右,申酉之时也,太阳、少阴壬癸之水不足者,愈发不能收敛阳气,故此时血压最高。经前有乳胀痛感,经来即自行消失,此肝气郁结之象也,经前气血壅塞故病重,经来经络较为顺畅,故病轻。以此看来,该患者病机为:阴阳俱虚,阳损及阴,中气匮乏,肝气结塞。经前乳胀,气滞必有血瘀;经后血压升高,血走阳驰,阴阳虚损更甚,故病机易显。总治则为:宜补中气以助枢转,理肝胆以调升降,破气滞除瘀血以通经络。

4、曽师首诊以调肝胆气机兼理经络瘀滞为主:柴胡、剌蒺藜、生麦芽以升达肝气;枳壳、钩藤、川牛膝以降敛胆气;白芍、生地、当归升降之中以润肝体兼以化瘀;桃仁、红花、益母草活血化瘀;炙甘草补中。二、三诊增用瓜蒌壳、茯苓、王不留行、炒白术、加强行气补中之力。及四诊瘀塞乳胀明显改观,则去掉活血化瘀祛邪之品,转用益肝补中扶正之品。用四逆平胃散加减及逍遥散+四物汤加减,其大略不离补中、调肝要旨,此乃邪去始补其正之法,步步有法,层层推进,疗效确切。

5、或奇血府逐瘀汤能治高血压?不知血府逐瘀汤之组成乃桃红四物汤+四逆散+桔梗牛膝,虽以逐瘀为名,实为理肝方之总汇:四物汤补肝体解肝郁兼活肝血,本为理肝要方;加四逆散、牛膝桔梗又加强肝胆升降之力、加桃红又增助活血破瘀之效,此正与西医加强血流输布以降血压,节节符合,异曲同工。中虚之人补中气以强气行,阳衰之人补命火以速血流,则不调血压则血压自降,正中医系统疗法之效能也,明乎此,曽师用药取效自在情理之中矣,有何可怪哉都说中药降压不及西药,其实不少高血压病,只要辨证对路,不仅降而且持久,不仅持久而且副作用少。即便用西药降压治标,也强烈建议同时服用中药治本,让中西医优势互补。


(此病案由曾庆明名中医工作室门徒刘医生(男)整理供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