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咏平声韵到底,元门从此为君开

 karlinms 2021-03-02

上卷
 第三十七回 节:

【原文】

探春道:“只是原系我起的意,我须得先作个东道主人,方不负我这

李纨道:“既这样说,明日你就先开一社如何?"

探春道:明日不如今日,此刻就很好.你就出题,菱洲限韵,藕榭监场。

迎春道:“依我说,也不必随一人出题限韵,竟是拈阄公道

李纨道:“方才我来时,看见他们抬进两盆白海棠来,倒是好花.你们何不就起他来?"

迎春道:“都还未赏,先倒作诗。”

宝钗道:“不过是白海棠,又何必定要见了才作.古人的诗赋,也不过都是寄兴写情耳.若都是等见了作,如今也没这些诗了。

迎春道:“既如此,待我限韵。”说着,走到书架前抽出一本诗来,随手一揭,这首竟是一首七言律,递与众人看了,都该作七言

迎春掩了诗,又向一个小丫头道:“你随口说一个字来。

那丫头正倚门立着,便说了个""

迎春笑道:“就是门字韵,`十三元'了.头一个韵定要这`'字。”说着,又要了韵牌匣子过来,抽出"十三元"一屉,又命那小丫头随手拿四块.那丫头便拿了"盆”“魂”“痕”“昏"四块来.

宝玉道:“这`'`'两个字不大好作呢!”

待书一样预备下四份纸笔,便都悄然各自思索起来

【端木持易见解】

1

人类生存,需要两个东西,那就是语言和文字。

为啥需要这两个东西呢?

因为人类需要作为一个类而存在,即群居。群居生活,我们也称之为社会。在这个群居社会里,大家分工与协作,以完成个人所不能,以战胜一切自然和社会的各种困难,保证个人和群体都得到利益的最大化。

没有语言和文字,就不能构成社会,也不可能分工和协作,人类也就完蛋了。

语言和文字,传递着什么内容呢?主要是思想和情感。思想是理性的,情感是感性的。谁重要呢?这里有两种极端,一个是唯理论,唯理论只承认理性认识可靠, 否认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另一个是经验论,经验论只承认感性认识可靠, 否认感性认识有待于升华成理性认识。

排除了两个极端,感性和理性的辩证关系又是什么呢?

首先, 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离开了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就会成为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坚持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这是坚持认识论中的唯物主义。

其次, 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升华, 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只能解决对现象的认识的问题, 理性认识才能解决对本质的认识的问题。坚持感性认识发展成为理性认识, 这是坚持认识论中的辩证法。

再次,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世界上没有纯粹的感性认识, 往往感性之中有理性;世界上也没有纯粹的理性认识, 往往理性之中有感性。

一句话概括,就是感性和理性是对立又统一,相互转化,又相互促进的关系。

理解了以上这些话,我们就可以把感性和理性,思想和情感,都统一在不断追求真善美的认识过程之中

在这个过程中,对事物的认识越来越深刻,认识的表达形式也会越来越完美。

语言和文字就是认识的诸多表达形式中最重要的两种。就像文字,从甲骨文一路演化,最后形成楷行草等书法,表达形式上升到了美的更高境界;而语言呢?从咿咿呀呀,一路调整,最后形成了富有韵律的音乐和诗词,表达形式也就非常美好了。文字写的好,用眼看,美;语言说的好,用耳听,美。这种不断完善,不断美化的过程,就是文字和语言的发展过程。

但无论文字和语言怎么发达,文字如何好看,语言如何好听,都不能脱离了他们的本质,那就是它们的工具性,作为信息的传递工具,它们是需要传递具体内容的,是需要让传递的信息不失“真”的。不仅不能失真,而且是需要更好的写“真”,说“真”,表“真”,达“真”。

如果没有内容,没有信息,没有“真实”,只是形式,只是空洞,只是“虚假”,那么,文字和语言就失去了意义,再漂亮的书法,再动听的韵律,又有什么意义呢?

一句话理性和感性都重要,思想和情感都重要,文字和语言都重要。

2

今天,我们重点讲语言的“韵律”。

什么叫韵?

韵就是和谐悦耳的声音。是区别于不好听的,不和谐的声音。

什么叫律?

