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授:50岁退休是劳动力的巨大浪费!年轻人:40岁就想要退休了!

 老方说 2020-06-29

什么山唱什么歌,什么年龄做什么事,什么人说什么话。

「 早上当你走在上班的路上,晚饭后当你在广场上散步时,你总会不经意地发现到处都是广场舞,人们习惯称之为“大妈”广场舞,实际上应该叫“嫂子”广场舞!她们太年轻了,她们的身姿、舞步与节奏简直太惊艳了!你不禁会问:50岁退休的女人算是“老年人”吗?」

近日,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教授发表了一个观点引发各界热议:50岁退休 “中年”劳动力的巨大浪费

董教授指出,在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男女退休年龄均不低于65岁,而中国的女工人退休年龄为50岁,男人的退休年龄为60岁,而且十分尴尬的是「我国女工人的法定退休年龄是50岁,女干部是55岁」

这样以来,我们的“老年人”要比国外的“老年人”年轻不少,于是董教授发问——50岁退休的女人算是“老年人”吗?50岁退休的女工人,究竟算“中年人”,还是算“老年人”?

由于「处在就业弱势的女性“城乡居民”需要年满60岁才能退休,而具有就业优势的女性“城镇职工”却可以50岁退休。」是巨大的劳动力资源的浪费,而且老年人规模越大,年轻人的负担就越重。

所以,「上一代人退休越早,老年人规模越是壮观,则下一代人的社保缴费负担就会越沉重;同时,全体劳工退休越早,则劳动力供给就会越紧张,劳工成本就会上升越快,不利于企业发展、不利于社会进步。」

总之一句话,还是让“老年人”延迟退休的好。

但有年轻网友表示不服:老年人不退休,年轻人上不去,那么你说说这怎么解决?

还有年轻人说,自己40岁就想要退休了......

「真正的劳动力浪费是二三十的年轻人在送外卖。」

另外,更有网友建议,董教授50岁时,可以到建筑工地上挑沙灰,这样以来就不浪费了。

对于年轻网友的此类态度,董教授早有先见之明,他在文章中表示「网上调查都是多余而无聊的」

虽然“99%的地球人都是反对延长退休年龄的,不管是中国人,还是西方人,这根本用不着调查,谁不愿提前退休享受?这是人的天性使然,无可厚非。”

但是董教授呼吁社会管理者应该理性决策,因为「逐渐延长法定退休年龄成为历史必然。」

以美国、俄罗斯和日本为例,你看美国法定退休年龄都定在66岁了,而俄罗斯的男女退休年龄分别推迟到了65岁、63岁,日本首相更表示「未来将会实施3年大改革,将日本打造为“终身不退休社会”」

董教授认为中国应该紧跟潮流,「中国延长法定退休年龄也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传统地,中国大妈退休后大多沦为自家保姆、封闭在家中,却不能作为社会资源为社会共享,这也是一种社会资源的浪费。”

劳动才是财富的源泉,劳动才是幸福的源泉。你们这些“嫂子”们惭愧不惭愧,去跳什么广场舞!

多浪费呀!

我相信董教授的出发点是好的,老年人一多,年轻人负担就重,看上去延迟退休对老年人、年轻人和社会都十分有利。

可是,董教授大概不知道在农村,还有很多80岁、90岁的老人一直在劳动、没有“退休”。

董教授也可能不知道,城市里有许许多多的年轻人奔波在大街小巷送快递和外卖。

董教授还可能不知道,在生产线、在环境恶劣的工作环境里有很多人在超负荷工作。

60岁的钢厂工人,每天卸货300吨,每吨只赚6毛钱——这样的劳动董教授可能是干不来的。

让这些人继续这样劳动下去,是您所谓的“公平”吗?

那么,不想退休的是什么人?

在全美CEO薪酬百强排行榜中,绝大多数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在巴菲特控股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董事会成员中,几乎都是七、八十岁的“老年人”,还有一位董事90多岁!特朗普(男)与希拉里(女)两位“老人”参加竞选美国总统时,恰好都是70岁。

他们多是社会的食利层,是社会的精英,有钱有权有势,他们的日子过得很好,他们当然不想要被“退休”。

作家李敖在其年轻时写过一篇「老年人和棒子」,他说,“站在一个青年人的立场,我所关心的是:第一、从感觉上面说,老年人肯不肯交出这一棒?第二、从技巧上面说,老年人会不会交出这一棒?第三、从棒本身来说,老年人交出来的是一支什么棒?我担心的是,老年人不但不肯把棒交出来,反倒可能在青年人头上打一棒! 

