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家:中国如何保持劳动力优势

 昵称7579 2006-08-24

美国的人口社会学家表示,中国应通过提升人力资本的水平和质量、建立和健全医疗保健、退休养老体系等措施来延缓因劳动力老化使中国经济可能会丧失目前的竞争优势。

*人口老龄化不一定会阻碍经济发展*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社会学教授、加州人口研究中心副主任康文林(Cameron Campbell )博士说,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寿命越来越长,劳动力人口日趋短缺,社会进入老龄化是必然趋势,但他并不认为人口老龄化势必会阻碍经济发展。

康文林说:“谈到人口老龄化,我并不认为这一趋势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障碍,因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富有,经济会更加多元化,不再过份依赖制造业,今后越来越多的职业需要有教育的人力资本,劳动力年轻已不再那么重要,办公室工作、服务业工作会越来越多,50到60岁以上的人照样可以工作。”

康文林说,虽然人口老龄化本身不会直接阻碍经济发展,但向老龄人口提供照顾,在未来老龄化社会将是一个问题。他说,中国将面临向老龄人口提供退休养老和医疗保障的艰巨挑战。

*报告:五十年后劳动力匮乏*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前出版的中国《人口与劳动力绿皮书》指出,中国30年前制定的一胎化生育政策使中国少出生了几亿人口,中国已经进入低生育水平的国家行列,人口增长率2004年下降到千分之6以下;另一方面,中国65岁以上的人口已经超过总人口的7%,中国在中国人均GDP刚超过1千美元、只占发达国家水平的很小比例的时候提前步入公认的老龄化社会。

这份报告说,中国人口增长率持续下降,50年后支撑中国未来快速发展的劳动力将出现匮乏,推动中国二十几年经济高速发展的劳动力优势可能会荡然无存。

*提升人力资本质量 健全退休养老体系*

康文林博士指出,即使没有出现老龄化问题,低工资、低技术的制造业劳动力供给也会随着人们不再愿意在工资低、工作环境差的地方就业而变得越来越缺乏,这一状况已经在广东等地出现;而且,中国不可能永远依靠廉价劳动力来推动经济的发展。

康文林教授说,解决中国所谓“未富先老”的人口和劳动力发展现状可以从提升人力资本的水平和质量、建立和健全退休养老体系等措施入手。

康文林说:“我认为有几种解决办法,有些措施中国已经开始实施,其中重要的一条是提升人力资本。通过改善教育可以让人们具备从事白领工作的能力,延长他们的工作年限,从而在他们开始进入老年时仍具有生产力;另一方面,着眼于长远,政府应出面建立提供老年人健康照顾和服务的机构,使老年人不再像传统的中国家庭那样过度依赖子女的照顾。”

康文林教授说,从长远来看,很多忧虑和担心可能有些夸张。康文林说,经济本身是灵活的、能适应的,如果能实施一些例如提高退休年龄、改善老年人的健康照顾让他们在老年时仍能继续工作的机制,就可以解决很多人口老龄化提出的挑战。

康文林教授说,中国不可能永远是制造业经济,服务等行业的发展未来会更加蓬勃,这不仅能创造更大的财富,也能解决老龄化导致的年轻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