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歌写作——第二章 诗歌格律

 秋雨书轩 2019-03-07

                                    第二章  诗歌格律

第一节 古代诗歌格律

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但在体裁上分不外乎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类。因古体诗不讲究对仗、用韵、平仄等,故这里的格律是指近体诗的格律。

一、诗的格律

㈠律诗格律律诗格律要求非常严格,篇有定句(除排律外)、句有定字、字有定声、韵有定位(押韵位置固定)、联有定对(中间两联必须对仗)。常见的有五律和七律。

1.结构形式。律诗在字句数、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

篇有定句。每首限定八句(超过8句即10句以上的,称排律或长律)。

  句有定字。五言(五律),每句5字,共40字;七言(七律),每句7字,共56字。

字有定音。每句的句式和字的平仄声调讲究粘和对;分仄起、平起两式。

韵有定位。律诗通常押平声韵,押韵位置固定,而且全首通押一韵,中间不得换韵。五律,以首句不入韵为正例,入韵为变例;七律,以首句入韵为正例,不入韵为变例。

联有定对。通常一首八句的律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习惯上称:

第一联[第12句]为首联(或起联);

第二联[第34句]为颔联hàn:下巴);

第三联[第56句]为颈联;           

第四联[第78句]为尾联(或结联)——结句。

每首的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习惯是对仗句。每首中对仗联可以多到三联、也可以少到一联,这是律诗的重要特点。排律除首尾两联不对外,中间各联必须上下句对仗。

律诗的容量比绝句增加了一倍,所以可写更多的事或景,抒发更多更细致的情感。它散中有整,常中有变,对仗工整,内容充实。五律,简短、朴直、有力;七律,畅达、悠扬、纡徐。

2.平仄声调。平仄是字音声调的区别,声调指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

汉语中的平仄。四声是汉语的四种声调,最先发现并运用声调的是南朝的沈约,他把四声调分为平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四类:

①古代汉语中的平仄。四声声调分: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平,指平声(阴平、阳平);仄,指上、去、入三声(仄,本意是不平)。

②现代汉语中的平仄。四声声调为: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上声(第三声)、去声(第四声)。平,指阴平、阳平;仄,指上声、去声。

[附]古、现代汉语平仄声调对照表

古代汉语

现代汉语

举例

特 点

平声

平调(较长)

阴平

第一声

平声平道莫低昂

(阴平、阳平)

阳平

第二声

上声

升调(较短)

上声

第三声

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

降调(较短)

去声

第四声

去声分明哀远道

入声

短调(较短)

——

入声短促急收藏

古诗中的平仄。平仄格律的建立是从永明年间的沈约到初唐的沈俭期、宋之问,这个过程大概有两百年(永明体的出现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诗人们寻求诗歌的音乐美已经取得重大进展;从永明体到近体诗又是一大进步)。平仄的格律配上神韵和对偶的格律,再固定每首诗的句数、字数,就形成了律诗、绝句等近体诗。

①音节的组合——节奏。汉语是单音节字,一个字为一个音节(一字一音)。律诗每句的音节是固定的,五言诗五个音节一句,七言诗七个音节一句。而一句诗中的几个音节并不是孤立的,一般是两个两个地组合在一起,形成顿和逗:  

A.(音组或音步)。是阅读或朗诵一行诗时语音的暂时停顿顿不一定是声音停顿的地方,通常吟诵倒需要拖长。顿的划分既要考虑音节的整齐和顾意义的完整):

五言三顿,每顿的音节是:二二一或二一二;

七言四顿,每顿的音节是:二二二一或二二一二。

[例]杜甫《绝句》:

(五言):迟日江山丽,春风花鸟。(二二一)

泥融燕子,沙暖鸳鸯。(二一二)

(七言):两个黄鹂翠柳,一行白鹭青天。(二二一二)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二二二一)

B.。就是一句之中最显著的那个顿。中国古、近体诗建立诗句的基本规则,就是一句诗必须有一个逗,这个逗把诗句分成前后两半,其音节分配是:

五言,二三;

七言,四三。

[例]杜甫《绝句》:

(五言):迟日‖江山丽,春风‖花鸟香。(二三)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二三)

(七言):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四三)。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四三)。

