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员工宽容的公司都死掉了,那对员工严防死守的公司都怎么样了

 老方说 2020-06-28

这年头,上班累,当老板也累,而且说不定更累。

毕竟员工可以随时跳槽换个工作接着干,没有太多的压力,每月都有固定的收益保障。而老板不可能像员工一样在划定好的圈子里工作,必须操心费力的考虑生存和发展,赚钱多,必然承担的风险就多,承受的压力也大。

.

所以,当老方看到朋友圈一些老板在转发《对员工宽容的公司都死掉了》这类文章的时候,可以理解他们的心情。

但理解不代表赞同,根据老方的观察,一般赞同这种文章观点的老板,其公司都是矛盾重重,存在大量隐患。

原因就在于这样的公司里,老板和员工是对立的,威逼利诱、阴谋诡计是常用的手段。

尽管老板也有对员工好的觉悟,常常请客吃饭、团建、旅游、嘘寒问暖,但都是“哄”小孩不哭,市恩给员工,以期望员工感恩戴德,为老板卖命苦干。

这样的作法,一个字:笨。

.

一般来说,员工有三大需求:物质需求;成长需求;荣誉需求。

只有满足了这三种需求,员工对公司才有归属感、安全感,才会把老板的事业当做自己的事业来做。

根据物理法则,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老板和员工的角色也是如此,只有两者处在恰好平衡的状态,才能推动公司的快速发展。

老板在选择员工,员工也在选择老板,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员工选择的重要性更大,这代表老板的合格与否。

一个虚伪、自私、格局低、上进心差、能力不行的老板,光有钱是没用的,员工并不傻,知道跟随这样的老板肯定是没有前途。

而老板选员工,能力、品质、价值观,是最重要的考量。

.

2010年创立的小米,五年时间便创造出750亿的销售收入、450亿美金的估值,但奇迹的背后,离不开小米的合伙人文化和人才机制。

目前,小米公司尽管已经有过万的员工,但至今没有很多企业常见的KPI和严格的考核制度,却仍然运行良好。

原因就是雷军采用的“权分到底、钱分到位”的机制,“机制对了,跑起来拉都拉不住”。无论是选择合伙人,还是找员工,雷军都贯彻了这一利益共享的原则,所以小米团队的价值观是一致的,责任和利益的挂钩让小米跨入了快速成长的快车道。

小米这么大的体量了,老板雷军还有时间四处考察、演讲、投资,而几十人、几百人企业的老板就累的吭哧吭哧了,如果老板大事小事一肩挑,又怎么能够管理和激发出团队的动力呢?

.

无独有偶,对员工“宽容”放心的企业不只是小米。全球内存的老大金士顿公司,现在有3000名左右的员工,但却创造过60多亿美元的年营收,霸占全球内存模组超过60%的市场。其创始人杜纪川和孙大卫说,在金士顿公司“完全是一家人的理念,没有高低贵贱,大家各尽其职,在一条船上,目标一致,同舟共济,一起向前划。”

.

在管理上,金士顿从不采用MBA的那一套去管理公司,在金士顿,员工上班不用打卡,也没有KPI,杜纪川和孙大卫强调以人为本,利他优先。“我们希望成功,更希望过得快乐,不但自己快乐,也希望每个员工都快乐。我们一向相信,快乐的环境是达到极佳工作绩效的关键,所以努力创造快乐与享受工作的环境。”

既然工作占据了人生的一大部分,如果再千方百计的把工作变得痛苦,人生还有神马意义呢?

孙大卫说:“我们是有私心的。你对他好,他会有感应、比较的,会更忠诚公司,更投入和安心在工作上,所以你就不用担心他偷懒,不用天天盯着他,你就可以在天桥上抽着烟还经营得很好,得到比付出更多。”

这才是高明的老板,让员工心甘情愿的卖命干。

“不光是齐心,还包括效率,很多事交代下去就不用写纸条,叫他去什么地方也不用画地图,遇到事他自己有经验解决,不用再问你,你和他都更高效。”

有了责任和自由,默契和高效也成了团队必然的结果,事业发展不快都难。

.

当然,采用这种团队文化也要因地制宜,这要看老板的器量和能力,如果是平庸的老板,反而会起反作用。

对于人才,我认为,能用贵的,不用便宜的。好的东西,自然价值更高,何况是人才呢,所以宁愿4个人的工作用3个人发5个人的工资,也不要用5个人发3个人的工资。

只有足够聪明和有能力的员工,才能做到和老板志同道合,形成合力,避免了管理和沟通、培训的损耗,而只有不断吸纳优秀的人才,企业才能发展壮大,实现双赢。

有些老板恨不得在每个员工后面安上摄像头,让员工像机器一样任劳任怨,这是不可能的,你压制越大,反弹就越大

虽然他们的身体已经生活在21世纪的科技文明时代,但思想还停留在百年之前的工业时代,甚至是千年前的农业时代。

然并卵,人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不愿意的总能找出一万个理由来作借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