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体里面有个圈,知道了就再不会被忽悠了

 逍遥老豆 2020-06-29

导语学医不读黄元御,五行生克迷踪趣。就是说黄元御对五行的理解是历代医家最透彻,最准确的。

【黄元御,名玉璐,字元御,一字坤载,号研农,别号玉楸子。清代著名医学家,尊经派的代表人物,他继承和发展了博大精深的祖国医学理论,对后世医家影响深远,被誉为“一代宗师”。】

你一个学医的人要是不读黄元御的书,你就搞不懂五行。

等会儿,五行是什么?

我们现在来普及中医知识,有个很大的障碍是它太抽象,很是不容易理解,阴阳啊,五行啊,经络啊,都不知道在说什么。

中医和中国古老的著作《易经》有着很深的关系,不过这部堪称中华文明总根的经典也有一个毛病。孔子评价说:其失者,贼。学了易经容易让人变得贼头贼脑的。后世两千年中不乏有这样一些神棍,穿个道袍子,拿个鹅毛扇,神神叨叨,装腔作势。不仅使“阴阳”、“五行”遭人误解,也连带使中医背上了“迷信”的恶名。

其实,你只要朴素一点去了解阴阳五行,把它们当成一些符号,就会发现,这些东西都很简单。

中医认为,人体中存在着一股“气”,你看中医书、听中医说话,不断地听到“阳气”、“元气”、“真阳”、“真元”等等,叫法不一样,都是这一个东西。这股气旺盛,人就活得健康,活得精彩;这股气衰弱,人就生病,衰弱到一定程度,人就会死

中医所研究的,说到最简化,就是阳气在脏腑、经络中运行的规律。人生病了,就是这个规律紊乱了,医生的工作,就是把紊乱的规律重新调理过来。所谓不同的病,只是紊乱的方式方向不同而已。

正常的规律应该是什么样?宗师黄元御把阴阳五行和五脏的关系画了个图,是一个圆圈。要说明的是,严格来讲这个圆圈不是黄元御的原创,《黄帝内经》和《伤寒论》里面都说的是这个意思,只不过黄元御把它整理出来,更形象化了而已。

注意,中医的五脏不是解剖上看到的脏器,而是一些符号,代表的是人体中的一些功能。五行在中医里,你可以认为它是五脏的另一个名字,它们代表的意义是完全一样的。

举例来说,这里的“心”,并不是我们看到的那个蹦蹦跳的心脏,而是一个符号。代表的内容,如果硬要用西医的系统来解释的话,中医的心更多的是代表神经系统,心脑血管也涉及一部分,但不全是。这个系统还可以用这个符号来表示,心就是火,火就是心,没有区别。

理解了这个,我们就可以来研究一下阳气的运行了。

对应肾,代表的是滋养。代表的是生长,在五脏中,肝主生发,所以属木。肾水属阴极,阴极阳生,阳气从肾开始生发出来,向上升,越升越温,生发的能力越强,就生成了肝木,这就是水生木。也就是说,肾水之气往上走,滋养肝木,木气才能发展,它发展的方向也是上升,跟树一样。

木气持续上升,越来越热,升到了顶部,就是心了。木生火,配五脏是心,在这里人的阳气达到了顶峰,“阳极阴生”,这时候阳气就开始收敛,越来越往下,越来越收敛,越来越凉,生成肺;肺金之气继续下降,积凉成寒,生成肾水。水再往上升,形成一个循环的圈

在这个圈中间,有一个枢纽,就是。土分胃土与脾土,胃土主生阴,主下降,火气之所以下降,就是胃土带动的;脾土生阳,主上升,水气之所以上升,就是脾土带动的。

五脏在这个圈上的位置,心在上,肾在下,肝在左,肺在右,这叫做四象,土在中间。四象还对应四季,肝对应春季,心对于夏季,肺代表秋季,肾代表冬季。有句话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你也可以把这个气机循环的过程看成自然界的水循环去理解。在肾的时候是液态的地下水,水向上运行滋润花草树木,成为树木的汁液,促使其生长,这就是肝,树汁蒸发变成水蒸气,凝聚成云,就是心火,心火是气态的水,水蒸气遇冷变成雨,就是肺,雨渗透到地下还原成地下水,还回到肾。