律是我国古代审定乐音高低的标准,如五律,七律,十二律等。

让文字的阅读和歌唱达到和谐悦耳的程度,就是韵律的运用。

声音有三个主要元素,音调、音量、音色。音调就是声音发声的频率高低,音调从高到低顺序分别是CDEFGAB,也有用1234567来表示的;音量是声音的轻重强弱;音色是跟发声的声带本身性质有关,不同的人音色不同,不同的乐器音色不同。这是音乐上对声音的认识和处理。

在诗歌领域呢?对声音的处理,需要用到音韵学了。音韵学也称声韵学,它是研究古代汉语各个历史时期声、韵、调系统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传统学问。所谓声,就是声母;韵就是韵母;所谓调就是一平二升三去四入类似的音调,类比音乐的音量,但也略有不同。古代有“平、上、去、入”四个声调,现代则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声。声、韵、调是一直变化的,不同语系也各有不同,大家要晓得。

诗歌怎么来写,才具有美感?才阅读起来好听,悦耳呢?

不同的国家、民族,也各有不同。

日本的诗歌,是按照音节数量排的,啥叫音节?音节是语音中最自然的结构单位,确切地说,音节是音位组合构成的最小的语音结构单位;有一个或几个音素按一定规律组合而 成。汉语中一个汉字就是一个音节,每个音节由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部分。日语的诗歌,讲究的是音节的数量,四句分别是5575,每句只要音节数量对了就行,不需要管韵的问题。可以称之为押音节数。朝鲜早期的乡歌也是如此。

英国的诗歌七八成押韵,法国的只有不到一般押韵,这些印欧语系的诗歌,更注重的是轻重音的变化组合。因为他们是重音语言,有重音没声调。所以他们的诗歌,讲究重音的排列,重、轻、重、轻,或者重、轻、轻、重、轻、轻,您可能马上联想到国标舞三步、四步了吧,那就对了。这姑且可叫押重音。轻重只有两个调,咱们一般是四个调,比他们先进多了。

苗瑶、藏缅、壮侗语族的很多语言,他们的诗歌是押声调的。比如第一句每个字音的声调分别是1调、2调、8调、4调、5调,那么下面一连串的诗句的声调都必须是1调、2调、8调、4调、5调,而押不押韵根本无所谓。这叫做押调。这里的调大概是说,把平、上、去、入四个声调再分阴阳,就有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阳入等8个调了。汉语语族语言有310个声调,苗瑶语族有412个声调,壮侗语族有610个声调。

还有押声母的诗歌,就是每句的第一个字音的声母都一样,蒙古语诗歌就是这样。

最后说押韵的,即使是押韵,也有押头韵、腰韵、尾韵之分。押头韵就是诗句的第一个字音要押韵。押腰韵就是诗句的中间那个字音要押韵,比如很多满语诗歌就是押腰韵的。我们汉语的诗歌,是押尾韵的,即:诗句的最后一个字押韵

你们看,押音节数、押重音、押声调、押声母、押韵母(押韵头、押韵腰、押韵尾),你看,粗略的就有这么多种。这大概主要是和不同国家语言发音的不同有很大关系。

那为什么咱们要选择押(尾)韵?

我们汉语的诗,叫做“诗歌”,因为那些诗本来都是可歌可唱的。所以这事要从音乐说起。在音乐上,有“主音”的说法,就是歌曲结束的那个音,或者说歌曲结束时主要的那个音。主音代表原点,所以回到主音,就代表一个段落的结束。主音就是结束的意思,这是人类心理的习惯。既然主音表示结束,那么,当音乐的旋律的音高回到了主音的时候,就产生了结束感,但是歌词的音质如果不回来,结束感是不是将大打折扣?音乐和歌词就不匹配了。

这个时候,如果歌词(就是咱们的诗歌)的尾巴上使用“押韵”,通过对韵的发音的夸张、慢化、加强,就达到了诗与歌的完美协调。通过韵的这种调整,不仅和音乐完美匹配起来,而且对诗的意境本身也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韵字会特别长,韵的声音意义又会被强化和放大,所以押什么韵,对于诗歌涵义是有密切的关系的。不同的韵有不同的情绪色彩,吟诵起来感觉会很不一样。韵的声音意义和诗的字面意义相结合,会给诗歌带来无限的意义空间,是为“言外之意”。

3

韵的阅读,涉及到声调,我们古代是四个声调,分为:平、上、去、入,在写诗的时候,又简化为平仄两个,指平直,指曲折,除了平声,其余三种声调有高低的变化,故统称为仄声。

我国古代把绝大部分的字按韵进行归纳,不同朝代都做了这件事儿,隋朝有《切韵》,分193韵:平声54韵,上声51韵,去声56韵,入声32韵。

唐朝修订,产生了《唐韵》,共有195韵,分类跟隋朝的没大变化;

北宋真宗时期,继续修订,产生了《广韵》,分206韵,包括平声 57韵(上平声28韵,下平声29韵);上声55韵;去声60韵;入声34韵。

宋仁宗时候,又搞了一个《集韵》,《集韵》分韵的数目和《广韵》全同,《集韵》号称共收53525字,比《广韵》多收了27331字,一度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收字最多的字书。

