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荀子》卷9王制篇诗解5王者为人王之制论

 琴诗书画情 2020-06-28

《荀子》卷9王制篇诗解5王者为人王之制论

题文诗:

王者不然,仁眇天下,故天下亲;义眇天下,

故天下贵;威眇天下,莫之敢敌.以不敌威,

辅服人道,不战而胜,不攻而得,甲兵不劳,

而天下服,是知王道.知此三具,欲王而王,

欲霸而霸,欲强而强.王者人:以礼义,

听断以类,明振毫末,举措适宜,应变不穷.

是谓有原,至原至本,至本至始,至始至母,

至母情真,真情之窟,能知所止,善始善终.

王者之制:道不三代,不贰后王.道过三代,

谓之荡,法贰后王,谓之不雅.衣服有制,

宫室有度,人徒有数,丧祭械用,皆有等宜,

凡非雅声,其皆举废;凡非旧文,举息色;

凡非旧器,举毁其械.是谓复古.王者之论:

无德不贵,无能不官,无功不赏,无罪不罚,

朝无幸位,民无幸生,尚贤使能,等位不遗;

折愿禁悍,刑罚不过.百姓皆知,为善于家,

取赏于朝,幽为不善,蒙刑于显.是谓定论.

【原文】
闵王〔1〕毁于五国,桓公劫于鲁庄〔2〕,无它故焉,非其道而虑之以王也。
【注解】
〔1〕闵王:即齐闵王,或作齐潘(mǐn)王、齐愍王,战国时齐国国君,他在位时齐国曾一度强盛,也曾被燕、秦、魏、韩、赵等五国打败。
〔2〕桓公劫于鲁庄:桓公五年(公元前681年),齐桓公与鲁庄公在柯订立盟约,庄公之臣曹沫以匕首胁迫齐桓公归还鲁国被齐国所侵占的领土汶阳之田,齐桓公只得答应。后人大多认为此事出于战国人杜撰。桓公,齐桓公,春秋时齐国国君。鲁庄,即鲁庄公,春秋时鲁国国君。
【译文】
齐闵王被五国联军击败,齐桓公被鲁庄公的臣子劫持,没有其他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实行的不是王道却想以此来称王。

【原文】
       彼王者不然,仁眇〔1〕天下,义眇天下,威眇天下。仁眇天下,故天下莫不亲也;义眇天下,故天下莫不贵也;威眇天下,故天下莫敢敌也。以不敌之威,辅服人之道,故不战而胜,不攻而得,甲兵不劳而天下服,是知王道者也。知此三具〔2〕者,欲王而王,欲霸而霸,欲强而强矣。
【注解】
〔1〕眇(miǎo):高。
〔2〕三具:指上文所述或强、或霸、或王的条件。具,条件。
【译文】

  那些奉行王道的君主就不是这样。他的仁德高于天下,道义高于天下,威严高于天下。仁德高于天下,所以天下没有人不亲近他。道义高于天下,所以天下没有人不尊重他。威严高于天下,所以天下没有谁敢与其为敌。拿不可抵挡的威严辅助使人心悦诚服的仁义之道,那么无须战斗即可胜利,不必进攻就能得到,不用一兵一甲而使天下归服,这是懂得称王之道的君主。懂得了这三种条件的君主,想要称王就能称王,想要称霸就能称霸,想要致强就能致强。

【原文】
      王者之人〔1〕:饰动以礼义,听断〔3〕以类,明振毫末,举措应变而不穷。夫是之谓有原。是王者之人也。
【注解】
〔1〕人:指君主及其大臣。
〔2〕饰:通"饬",整饬。
〔3〕听断:处理决断事情。
【译文】
 能够成就王业的人,都是能用礼义来约束行为,能遵照法度来处理政事,明察秋毫,能随各种变化采取相应措施而不会束手无策。这叫做掌握了政事的根本。这就是能够实现王道的人。

【原文】
       王者之制:道不过三代,法不贰〔1〕后王。道过三代谓之荡〔2〕,法贰后王谓之不雅〔3〕。衣服有制,宫室有度,人徒〔4〕有数,丧祭械用皆有等宜,声则凡非雅声者举废,色则凡非旧文〔5〕者举息,械用则凡非旧器者举毁。夫是之谓复古。是王者之制也。
【注解】
〔1〕贰:背离,违背。
〔2〕荡:荒远,引申为渺茫。
〔3〕不雅:不正。
〔4〕人徒:仆役随从。

〔5〕旧:指夏、商、周三代的旧制。旧文:原色组成的文彩,指青、黄、赤、白、黑五种颜色<古人将这五种颜色视为正色,将诸如紫色、粉红色、绿色等等杂色视为间色>交错画成的花纹,如“黼黻文章”之类
【译文】
  奉行王道的君主所实行的制度是:奉行的政治原则不超出夏、商、周三代,实行的法度不背离当代的帝王。政治原则超过了三代就太渺茫了,法度背离了当代的帝王便叫做不正。不同级别的人着装各有规格,住房各有标准,侍从各有定数,丧葬祭祀用的器具各有等级。音乐凡不合正声的全部废除,色彩凡不合乎原色的全部禁止,器具凡不合旧制的全部毁弃。这就是复古。这就是奉行王道的君主所实行的制度。

【原文】
       王者之论〔1〕:无德不贵,无能不官,无功不赏,无罪不罚,朝无幸位,民无幸生,尚贤使能而等位不遗;折愿禁悍而刑罚不过〔2〕。百姓晓然皆知夫为善于家而取赏于朝也,为不善于幽而蒙刑于显也。夫是之谓定论。是王者之论也。
【注解】
〔1〕论:通"伦",等类,指用人的方针。
〔2〕折:抑制。愿:通"保",狡诈。
【译文】
 奉行王道的君主选用人的方针是:没有德行的不给他尊贵的位置,没有才能的不授予他官爵,没有功劳的不赐予他奖赏,没有罪过的不对他加以处罚。朝廷上没有侥幸获得官位的,百姓中没有触犯法律侥幸逃生的。崇尚贤德,任用才能,授予相适应的地位而无偏差;制裁狡诈,禁止凶暴,施加相适应的刑罚而不过分。使百姓都明白地知道:即使在家里行善修德,也能取得朝廷的奖赏;即使在暗地里为非作歹,也会在光天化日之下受到惩处。此乃公认的用人方针。这就是奉行王道的君主选用人的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