长江后浪推前浪,老一辈人和新一辈人的换位、“交棒”,从来是一个难题。

如果百科上没写错的话,董教授应该是54岁了。

日本是世界上老年人最多的国家之一,它们有大量的“银发族”在持续工作,可不只是为了发挥余热,为社会做贡献。

其根本原因是这些老年人收入微薄,不得不去工作赚钱来维持生计。

看看他们的工作岗位:促销员、便利店店员、导游、收银员、加油站工人、出租车司机、保安、饭店清洁工......

在日本,在韩国,在新加坡,这样的老年人都是不在少数。

另外,社会对这些高龄人群可并不友好。

对此,日本生命保险公司的分析师前田信宏说的很透彻:「很多公司总以为高龄员工容易犯许多错误,并缺乏较年轻员工的能力;此外,部分日本企业对于提高退休年纪仍有所保留,他们考虑的是,若让资深员工持续占据高阶职位,会增加营运成本;日本经济团体连合会(经团连)则说,留住这些年长员工,意味着较年轻员工接替无望,将打击他们的士气。」

按照日本企业的游戏规则,普通大龄的员工是不得不退,而顶尖的权力层是没人敢叫他退。

社会是有差异化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也不是一样的,延迟退休,对那些不得不参加劳动的高龄人群来说,是非常不人道的——一辈子光干活去了。

而对知识阶层来说,他们有很高的选择权,他们的处境也很好,他们也还有其他许多的欲望,延迟退休,对他们就比较有利。

如果让两者调换下位置,恐怕董教授就是另外的说法了。

实际上,我并不是反对董教授,对于许多渴望继续发光发热、夕阳红的老人来说,他们的情怀是伟大的,值得尊敬的。

我反对的是一刀切的权力意志,你的出发点是好的,难道别人就必须全盘接受?

这是什么逻辑。

人不应该只站在自己的立场和利益上看问题,一个孩子、一个成年人和姚明站在一起,脚下都是一个同样高的板凳,你能说这个板凳就是实现了公平了?

要知道,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人从体力劳动当中解放出来是大势所趋,人只有解决了基本的生存问题以后,才会有时间、有精力和有兴趣去展开创造性的劳动,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力资源的浪费要比人力资源的压榨要好很多,随着人的寿命的提高和物质生活的富裕,弹性退休可以,但最重要的是自愿的原则。

科技可能不是解决社会公平和人力资源浪费的唯一途径,但技术进步毕竟是提供了一种可能。

2018年11月5日,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马云说,「今天对中国的来说是里程碑的一天。中国正从出口转向进口,我们将8亿人从贫困中解救出来,中国将会成为进口大国。这是中国最大的挑战,也是世界最大的机会。」

他还表示,我从来没见过一个年轻人担心技术问题。物联网、AI、大数据不管你喜不喜欢,技术就在发展,大家都需要做出改变。

而马云的老朋友比尔·盖茨则认为,每当新技术问世,消极的一面都令人担忧,这也是迫不得已的事,巧妙利用技术的智慧非常重要。

「不久社会将需要创造就业,对生产资料(机器人)征收重税。我们将采取促进雇用人类的税制,而不是推动引进机器人」

这是比尔·盖茨对未来的展望。

现代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竞争激烈,消费欲望无处不在,而人面临的压力也是空前的大。

看看那些在城市里忙碌不休的年轻人,大多是以奋斗之名在透支身体健康和未来。

特别是那些创业者,30多岁,40多岁,就疲惫不堪甚至过劳死的也是屡见报道。

主持人白岩松说自己,「30岁时做减法,40岁很困惑,到了50岁很好奇」

而对许多年轻人和老年人而言,只是活着就很累了,根本就没有时间和心力去琢磨减法、困惑和好奇。

在这个世间,到处都有无可言说的悲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