大约南宋和金朝时期,金国江北平水(今山西临汾)人刘渊搞了一部《壬子新刊礼部韵略》,107韵。公元1223年,金过平水书籍(即山西平水地方管理图书印刷的官员)王文郁作《新刊韵略》,将格律诗用字分为106韵。简称“平水韵”,从此,明清以后的学子都用这个韵。

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到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期间编辑成书的《佩文诗韵》,延用了平水韵,《佩文诗韵》分平上去入四声(平声分上下),共10610235字。清朝将《佩文诗韵》是清代科举用的官方韵书,士子进考场作试帖诗,必须遵守这部标准韵书的规定。

注意啦,从历史中梳理清楚,大家要注意,平水韵是金国人创造,清朝当做标准用书。这是不懂历史,无法知晓的。

这里不得不说两部书,《声律启蒙》《笠翁对韵》《声律启蒙》是康熙年间的车万育(1632~1705年)编写,《笠翁对韵》早一点,是明末清初的李渔( 1611 1680 )编写,李渔字笠鸿,号笠翁,书名因此而得。

这两本书的目录不是随随便便来的。它们的目录是按照《平水韵》的顺序编写,《平水韵》中的平声韵一共三十部 而这两部书,就只保留了平声30个韵部。注意啊,从《集韵》206韵,削减到《平水韵》106韵,再到《声律启蒙》这样的著作,只剩下30韵了。平上去入,也只剩下“平”了。

《康熙字典》前面载有一首歌诀,名为《分四声法》: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这种叙述虽然不够十分科学,但是它也我们知道了古代四声的大概。那就是声调可以本来是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的。平道,高呼,哀怨,急收,到了《声律启蒙》,就只剩下“平道”了。

恩,他们以为,一平天下之声,天下从此好像终于“平”了。

4

人长一张嘴,除了吃饭就是说话。

动物也一样,除了吃饭就是叫唤,当然咱们主要是无法理解人家,所以才说人家那是“叫唤”,如果能理解,大约也可以称之为鸟语鱼言了。

凡是动物,因为有嘴,又能发声,总是一种本能,总是有其目的和意义,或为生存而吃饭,或为求偶而发情。人稍微高级一些,除了生存和求偶,还有思想,有精神,有志向等等,所以,用嘴的地方多一些,话就需要多一些。

所以,人就发明了诗词歌赋这些形式,来记载、传递、表达种种想说的话,想表达感情和思想。

诗大约是最早的文学形式了。

诗什么意思恩?

《说文》:志也。

《释名》:之也,志之所之也。

《书·舜典》:诗言志。

《传》:心之所之谓之志。心有所之,必形于言,故曰“诗言志”。

《诗·国风·关雎序》: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前汉·艺文志》:诵其言,谓之诗。

《旧唐书·经籍志》:诗以纪兴衰诵欢。

诸位且看,心有所向,必形于言;情有所感,必发为诗;繁兴的时候歌诵,衰落的时候哀叹,这就到了思想的层面了。志向、情感、思想,都需要表达,所以需要诗。当然,也需要词歌赋等等形式。

诗词歌赋的目的我们知道了,这是其本质。剩下的就是如何表达的问题了。

如何表达呢?

一开始是自由的,说清楚就行;文字或者一个,或者两个,或者三眼两语,或者四六长短句,没有定死;慢慢的就开始定死了。五言律诗,六言律诗,七言律诗等,比如七言律诗,它就要求格律严密,诗句字数整齐划一,由八句组成,每句七个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分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中间两联要求对仗,押韵严格,全篇四韵或五韵,一般逢偶数句押韵,即第二、四、六、八句最后的一个字要同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一韵到底,中间不换韵。讲究平仄,只有四种基本格式。

注意,通常押平声”,就是说,末尾必以“平”。这一点五言律诗也是一样,只能押平声韵。

这就是他们规定的所谓韵律——只能“平声”。

诸位可以看到,不仅给你各种形式的限制,框架给你定好,还都必须以“平”收尾结束。即情感基调也给你定好。

所以,诗就这样被搞死了。

心电图大家或许看到过,那是波动的,只有人死了,心电图才是一条线,平了。

恩,对于统治者而言,诗词歌赋,就是要达到这个“平”“一”“静”“死”的目的,这就叫“杀人诛心”。

5

既然一切都已经定好——文体定好,格律定好,声韵也给你定好,那么,还怎么玩耍?还怎么“寄兴写情”呢?

剩下的恐怕只有一个字了,那就是“咏”。

你们看,现在是不是就只剩下“咏”字了?

