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师性格与所教内容的风格不一致怎么办

 陈林细谈教育 2020-06-28


老师性格与所教内容的风格不一致怎么办

作为语文老师,你必须要教完学材中所有的课文,我们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所教内容的风格与语文老师的风格往往不一致,语文老师会感到一种别扭。比如,所教的文本是倾向于活泼型的,但教师的性格是沉稳型的,老师甚至无法读出文本的活泼来。遇到这样的情况怎么办呢?

那这个时候,教师只有欣赏的份儿了。

教师首先要欣赏文本的风格。教师有自己的性格,但却不能有自己的喜好或者脾性。面对每一篇课文,你都要抱着一种欣赏的态度。这是一个语文老师应有的基本品格。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经过专家、编者一起审定的,一定会有它存在的价值。即使退一万步讲,这篇文本确实不怎么样,但也一定有它闪光的一面,最起码比孩子写作的水平要高一点。也就是,作为语文老师,你要包容每一篇文本,并且真诚对待每一篇文本。语文教师的大格其实就是一种大气。这样,面对与你性格不一致的教学内容,你就不会感到别扭了。

其次,教师要善于欣赏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然而,学习更重要的一部分,便在于孩子们使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表现。语文教师要善于鼓励孩子们表达对语言文字的感受。比如,读《黄河的主人》,你要让孩子说说读完之后的感受,孩子们定能说出自己的敬佩”“震撼的感受的,虽然作为语文老师,你可能明白,这是发生在国家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所写的作品,对文本的真实性,你可能还持将信将疑的态度,或者你是属于那种内敛性的教师,对于表达敬佩,你有属于自己的有内涵的表达方法,但孩子却不一定理解。那么,这个时候,你当然应该让孩子尽情表达,让他们通过小组合作或者语言实践来表现自己在文本中徜徉的心情。教师越是善于欣赏,孩子们越会给你惊喜。

第三,教师要善于欣赏自己。虽然教师的性格与所教语文内容的风格不怎么匹配,但教师不要忘记欣赏自己。比如,你所教的内容是属于活泼型的,而你自己是沉稳型的。你要尽情展示自己的沉稳,你的沉稳其实跟那活泼更好形成一种对比,或许你就衬托了文本的活泼,孩子们的活泼。若是你为活泼型的,而文本为沉稳型的,你则完全可以形成一种亦庄亦谐的课堂氛围。教师一定要以真实的面貌参与到孩子们的学习当中,这样,才能营建一种真实的教与学的过程,一种自然的属于的真诚的过程。

以上,其实谈的还是学本教学。教师要尊重所学的教本,教师要欣赏作为学习主体的孩子,教师也要充满自信地欣赏作为学习过程营建者的自己。语文教学,语文、孩子和教师真实呈现自我的过程,这样的过程,才能让语文学习展现应有的光芒。

作者简介:陈林,江苏省宝应县城南小学校长,扬州市特级教师。长期致力于教育现象研究,曾获得“七彩语文杯”苏教版教材全国课堂教学大赛特等奖,主持省级课题,多篇论文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并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