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暮气太重已成家电厂商的新顽疾

 家电圈观察 2020-07-01


暮气太重,朝气不足,正是这两年来中国家电产业遭遇的最大顽疾,也是中国家电产业突破天花板、寻求新动能过程中,必须要突破的困局。

当前,家电产业暮气的出现并形成,主要是时间的沉淀带来的财富累积,令很多先富裕起来的一帮家电人、家电企业,面对时代的变迁和产业的更迭,已经没有创业初期的激情、拼劲和朝气。也很难单纯依靠企业内部的危机感、压力感,来激活新一轮发展的朝气。

首先,在经历30多年的快速发展和扩张后,特别是野蛮式扩张、蒙眼式奔跑,以及在人口红利,政策红利、产业红利等一系列利好的拉动下,让很多家电企业和家电人形成了“赚钱太容易、发财很简单”意识,导致家电产业火了并带富了一帮人。

先富裕起来的这帮家电企业,目前单从时间上看,普遍都有20、30年,有的甚至40多年的沉淀,拥有很强的思维惯性和操作套路,逐步对家电这个常用消费品领域失去兴趣和兴奋点。有的企业很早就开始在家电之外进行多元化的布局,像房地产、金融、新能源汽车、健康医疗、新能源等热门行业,多是家电企业多元化追求的方向和目标。

如果从家电人的从业经历来看,当前家电企业的掌门人、一把手,都是从当年家电一线市场业务员、销售员岗位上成长起来的,目前普遍都是60后、70后为主,而整个家电产品的消费群体年龄则从80后、85后、90后快速扩张,整体呈现:60后的企业掌门人服务80、90后的消费者,无疑中间的代沟和差距是很明显的。

其次,对于所有产业来说,产业、企业和团队朝气的出现并激活,注定不只是靠内部的危机感和紧张感,还有外部的压迫感和冲击力。过去几年来,很多互联网企业、IT企业、创新企业纷纷跨界进军家电行业,带来的不只是在市场上抢蛋糕,还给很多传统企业更多的压力力。特别是在彩电领域,很多传统企业不得不寻找参与市场竞争的新手段、与用户交互的新方式。

过去几年,面对时代浪潮带来的跨界冲击,有的家电厂商成功将压力转化成参与市场竞争的动力,以及破解时代更迭的创造力,比如海尔、美的、海信等;有的家电企业却被互联网浪潮冲击的七零八落,迷失在未来的自我方向中,比如创维、康佳等;有的家电则直接被时代的浪潮所淘汰和衰落,比如春兰、国美等;

再者,如何在暮气沉沉的家电产业,找到蓬勃的朝气,避免企业还活着,但前行的路道突然没了。这是过去几年以来,一大批巨头型、寡头型企业苦苦追寻和探索的道路。其中最具代表性,就是家电制造企业海尔、美的,以及家电零售企业苏宁、国美;

海尔、美的一边在夯实家电在互联网时代的新竞争力,另一边又在寻找新的路道和动能;苏宁全面拥抱互联网,积极拓展家电之外的零售版图和边界,而国美则坚持家电零售不动摇,寻找线下实体店的新竞争力。目前来看,还都是进行时。

一只鸡蛋,从外面打破,是毁灭;从里面打破,是新生。那么,对于当前的中国家电产业来说,相关家电厂商的朝气重构,既无法简单的从内部破局,又不能只是依靠外部的冲击,必须要在内外的双重压力之下,构建新的发展动力!

====

家电圈:中国家电覆盖面广阔、内容专业、观点鲜明的价值分享平台。文章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