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学习中医诊脉二

 红尘海雨1 2020-06-25

  三、读书第三

  经常有同学说:“想学脉诊,读了很多书,结果越读糊涂”。前边举了很多例子,讲了很多感性认识。临床中一定是感性认识在先,但理性知识也很重要。所谓的理性认识就在书里。也就是说,我们搜集脉诊的资料,推求出临床病机,在这中间的过程依靠的是对理论的理解。这些理论知识,包括诊脉之前的种种理念的准备,都来源于书本知识。而且书本中的知识,本也来源于前辈的临床实践。所以,读书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前边讲我看过一本脉书。一看就知道,作者脉学功底有限。为什么?他没有手感。可这作者那也是民国初年的名医呀。这不矛盾。这位作者,医理明,临证精,当得上个名家。而且,这本书也算是脉学名著。既然是名著,自有它独到的地方。所以这书可读,但书中有一些指责别人的地方就不要照搬了。书中讲他自己的经验都很好,有借鉴意义。只是他手感不到位,那么在他手感可控的范围之内他是对的。出了这个圈子,就没那么好了。所以看这本书,会看到其中有些指责别人的内容,有些解释前人的东西。因为他自己手感不到位,体验不到前人的感受。于是,就是这些指责,暴露了他自己手感不到位。他在用自己所没有的能力,去评价别人的知识。他的认识有误,同时也暴露了自己的弱点。如果全信他说的,那我们就会陷入混乱了。

  所以,要想读脉书,先得学会怎么读脉书。有了方法,再去读书。用之实践,临床有验,就不会乱了。

  1.由浅入深

  上文已经说了,手感天成,后天可练。手感要一点点练。一开始就学很深是不可能的。所以,要由浅入手,一门深入。从我自己的经验来说,是从《神仙济世良方》入门的。书中有七脉法“浮、沉、迟、数、虚、涩、滑”,也就四五行字,七个脉象。我就是从这里开始感受脉诊的味道的。

  过去曾经有所谓的练脉法,拿个竹棍漂在水上,用三个指头轻轻按压。面对这样一种办法我也无话可说。个人认为,脉是一个综合感觉,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练习。而且这个练习应当靠临床,靠在病人身上练习,从治病审证中练习,才能练出明堂。这种练习,需要专注。不可好高骛远,要让自己的视野与能力相当,才能达到蕞好的练习效果,所以才要由浅入深。

  当然,如果有一个好师傅在旁边时时指导,如同我之前所经过的,那就更妙了。必须先要一门直入学好学深,然后才能广泛学习,博采群书。这种方法不只是学脉的方法,也是学好中医的方法。我们知道中医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门派的存在。其实中医的门派,无所谓好,无所谓不好。都是因时而化,因地制宜。每一个学派的兴起,都是其存在的内在动因与外在诱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开始学医,就去学习这些门派,便会觉得纷繁复杂。从一个门派入手,一直学透,找到这一门派的内在动因,外在诱因。然后再去博采众长,也就有了依据。

  刚开始,我学二十八脉法,结果把自己学得稀里糊涂。像濡、弱、缓,不同的脉书相互之间都不统一,都在变。什么结代促,沉呀伏呀,搞不明白的,不知道在讲什么。

  按《脉经》序中所云:“弦紧浮芤,展转相类。在心易了,指下难明。谓沉为伏,则方治永乖;以缓为迟,则危殆立至。况有数候俱见,异病同脉者乎?”意为:弦脉与紧脉、浮脉与芤脉,虽然是不同的脉象,但相互之间也有很多相似的特点。心里边容易明白,但在手上就难以分清。将沉脉误认为伏脉,那么方法与治则就会错误。将缓脉误认为迟脉,依此立法处方,患者就会出现危险。何况,临床可以见到不同的脉象同时出现在同一个病人身上。或者,不同的病人不同的病,可以出现相同的脉象。可见,脉诊的学习是很难的。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因为它的分类太细微了,而体系则过于混乱。没法把手上的感觉与头脑中的思想得到相统一。王叔和自己提出了这个问题,却没能解决这个问题。