——这是中国诗歌在形式上的一条规律,既“半逗律”。半逗律是中国诗行基于自己的语言特征所遵循的基本规律,也是中国诗歌民族形式上的普遍特征。为什么有的句子凑成了五、七言却不象诗?就因为音节的组合不符合这条规律;为什么六言诗始终未能成为主要形式?就因为二二二的这种音节组会无法形成半逗,不合乎中国诗歌节奏的习惯;为什么四言诗节奏比较呆板,五七言则显得活泼?就在于四言诗逗的前后各有两个音节,均等的切分,没有变出;五、七言诗逗的前后相差一个音节,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读起来就觉得活泼。五言二三、七言四三,这是构成诗句的基本格律,符合了这条格律就好像为一座建筑物树起了柱子,至于其他格律,如平仄、对仗,不过是在这柱子上增加的装饰而已。

②平仄的搭配——音调。因为平声没有升降、较长,而其他三声有升降(入声是微升或微降)、较短,这样它们就形成了平、仄两大类型,让这两类声调在诗词中交错着就能使声调多样化,而不至于单调。平仄律的主要作用是造成音调的和谐优美。诗词通过字音微妙多变的对比(平仄交错),可以增强抑扬顿挫效果,形成汉语的音乐美。古人所谓的“声调铿锵”,虽然有许多讲究,但是平仄谐和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平仄在诗词中交错的方式(平仄律)概括为两句话(以毛主席《长征》诗的第五、六句为例):

A.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平平|仄仄|平平|仄(金沙|水拍|云崖|暖),

B.平仄在对句中是对立的:仄仄|平平|仄仄|平(大渡|桥横|铁索|寒)。

以上两句:就本句来说,(平起句)平平后面跟着的是仄仄,仄仄后面跟着的是平平,最后一个又是仄;(仄起句)仄仄后面跟着的是平平,平平后面跟着的是仄仄,最后一个又是平。——这就是交替;就对句来说,“金沙”对“大渡”,是平平对仄仄;“水拍”对“桥横”,是仄仄对平平;“云崖”对“铁索”,是平平对仄仄;“暖”对“寒”,是仄对平。——这就是对立。

3.基本句型汉语虽有四声,但在近体诗中并不需要象词、曲那样分辨四声,只要粗分成平仄两声即可。要造成声调上的抑扬顿挫,就要交替使用平声和仄声。汉语基本上是以两个音节为一个节奏单位的,重音落在后面的音节上。以两个音节为单位让平仄交错,就构成了近体诗基本句型。律诗句型的平仄有一个规律:逢双必反。第四字的平仄和第二字相反,第六字又与第四字相反,如此反复就形成了节奏感。但是逢单却可反可不反,这是因为重音落在双数音节上,单数音节相比而言就显得不重要了。事实上,写诗时很难做到每一句都完全符合基本句型,特别是八句乃至更长的律诗几乎不可能。如何变通呢?那就要牺牲掉不太重要的单数字,而保住比较重要的双数字和最重要的最后一字。因此就有了口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就是说第一、三、五(仅指七言)字的平仄可以灵活处理,而第二、四、六以及最后一字的平仄则必须严格遵守(当然这也不完全准确,在特殊情况下一、三、五必须论,在特定的句型中二、四、六也未必分明——后面讲)律诗的基本句型是:

五言诗的四种基本句型(以首句之不同)

  ①平起平收:平平仄仄平

  ②仄起仄收:仄仄平平仄

  ③平起仄收:平平平仄仄

  ④仄起平收:仄仄仄平平

  上述①②两种句型,首尾平仄相同,即平起平收、仄起仄收;③④两种句型,首尾平仄不同,既平起仄收、仄起平收(把①②最后一字移到前面去而形成的)。

所谓“平起平收”、“仄起仄收”、“平起仄收”、“仄起平收”是指首句而言(下同)。但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一不论”),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二分明”)   

五言诗首句以不入韵为常见。

七言诗的四种基本句型(在五言诗的前面加一个节奏单位):

  ①仄起平收:仄仄平平仄仄平

  ②平起仄收:平平仄仄平平仄

  ③仄起仄收:仄仄平平平仄仄

  ④平起平收:平平仄仄仄平平

七言诗首句以入韵为常见。

排律句型根据粘对规律,还可十句、十二句…无限加上去,而成为排律。

4.粘对。怎样由近体诗的基本句型组成一首诗呢?近体诗的句子是以两句(一联)为一个单位的,同一联的上下句称为对句,上联的下句和下联的上句称为邻句。它们的构成规则是:对句相对,邻句相粘。

