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诗词鉴赏人物形象(二)

 虹72 2020-06-27

转:紫樱的博客

(7)征人:这类形象多在边塞诗中出现,有写得慷慨激昂,也有写的怨恨不平,反战思归的。如卢纶的《塞下曲(其三)》:
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本诗描写了威武的将军传达新命令时的誓师场面,千营军士的一同回应,正表现出威武的军容,严明的军纪及大家必胜的信心,读起来不免被这种雄壮的气势所征服。
再如李白的《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全诗由景到情,情景交融,层层递进,不仅从另一侧面烘托出征人的深沉叹息,而且在遥遥呼应明月之夜与万里长风中,把诗的意境开拓得更为宏阔,因而使得诗情更能感动人心,诗意也更深沉悠远。纵观全诗,气势豪迈,笔力雄浑,意境深远。
(8)悲士:多是写功业难成,报国无门的感慨。
如李贺的《南园》: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这首诗写出了一位渴望投笔从戎、削平藩镇、为国建功,但又不被赏识的悲士形象。
再如柳宗元的《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这首诗写了自己因为谪居僻远之地,孤独愁苦,情怀无人理解的凄清寂寞之情。
●技法解密
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寄托是古人赋诗的普遍现象:或借诗歌以抒写怀才不遇、沉居下位之苦;或感发其报国无门、不为当道所重之愤;或逞其离愁别绪、物是人非之感;或叙其命运无常、孤苦无助之难。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在这方面,最为典型的是唐代著名的三首咏蝉诗,虽然都是托物(蝉)寓意,都工于比兴寄托,但由于虞世南、骆宾王、李商隐的地位、遭际、情趣、理念不同,因而情貌殊异。
2、分析描写手法,抓住人物特征。
诗歌塑造形象的手法很多,可以对人物形象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等做直接描写,也可以间接描写,从侧面去烘托。但无论是直接描写,还是侧面描写,都必须准确地抓住人物的特征,以此来体现人物的内在品质。因此,在阅读鉴赏诗歌,分析人物形象时,要注意抓住对形象的描写手法,来分析人物的特征。
比如《陌上桑》中对秦罗敷的描写“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就是从侧面来衬托人物之美丽的。
3、体察写作意图,注意联想想象。
古人写诗时,常通用含蓄、双关、象征等手法,明言此而实言彼。所以,我们在分析人物形象时,有时不能只就文字表面意思进行分析,要注意体察诗人的写作意图,结合诗人身世际遇,展开联想,正确分析。
比如唐朝诗人秦韬玉的七律《贫女》:“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虽句句是写贫女,其实句句是为不得志的贫士而写,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怀才不遇、寄人篱下的感恨。
超级操练场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剑 客
贾 岛
十年磨一剑,霜刃注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注:霜刃:剑刃白如霜,闪烁着寒光。
(1)这首诗着力刻画了“剑客”的形象,请试作分析。
(2)诗中“剑”和“剑客”有何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剑门道中遇微雨
陆 游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销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注:作者从抗金前线的南郑调回后方的成都,途中写下了这首诗。
这首诗为我们刻画了一位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诗中的词句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西宫春怨
王昌龄
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
斜抱云和深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注。
注:云和:即瑟,一种弦乐器。昭阳:即昭阳宫,汉成帝的居所。
这是一首描写失宠妃子的古诗。有人说,第三句中的“深”字,第四句中的“隐”字,既描写又抒情,用得极为巧妙。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这两个字各描写了什么,并简要分析主人公的形象特征。


4.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寻陆鸿渐不遇
皎 然
移家虽带郭注,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着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思是靠近外城。
(1)请简要分析“欲去问西家”一句中诗人“欲去”的原因是什么?“欲去”还“问”,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诗中的陆鸿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作品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刻画这一形象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
魏夫人
溪山掩映斜阳里,楼台影动鸳鸯起。隔岸两三家,出墙红杏花。绿杨堤下路,早晚溪边去。三见柳绵飞,离人犹未归。
这首词塑造的形象是什么?简述这首词中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初冬夜饮
杜 牧
淮阳注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
注:淮阳:指西汉汲黯,他因刚直敢言,屡次切谏,多次被流放。
(1)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诗的主旨是什么,哪些词语可以表现出来?
(2)请选择你认为在炼字炼句方面堪称典范的例子,予以点评。
(3)请简析“明年谁此凭栏杆”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和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初冬夜饮①
杜 牧
淮阳多病偶求欢②,客袖侵霜与烛盘。
砌下梨花一堆雪, 明年谁此凭栏杆?
注:①本诗作于会昌二年,当时杜牧受人排挤,被外放黄州,又转池州、睦州等地。
②欢:指的是酒。《易林》:“酒来欢伯,除忧来乐。”
第二句描绘的是怎样的一个诗人形象?最后一句表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临江仙 信州作
晁补之
谪宦江城无屋买,残僧野寺相依。松间药臼竹间衣。水穷行到处,云起坐看时。
一个幽禽缘底事,苦来醉耳边啼?月斜西院愈声悲。青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试分析“残僧野寺”与“松间药臼竹间衣”所组成的画面特点,然后简要分析词中所塑造的抒情主人公这一形象的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山中寡妇
杜荀鹤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桑柘废来犹纳税①,田园荒后尚征苗②。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注:①纳税:缴纳丝税。②征苗:征收青苗税。
(1)诗人在首联生动地刻画出山中寡妇怎样的形象特征?第二联中又用哪两个词表现了人民的不堪重负?
(2)诗人在第四联中生发的议论,起到了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诉衷情
陆 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注!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
这首词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通过这一形象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嫦 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这首诗诗人其实是借嫦娥写自己,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抒情主人公的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李贺的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男儿何不带吴钩①,收取关山五十州②?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注: ①吴钩:古时一种兵器,似剑的弯刃刀。
②关山五十州:指当时唐代黄河南北被藩镇割据的五十余州。
(1)诗的第一、二句表达了什么意思?
(2)第三、四两句“凌烟阁”“万户侯”问句作结,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志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读下面诗歌,按要求做题:
菩萨蛮  
王安石
数间茅屋闲临水,窄衫短帽垂杨里。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
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
(1)本词中抒情主人公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
(2)本词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