  比如《脉经》中对基本脉的描述本身就有很多都是不相容的。“滑脉,往来前却流利,展转替替然,与数相似。一曰浮中如有力。”是说关于滑脉有两种说法,一种指滑脉是对脉搏流利度的表述,一种指浮而有力为滑脉。显然,这两种解释是不相类同的。“弦脉,举之无有,按之如弓弦状。一曰如张弓弦,按之不移。又曰浮紧为弦”。这弦脉也就更离谱了。一种弦指沉取而脉的紧张度高,如按琴弦;一种仅仅指脉象的紧张度问题;再一种则是浮取紧张度高。第二种说法尚可,而与第三种说法根本就是不相容的。“伏脉,极重指按之,着骨乃得。一曰手下裁动。一曰按之不足,举之无有。一曰关上沉不出,名曰伏。”伏脉则有四种说法。一说脉极深沉,着骨乃得;一说沉取厥厥动摇;一说沉取无力;一说关上无力。这四种说法,都是不能类比的。

  其实古人也知道这里边有问题。所以,一方面立《脉经》为四大经典之一,另一方面又有很多人对《脉经》提出质疑。更多的人则想规避其中的矛盾。崔嘉言《四言脉诀》提出纲要脉,将脉法归纳分类。既可以简化脉法,减少记忆理解的困难;又可以规避对每个脉象独立定义所引起的混乱。李时珍的父亲李言闻,继之作“补正四言脉诀”,提出以“浮沉迟数”四总脉象为总纲,提出以四脉法入门。这是简易、蕞好上手的入门法。随着手感进一步,再进一步细化,别的脉也就出来了。如“浮脉主表,腑病所居,有力痰实,无力气郁。”也就是先找到大的方向,再一点点深化,将临床与脉象相对应。其他还有六脉法、十脉法,等等。但是,这依然不能真正解决脉法定义混乱的问题。

  2.熟读经典

  熟读经典,其实这也就是说一说罢了。真正的经典不是用来读的,是要背的。“浮脉为阳表病居,迟风数热紧寒拘,浮而有力多风热,浮而无力是血虚”,“滑脉为阳元气衰,痰生百病食生灾,上为吐逆下蓄血,女脉调时定有胎”。这些脉诀要背得滚瓜烂熟。我教学生学习脉诊,就让他们先练背功。二十八脉不必全背下来,几个重要的则必须背熟。

  在我们临床实践中,脉的诊查与判断分析,就是一瞬间的事。如果背功不到位,临床之时现去想。一边摸一边想,时间就全浪费完了。所谓诊脉看病,就是一闪念的事,所以必须得背。而且,《四言脉诀》、《濒湖脉学》都得背。后世说“脉诀出脉经隐”,也就是说高阳生的《王叔和脉诀》一出现,王叔和的《脉经》就没人读了。其实也不难解释,《王叔和脉诀》本来就是按《脉经》的内容编写的。《脉经》是讲脉诊的方法与理论,所以,它的文体不适合去背诵。《脉诀》则是专门为了背诵而编的,我们说“左手心肝肾,右手肺脾门”,就是从《王叔和脉诀》中来的,朗朗上口,非常好记,这句话讲了上千年。所有学脉的人都离不了这句话。所以要背经典,背下来的东西才能用。

  就师门所传,背诵蕞好是从《濒湖脉学》和《脉理求真》这两本书入手。

  3.广泛涉猎

  我学脉诊,背的就那么几条,临证倒有近二十年,看的书不计其数。可以说是无书不看,脉诊方面的书少说也有几十本。当然,读书的前提是“手有感觉,胸有定见”才能去广泛涉猎,也才能看懂这些书中真义。前边讲到了脉象是立体的。很多人讲脉诊,讲自己的临床经验,实际上是从不同的角度去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临床体会。然后用自己的临床体会与理论知识对照,就知道问题在哪儿,该怎么去理解。