对句相对。一联中上下两句的平仄刚好相反。如:

[例1]上句 是:仄仄平平仄     [例2]上句 是:平平平仄仄

下句就是平平仄仄平           下句就是仄仄仄平平

  除了第一联,其它各联的:上句,不能押韵,必须以仄声收尾;下句,一定要押韵,必须以平声收尾。所以近体诗:五言的对句除了第一联,只有这两种形式(七言的与此相似)。

①第一联,上句如果不押韵,下句跟其它各联没有差别。

②第一联,上句如果押韵(平声收尾),下句就没法完全相对,只能头对尾不对,其形式也不外两种:

A.平起:平平仄仄平          B.仄起: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邻句相粘。相粘的意思本来是指邻句的平仄相同,但由于是用以仄声结尾的奇数句来粘以平声结尾的偶数句,就只能做到头粘尾不粘。如:

上联 是: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下联就是: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下一联的上句要跟上一联的下句相粘,就必须以平声开头,但又必须以仄声收尾,既“头粘尾不粘”。唐诗邻句必须相粘(唐以前的齐梁体律诗只讲相对,不知相粘)的原因就是为了变化句型。如果对句相对,邻句也相对,从头到尾就只是两种句型不断地重复,显得单调。但粘对也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也是遵循“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规则,一首近体诗是否遵循粘对,一般看其偶数字和最后一字即可。

如果对句不对,叫失对;如果邻句不粘,叫失粘。失对和失粘都是近体诗的大忌,相比而言失对要比失粘严重。粘的规则确定得比较晚,在初诗中还经常能见到失粘的现象。但有一种情况,是为了表达的需要而不顾格律。比如杜甫《白帝》中的前四句:

  中云出门,

  白城下雨翻盆。

  高急峡雷霆斗,

古木苍藤日月昏。

——第二句的第二字本来应该用平声却用了仄声字“帝”,既跟第一句失对又跟第三句失粘,但这是有意要重复使用“白帝城”造成排比,所以只好牺牲格律了。

5.ào。近体诗的几种基本格式有一个规律:在一联之中,平声字和仄声字的总数相等。如果我们在“一三五”这些可灵活处理的地方,该用平声字而用了仄声字(或该用仄而用了平声字),那么往往就要在本句或对句适当的地方把仄声字改用平声字(或把平改用仄声字),以保持一联之中平、仄数量的平衡。也就是说,先用了拗(不合律)后再救一下,合起来就叫拗救。拗救分为:

本句自救(孤平的补救)。如果在“一三五”这些可灵活处理的地方,该用平而用了仄声字或该用仄而用了平声字,那么往往就要在本句适当的地方把仄声字改用平声字或把平声字改用仄声字,以保持一联之中平、仄数量的平衡。

对句补救如在五言“仄仄平平仄”第三字用了仄声,往往就在对句的第三字变用平声来补救,也就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变成了“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七言的与此相似)。如:

[例1]杜甫《天末怀李白》中的颔联

鸿雁几时到,

江湖秋水多。

——第三句第3字“几”该平而仄,第四句就把第3字“秋”改成了平声。

[例2]第一字诗人也喜欢救一下。如杜甫《春夜喜雨》中的尾联: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第七句第1字“晓”该平而用了仄声“,第八句第1字“花”就改用了平声补救。

本句自救和对句补救混用。一首诗中,同时有本句自救也有对句补救。

拗而未救(星)。在“一三五”位置上拗而未救也很常见。如杜甫《登高》中的首联(全诗见第五章第二节四4古代诗歌意境类型-苍凉沉郁,感慨深沉)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第二句的“沙”救了“渚”,“渚”又救了第一句的“风”,但第一句的“猿”就未救。象这样拗而未救,破坏了一联之中平仄数量的平衡,但是这是发生在“一三五”的位置上,只要不出现孤平或三平调,就是可以容忍的,确切地说不能算拗,如果出现在“二四六”的位置上,那才是真正的拗。

