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教师常“谈恋爱”?

 陈林细谈教育 2020-06-28

让老师常“谈恋爱”?

1

关于爱情,目前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乃至于心理学家,已经研究得非常多了,爱是一种感觉,谈爱其实就是一种谈者不断展示自己而获得某种感觉的过程。

今天上午,在上海华东师大听周彬院长的关于《造就优质学校的思路和出路》的讲座。周彬院长并不依赖演示文稿,而是以聊天的形式,跟我们一层层地从教师的自我价值追求,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途径,教师团队的整体打造以及如何激发教师工作热情等方面,对当下许多流行的教育理论进行了辩证的思考和表达,真正让我们脑洞大开。尤其是他的关于让教师处于谈恋爱的状态还是结婚的状态的话题,因其还配以幽默的语言,而引起了大家很高的兴趣。虽然谈恋爱和结婚里都有爱,但看起来我们大家都把它当成了两个阶段。而很多人则很愿意回忆谈恋爱时的激情,因为那更像是一场对于未来的实证性探究、研究和实践。而教师的工作,除了生存的价值之外,其实也有对于自我未来的实证性探究、研究和实践的过程。

2

近年来,老师们确实在经常反思自己的职业。比如“请让我安静地教书”“我的职业就是教自己的书”等等,成了教师经常说的话。这在很大程度上道出了当下一些体制内不得不做的工作影响了教师对自己职业的认同,但,事情往往会往极端发展,久而久之,这样的话便成为了教师躲避学校公共事务的“下意识”的理由,反而造成了教师的职业倦怠。周彬院长说,如果每个人都安静地教书,教自己的书,每一个人都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个性,可以想象,孩子们还有个性吗?如果一个教师只喜欢安静的教书,那社会飞速变动的现状,教师能敏锐地感觉和很快地适应吗?教师不能感觉和适应,怎么能教孩子们去适应?我以为,一个常以“我要安静教书”的理由脱离学校公共活动,不热心团队发展的老师,他一定是一个对学生终身发展不够理解的老师,因为孩子是一定要敞开胸怀与周围拥抱,并与世界融为一体的。就像谈恋爱,爱的前提,就是热爱这个世界,你才能爱一个人。

3

近年来,还出现了教师要不要备课的问题。很多老师说得很有道理,他们常常是备课和上课两张皮,备课是为了给领导检查,上课则从来不安备课思路上。这说明了,现代教师已经具有了高度的专业素养,或者已经能够凭教学经验很快落实课堂上的知识点。但,一个不备课的老师,就像谈恋爱的男士没有展示个人魅力的准备和谈恋爱的女士不化化妆、选选衣服一样。久而久之,强制学生的行为一定会发生,课堂沉闷的现象一定存在。备课有很多种,课堂前备课和课后备课,都是可行的,比如,一个经常坚持写教学反思的老师,你是不必强求他去课前备课的。因为,他在用整个精神备每一节课。而谈恋爱的原则不就是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吗?

4

中午吃饭,大家聊到了一个话题,跟周彬院长做校长时遇到的情况类似,有很多名师,为自己做的事情较多,而为学校贡献得却非常少,周彬院长遇到的情况是名师常常暗示他我要走人,聊天时一位校长提到的典型事例是:我不是为你校长工作的,我为我自己工作!当然,这里面也是有体制的问题的,同时也可能名师们觉得没被足够关注的原因。这样的名师其实也没有懂得贪恋按的真谛,他们的恋爱原则还停留在不成熟的我需要你,所以我爱你。这样的名师,只会将教学当成一种利用,所以确实有些学校的名师们有了一定的地位之后就脱离了具体事务,也有年轻的老师评上一定的职称后,就不再努力的现象。这确实是一种很现实的情况,但,心理学家布鲁姆曾经说,真正成熟的爱,应该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5

好吧,如何让教师进入与谈恋爱相类似的感觉?这个问题,就得由校长来解决了。周彬院长支了两招,我觉得很实用:教师是用来帮助的,学生是用来打气的;校长百分之八十的工作应该用来点燃,其余百分之二十才是评价。要让教师燃烧成气(器),而不是让教师蜡炬成灰。

努力吧!

提问:我们需要如何激发自己的职业热情呢?敬请留言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