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写本和古印本

 liangdatushu 2020-06-27

中国古籍浩繁,其中古写本和古印本是纸类善本古籍,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古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古写本

古写本包括写本、抄本和手稿等。中国古写本之精粹有唐本《切韵》、宋淳熙十三年内府写本《洪范政鉴》、元至正十八年孙道明抄本《闲居录》、明嘉靖隆庆间内府抄本《永乐大典》、明抄本《古今杂剧二百四十种》、清乾隆内府抄本《四库全书》和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手稿等。

宋淳熙十三年内府写本《洪范政鉴》,系宋仁宗赵祯撰,康定元年(1040)七月御制序,共12卷,每卷分上下,大字工楷,朱栏出手绘,半叶9行,行17字,左右细线,无边栏,蝴蝶装绢面。宋至清代四朝,极为珍视,深藏宫中,有宋内府藏书印。在清末流出宫外,失落民间,后由近代著名鉴藏家傅增湘购得,精心保护。傅增湘1949年病逝后,其子傅忠谟遵遗命将该写本捐献国家,现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

二、古印本

古印本包括刻本、活字印本和铜活字印本。活字印本有泥活字和木活字印本之别。刻本即刻制木板印刷而成的古籍,在古印本中占有重要位置。现存最早的刻本是唐代刻本,如甘肃敦煌发现的咸通九年(868)王玠雕版卷子本(金刚经),是现存具有年款最早的木刻印书实物,已流失英国。宋、辽、金、元都有刻本传世,其中以宋代刻本最多。明代始有铜活字印本。传世的古印本,不仅是研究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文献,而且也是研究中国发明印刷术及印刷史的宝贵资料,有着重要的价值。

1944年发现的唐代成都府卞家刻本《陀罗尼经咒》,出土于成都市内一座唐墓,藏于银镯内。印本为方形薄纸,框高31厘米,宽34厘米,四周双边;中央镌刻一坐于莲座上的佛像,外刻梵文经咒,咒文外四周围刻佛像。该印本是国内现存较早的唐代刊印文献,十分珍贵,现收藏于四川省博物馆。

宋代刻印本传世很多,著名的如:北宋开宝八年吴越国王钱俶刻本《一切如来心秘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北宋开宝刻本《开宝藏》、北宋刻递修本《汉书》、北宋刻本《范文正公文集》、宋绍兴二年至三年两浙东路茶盐司公使库刻本《资治通鉴》、宋绍兴四年温州州学刻本《大唐六典》、宋绍兴九年临安府刻本《汉官仪》等。

辽代刻本著名的有《契丹藏》,金代刻本著名的有《赵城金藏》,元代刻本著名的有元大德九年陈仁子东山书院刻本《古迂陈氏家藏》和元岳氏谿家刻本《春秋经传集解》。

1963年发现于浙西的天启刻彩色套印本《萝轩变古笺谱》,是明代著名的印本,为原海盐张宗松清绮斋旧藏,此前尚未见著录,仅在日本藏有残本半部。此印本现收藏于上海博物馆,编印者吴发祥,分上下两册,共有图178幅,均彩色套印,兼用饾版与拱花二法。木刻套印技术方法,在中国印刷史上是一大创举,影响深远。

铜活字印本现存最早的是明弘治、正德年间苏州、无锡一带印刷的书籍,如唐人诗集,共50种,各集行款、版式皆相同,均半叶9行,行17字,细黑口,左右双边。字体劲秀,无序跋。此诗集40余种现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

清代铜活字印本著名的有雍正四年内府印本《古今图书集成》。此书是中国现存类书中规模最大、体例最完善的一部,由陈梦雷倡议并主持编纂,创稿始于康熙四十年(1701),完成于康熙四十五年(1706).全书1万卷,目录40卷,分历象、方舆、明伦、博物、理学、经济六编,下分三十二志;雍正时改为三十二典。雍正四年(1726)付梓,两年后印成,共印64部,另样书1部;又一说印60部。原本今已罕见。原书半叶9行,行20字,白口,四周双边,附有精美插图。有开化纸和太史连纸两种印本,分装5020册,共522函。《集成》编纂工程浩大,内容丰富,印制精良,独具特色,是一部重要的古印本文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