  比如前边那个老中医说濡脉,我一听,就知道老先生讲的是什么意思。如果只是看书的话,别人关于濡脉的定义与老先生不一样,这样得出的结论自然也不一样。如《三指禅》中说濡是正常脉,不用治。相差几百年的二位前辈,没办法对濡脉的定义取得一致,只是各说各话。苦的就是我们这些后来人。所以胸有定数之后看书就不容易混乱。《出师表》中有“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学诊脉也是这样。古人对同样的问题也许会有不同的观点与看法,如果看的书多了,再加临证,辨别能力就会越来越强,也就不容易被这些歧义搅乱。

  明朝李时珍就有一篇文章叫《脉诀考证》,专门解决这一方面的问题。前人还有《脉诀刊误》等书专门辨别之,后结果只能是越辨越糊涂。所以,学脉当由浅入深,不可贪多求深,更不可妄想一日功成。

  北宋名相范仲淹有“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之叹。后人尊之,以从儒入医为医门正途。故医书之盛,蔚为大观,脉诊之书,又是重点。除单行本之外,诸论著中单列篇章,单独讨论者,自《难经》、《备急千金要方》以下,比比皆是。然自《黄帝内经》首论脉学,就非是一途,于是根基先乱。王叔和《脉经》与高阳生《脉诀》已有高下之争。有尊《脉经》者,有尊高阳生《脉诀》者。其实,诸贤者所述归一(脉),所论则相互否藏,传法则变化无穷。如脉赋、四言脉诀、七言脉学、脉图、脉论、脉证合参等。

  故手感若得,当多读书,心照前人之得。何者为弦,何者为滑,然后验之临床,方能得真。一本好书,当清晰明了,要言不烦,尤重举一反三,前后照应。又谓为医之道,全是活法;读书之法,明理为先;死于句下,也是枉然。故诊脉三要,是谓读书。然读书亦有必读者,即是《黄帝内经》与《濒湖脉学》,前者是脉学之根本,后者平白易读,上手容易。

  4.相信古人

  学古人书,先要学会相信古人,再要学会存疑。我个人来说,比较推崇唐以前的书,尤其《黄帝内经》、《难经》之属。历史上,汉以前是没有纸的,大家都是刀笔简书。也就是用刀子将文字刻在竹简上。写书那是力气活,所以大家没什么废话。那时写书,不是为了现实的需求,如卖钱,升职称。写书就是写书,是为了把自己的经验传诸后世,甚至于写书就是为了给自己的子孙后代看,所以书中无假货,书中无虚言。

  到明清以后,就不同了,纸也轻了,笔也轻了,写书也可以图虚名了。而且很多是文人入医,随笔一挥,千言万语就出来了。当人图名图利的时候,就开始争了,也就开始骂人了,文人相轻嘛。见得多了,就发现这些人骂来骂去,却看不出他们在骂什么。不过我还是愿意相信他们,相信他们只是限于学识所限,而不是想把人教坏。所以,我只是相信他们说的,而不相信他们骂的。只相信他们自己的表述,相信他们自己的临床体验与知识。对骂人的部分就丢到一边。比如说,某大师书中说了,某某某说的没有道理。也不知道谁说得有道理。两家学术底蕴不同,学术出身不同,学术流派不同。当双方没有就一些基础概念的认识达成一致时,出现一些争执是很正常的。