要注意的是,这些都是中医最基本的道理,如果你想了解中医,通过中医的方式保健养生,你就不要怀疑它,如果你现在看不懂也不要紧,记住就行了。

圆圈里掩藏的秘密

中医最核心的东西,管它是《黄帝内经》也好,是《伤寒论》也好,最基本的理论,都是这个圈。很多中医整天挂在嘴边的,似乎很高深的理论,在这个圈里面都能轻易找到。下面举个例子,你就会对这个圈有更深的了解。

中医讲究冬病夏治,夏病冬治,似乎很神奇:为什么秋冬季节易哮喘咳嗽,还容易犯关节炎、老寒腿一类的寒病?为什么夏天容易头晕目眩,食欲不振,免疫力低下,容易发生瘟疫?为什么冬天才犯的病,夏天却是最好的治疗时机?

夏天是心火占主导,在胃气的带动下,心火应该往下降,直降到秋天、冬天,降下来温暖肺金和肾水,使水不至于太寒。同样,冬天的时候肾水应该往上走,直达到春天、夏天,心火的位置,使得心火不至于过热,这是正常的循环,有个名目叫“水火既济”。

如果夏天的时候胃土不足,没有足够的力量带动心火往下走,导致肺和肾一味地寒凉,就出现了上面热下面寒的局面。口渴、眼睛通红、口舌生疮,可下面的腿还是凉的。各种这样的“寒病”,都是夏天种下的病根。

同样,如果冬天的时候肾气不足,没有足够的力量向上升,肝木得不到水的滋养,无法生长。阳气不升,没有木气也就生不出来火,所以夏天还有人手脚冰凉,头晕目眩。夏天的时候发病,根源却在冬天。

同样道理,上病下治,内病外治,这是针对根本治疗的法子。

春天的时候,阳气初发,非常脆弱,十分需要保护,这时必须要注意保暖,阳气才能顺利生发,顺利向上转,这时候的人就爱上火,但如果这时候冻着了,伤了阳气,就容易造成阳虚。秋天的时候,虽然天冷了,但阳气的余威还在,这时候如果穿得太多,阳气散发不出来,很容易往上逆转,这叫虚火上升,最伤肺气,所以秋天感冒咳嗽的特别多。

这就是“春捂秋冻”的道理

可惜现在的人不明白这个道理,大冬天吃西瓜穿裙子,夏天吹空调吃冷饮,只图一时痛快,不加节制,阴阳失调,造成疾病。家里有孩子的,更是怕冻着怕热着,捂得太严,吃得不按时令,更有甚者,补钙、补维生素、乱吃保健品,弄得孩子越补越虚,身子越来越弱,从小就落得七痨八伤,三天两头生病,都是当爹妈的害的。

前几年的时候,在糖尿病人群中,非常流行以苦瓜为主要成分的保健品,许多人常年吃。真是祸害无穷。要知道糖尿病在这个圈里面,是属于阳虚水寒的病,而苦瓜是大寒的食物,虽然它有一定的降糖的作用,但苦瓜会助长寒气,抑制肝气生发。所以,长期吃这些产品的人阳气越来越虚,肝木之气不能生发,心火不旺,最后都发生心脑血管方面的并发症。

类似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最悲哀的是,不光是患者自己不知道这些道理,连医生也不明白,明明是胃土不降,导致火不往下走,却不懂得调理脾胃,一味地泻火,最后泄得土寒水湿,病越治越重,连一个口腔溃疡都会迁延十多年甚至几十年都治不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