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两拨千斤的古方子!专治夏季感冒初期、咳嗽口渴,中华医学遗产

 繁星1 2020-06-25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剂,须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借鉴、应用!)

  本文理论依据:《温病条辨》、《中医方剂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有人跟我说,文老师,你们中医好复杂!

   比如说一个感冒,你们偏偏要分成风寒、风热等类型,还要分轻症、重症。一般人感冒、老年人感冒、阴虚的人感冒、有火的人感冒 ,治法皆不同!这多麻烦。

   对此我想说,这恰恰是中医的特色,即以人为本,辨证论治。

   接下来我要给你说的这张配伍,就是中医“看人下菜碟”、“辩证治感冒”的代表作。你来看一下吧——

   准备中药桑叶 7.5克,菊花3克,杏仁6克,连翘5克,薄荷2.5克,桔梗6克,甘草2.5克,苇根6克。水煎温服。

  

   这个配伍的名字,叫做桑菊饮。它是中医方剂学教科书上,必须向学生展示的解表剂,为辛谅解表的代表作。它出自《温病条辨》。《温病条辨》是清代医学家吴鞠通在18世纪末完成的一部专著,研究的是温病。

   这个配伍,我告诉你啊,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我说这话,一点都不夸张。

   我好多年前,遇上一个年轻男子,年30岁。

   我还记得当时是夏天。很不幸,他感冒了。

   感冒的症状就是,开始有一点咳嗽,但不严重,身体也不发烧,嘴巴里有点渴,嗓子稍微有点不舒服。其他的,都还比较正常。舌苔变化不大,脉象偏浮数。

   虽然症状不重,但是该男子却十分紧张。因为根据他的经验,一旦开始咳嗽,嘴里头渴,嗓子难受,接下来可能就要发展成重感冒,而且咳嗽起来不爱好。因此,他如临大敌。

   我一听他这么说,笑了。随即给他写了上面的配伍。我嘱咐,可以用原方,也可以按照成分找成药。

   我说,你必须快点用药,迟上一分,问题就复杂一分,疗效就会减去一分。

  

   他一听,连连点头。结果,他用药之后,第二天就感觉病症轻浅许多。第三天,不适感基本消失了。

   这是怎么回事啊?我告诉你,这个男子的问题,属于风热感冒初起。

   我文章前面已经说了,中医治感冒,的确挺复杂。这个患者的类型,就是风热感冒。什么是风热感冒?一般就是发热、有汗、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咽痛、咳嗽、舌苔薄白或微黄,脉象浮数。这和风寒感冒不同。由于这个人尚处于轻症,属于初期,因此身体不发热,或只是微微发热,口中微渴,有点咳嗽,嗓子微疼,舌苔变化不大。

   这个时候怎么办?你记住,桑菊饮的配伍,就专门治这个类型、这一阶段的感冒。用中医方剂学教科书上的话来说,就是“风温初起,邪客肺络证。但咳,身热不甚,口微渴,脉浮数”。

   这里头,桑叶散风热,润肺止咳。菊花疏散风热,清利头目。杏仁降肺气止咳,桔梗开肺气。一降一宣,复苏肺之功效,使得止咳之功更著。薄荷辛凉解表,驱散风热,连翘解毒,芦根清热生津。这就是基本意图。

   可以说,这个配伍用量很轻,在风热感冒早期用,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阻断病情发展的作用,在较短时间内改善患者的躯体感受。

  

   这里头,您可以仔细体会一下,它用到的都是辛谅解表药。和风寒感冒常用的麻黄啊、桂枝啊等等,大大的不同。

   我之所以写这个,一来是给读者朋友以用药的指导。毕竟,现在是夏天,风热感冒患者会相对多起来。感冒了,到药店去,你自己一定要会分辨风热感冒、风寒感冒,属风热感冒轻症的,用我上头提到的配伍是比较科学的。风寒感冒患者如果用了,就坏了。所以,你一定要把自己的问题说清楚,说给药师听,不要拿错药。

   第二,我希望通过此文,您能更多了解一点中医治疗感冒的精髓、办法。这些东西很多时候,是值得品味和认真学习的。

   好了。就说这么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