  我们知道中医分三六九等,有庸医、众医、明医、神医。宋元明清时期,张三李四各说句话,讲点理论就成一家之言。对吗?也对。不过差距真有那么大吗?比如说所谓四大经典之一的《温病条辨》,吴鞠通自己都说是仿《伤寒论》的体例,并且第四条就为造《伤寒论》条文云:“按仲景伤寒论原文,太阳病,但恶热不恶寒者而渴者,名曰温病,桂枝汤主之”。他实在是伤寒大家呀,为一己之论,为造《伤寒论》条文,他在干什么?他在立偏言。他不立偏言,怎么会引起别人的重视。他为什么这么做?救时弊也。所以,把问题看明白了,也就没有什么争执了。

  明末清初,瘟疫流行。此时用温病法的几率,就明显多了。于是就出现了温病学派。那么,这温病法是不是明清才有的呢?当然不是。这种方药,是清朝才有的。但其立法则早已经有之。白虎汤、竹叶石膏汤、麦门冬汤不都是温病法吗?后边的实践部分还会提到这些内容。所以,看古人书不要看人骂人,如说某某人不好,对某某的观点提出质疑,不要去看。就看这些前辈自己的经验就行了。如果他说什么很好,就行了。我们立刻拿来用就行了。从实践中去验证古人的经验。证实或者是证伪,都没问题。这是相信古人。

  5.学会存疑

  前边提到《黄帝内经》成书是汉以前,特点是言简意赅。这样后人注《黄帝内经》就会出现异议。比如同一句话,后人解释纷纷不同。所以,自古代起中医就有各个不同的流派。我们说“伤寒派”、“温病学派”、“金元四大家”,都是从古《黄帝内经》中变化出来的。那么谁对谁错?都对。如何理解?从临床中理解。古人著书立说,就要讲理,讲理就要将理讲圆了。此时,也就有问题了。天下道理真的永远都可以自圆其说吗?于是,有人糊涂了。当然,有的人是真糊涂,有的人是假糊涂。真糊涂是不明白;假糊涂则是要立偏言。所以,读书中有不理解的地方,就放在那儿不理它。等到自己水平提高了,临床经验丰富了。自然也就明白过来了。

  实际上,很多医书中攻讦别人的地方,也是大家都有疑问的地方。这些地方也是著书人有困惑的地方。自然也是我们进步的阶梯。往往过了很久以后,再回头看这些问题。知道他们为什么这样说了,这就提示自己水平提高了。所以不对别人的争执发表意见,时不时回头看这些问题还有没有,也就知道自己进步的速度了。每解决了一个问题就是进步了一点。从我个人学中医的体会,学中医是要下很大工夫的。我这一路不是走平地顺大路来的,而是爬大山,一步步爬过来的。那么,我们向上爬的阶梯,就是这些有争议的问题。

  后世朱丹溪、崔嘉彦、李中梓、李时珍、秦景明、张景岳等于诊脉一道各有心得,或有专论,或有专著,发为高论;若能用之临证,但求心心相印,则脉学可得。然诸贤之论,理固相同,小异当存。如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所存何处?脏腑表里如何搭配?实践之中,又有种种之难题,须得一一解明。如迟数如何共见?滑涩为何共显?濡本主湿,浮濡何以又为伤暑?诸如此类,总须明辨。

  诸脉名称又是变化纷纷。高阳生著《脉诀》立“七表八里九道”之名,于是大行于天下。有《脉诀》出,《脉经》隐之论。后世论脉者日渐繁杂,有二十七脉,二十八脉,多至一百零三种脉象。一般而言,论脉象有二十余种,加奇经八脉共为三十余种,此为常论。又有“太素脉”,专论清浊以明贵贱。诸本中,虽言大同,又多有小异。有问者曰:“如此多之论,何者为对?”答曰:“论有善与善之别,而无对错之分。”盖此种种之书之论,皆是作者经验之谈。其著者无不以为后学指路明灯自诩。是书皆是真传,所限者各人脉学功力有异,表达方式不同而已,故皆曰善。也许有一法可应脉,就是“只言其是,勿论其非”。也就是于诸书之中,凡言是处则验之,凡所辨别处则存疑以待将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