我跟诸位说,这个社会和过去没区别,只能“咏”,你也只需要“咏”,咏好了,你也就飞黄腾达了。假如有人问我,天下何字可以概括这个世界?我看啊,就这个“咏”字,把世界就说完了。

如果说世界有一个门,你入了这个门,就掉进它的盆里了。掉进去你就出不来了。只能“一咏到底”。掉进这个盆里,你的魂就没了,只有泪痕,只有黄昏了。

明白这点,才能真正体会到宝玉“这`'`'两个字不大好作呢!”

是啊,入门掉盆,那还能好了啊?这就是门盆魂痕昏的真正意思啊!

迎春说“门字韵,十三元了”什么意思呢?我跟诸位说,这“十三元”就是讲的《声律启蒙》中的上卷目录中的第十三元,其中这些字,都是元门的韵字:“元原源沅鼋园袁猿垣烦蕃樊喧萱暄冤言轩藩媛援辕番繁翻幡璠鸳鹓蜿湲爰掀燔圈谖浑温孙尊存敦墩炖暾蹲豚村屯囤奔论昏痕根恩吞荪扪昆鲲坤仑婚阍髡馄喷狲饨臀跟瘟飧棔

为啥抽这个“元门”韵?

因为近代词章家和朋友诗则曰原韵,和御制诗则曰元韵。盖取元音之元,以示尊崇。想到这里,鄙人也即兴来一首:

元门是个盆,误入即失魂,当朝已黄昏,人去不留痕。

这个“十三元”故事还有很多,先说怎么来的,话说在早在隋末陆法言编纂《切韵》时,“元”韵虽然在南方语音中与“魂”、“痕”同韵,但在北方语音中接近“山”音,因而将其独立为一个韵部。《广韵》206个韵部中,继承了这种分立的体系。唐宋时期,魂、痕、元三韵既可分押,也可“同用”,只不过“同用”的诗歌,可能在南方人那里就容易押韵,到北方人嘴里,可能就不押韵了。

到了金朝刘渊搞《平水韵》的时候,它就将这个《广韵》206个韵部中的一些可以同用韵部合并,形成平水韵系统,魂、痕、元三韵合并为韵,这就导致语音上存在差异、可以同用而非必须同用的韵字,被强行扭合进一个韵部,到了清代,更被规定为科场上必须遵循的官韵。要死记硬背这些感觉上不像同一韵部的韵字,决非易事,而且这些韵字又极易和其他真、寒、删、先、覃、盐、咸等韵部的韵字混淆已与口语严重脱节的诗韵成了诗人脖子上的一副沉重枷锁,科举则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金人强迫南北合用一套系统,导致了该死的十三元成为笑话。这大约是作者心内不满的另一种表达吧!

话说有一个叫高心夔的汉人,肃顺亲王很看好他,想招到门下。咸丰九年(1859)己未科,高心夔通过会试,肃顺许诺帮其中状元,谁料复试环节出了问题:五言八韵诗题为《柳暗花明又一村》得“村”字,也就是限押“村”字所在的“十三元”韵,结果高诗误用“十四寒”中的韵字,因“出韵”而被置于四等,罚停殿试一科。

次年(庚申年)咸丰帝三十岁的时候,特行万寿恩科高心夔,再次参加殿试,名列二甲第15名。清代殿试发榜后,于保和殿举行进士朝考,选拔优异者进入翰林院学习,期满留馆者成为翰林,能够方便地踏上仕途升迁的捷径。肃顺神通广大,于考前一日为其探得诗题为《纱窗宿斗牛》,出自唐人孙逖的《夜宿云门寺阁》一诗,限用字韵

次日高心夔入场,果是此题,一挥而就,胜算在握,出来就找肃顺报喜。肃顺接过诗稿一看,连连顿足捶胸,他妈的高心夔,这下完了。原来字也在十三元高心夔写的诗中,有八个韵脚字除了字外,全都押到十一真韵。

下,高心夔又列四等。同为肃顺门客而科场失利的王闿运幸灾乐祸,戏赠他一幅对仗工整的联语:平生双四等,该死十三元。

保和殿(清代殿试之处)清代科场试帖诗用韵必须严格遵循《佩文诗韵》,出韵绝对是一票否决硬伤我想,曹雪芹以前,肯定有不少这样的高心夔;曹雪芹以后,也不知道有多少高心夔,都是死在这个“十三元”上面了。

“十三元”是不是该死啊?

这诗韵,是不是该死呢?

这《平水韵》是不是该死呢?

这律诗的格,是不是该死呢?

这律诗的末字一律平声韵的规定,是不是该死呢?

这该死的科举是不是该死呢?

这该死的御制体系,是不是该死呢?

咱们笑看前朝,但回头看看现状,咱们的考试制度,又何尝不是那该死的“十三元”呢?

大家看完,“悄然的各自思索”去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