特殊的律句。有一种拗句,在唐诗中用得相当多。如杜甫《天末怀李白》第一联中的第一句:“凉风起天末”——本该是“平平平仄仄”,却写成了“平平仄平仄”,第二、四字都用平声,违反了逢双必反的规律(在七言中,就是把“仄仄平平平仄仄”写成“仄仄平平仄平仄”)。由于这种句型用得实在太多(经常用在第七句),几乎和常规句型一样常见,我们只好不把它算成拗句,而当成一种特殊的律句。诗人们之所以喜欢用这种特殊句型,可能是因为常规句型“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中有三个平声,虽然不在句尾不算三平调,读起来还是有点别扭,所以干脆变一变。值得注意的是,在用这种句型时,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须是平声,不能不论。

6.对仗。用结构、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上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上看,意义集中而含蓄。律诗的四联,按照规定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绝句的两联可对可不对;排律的首联可对可不对,中间各联都必须对仗,最后一联不对,以便结束。对仗的特点是:

句法要相同。如杜甫《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这是首、颔、颈都对仗。首联第一句没有谓语,第二句也用无谓语句式相对;颔联上句的句式是“主谓定宾状”,下句也用相同的句式相对;颈联用的也是相同的句式。

词性要相对。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对形、副对副、代对代、虚对词。要对得工整,还必须用词义上属于同一类型的词(主要是名词)来相对,如天文对天文、地理对地理、数目对数目、方位对方位、颜色对颜色、时令对时令、器物对器物、人事对人事、生物对生物等等,但不能是同义词。如:

①工对。杜甫《旅夜书怀》中的颔联(全诗见⑴句法要相同):

——“星”对“月”是天文对,“野”对“江”是地理对,而“垂”对“涌”,“平”对“大”,“阔”对“流”,都是在词义上属于相同类型的词相对。这样的对仗,叫做工对。

②借对。借用了同音字形成工对,叫做借对。如杜甫《野望》中的首联:

西山白雪三城戍,

南浦清江万里桥。

——“西”对“南”是方位对,“山”对“浦”是地理对,“三”对“万”是数目对,而“白”对“清”,则是借用“清”的同音字“青”,而构成了颜色对。借对也属工对。

一联之中,如果大部分字都对得特别工整,其它字也可以对得马虎一点。如杜甫《春望》中的颔联: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时”和“别”算不上相对,但其它各字都对得非常工整,合起来也还算是工对。

[附]《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玉不胜簪。

对于七言来说,第五字可以不拘。如杜甫《蜀相》中的颈联: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第五字“天”和“老”未对。(全诗见第三章第一节四㈠2⑴④合)

有一些对仗,表面上看起来不对,实际上是用了别义相对,如“朝”对“顾”用的是“朝”的别义来相对,“下”对“臣”,用的是“下”的别义来相对,而不是用它们在句中的意思;有些对仗要明白其出处才知道是相对。如杜甫《曲江二首》之二中的颔联:

酒债寻常行处有,

人生七十古来稀

  ——以“寻常”对“七十”似乎不对,其实“八尺曰寻,倍寻曰常”,“寻常”两字也可当成数目字,与“七十”对得相当工整。像这样用了别义、典故,要拐一下弯才对上,出人意料的也属借对,而且经常被认为是不俗的佳对,与灯谜的“求凰格”有异曲同工之妙。

⑥流水对。上下句有相承关系,下句承接上句而来,讲的是同一件事,这称为“流水对”。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尾联: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下句描述的是紧接上句的行程,就是一流水对。流水对一般也被认为是不俗的佳对,如果尾联要用对仗,经常就用流水对收住全诗。

※一联之中对仗的上下两句,一般内容不同或相反。如果两句完全同义或基本同义,叫作“合掌”,是作诗的大忌。

⑦句中对。有时候一句之中也有对仗。如杜甫《登高》(全诗见第五章第二节二4古代诗歌意境类型-苍凉沉郁,感慨深沉)

——四联八句全都用了对仗,对得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而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值得注意的是句中又有对仗:第一句,“风急”对“天高”;第二句,“渚清”(“清”谐音“青”)对“沙白”;第七句,“艰难”对“苦恨”;第八句,“潦倒”对“新停”。都是先在本句自对,再跟对句相对。有趣的是,第一句因为押韵,跟第二句在平仄上就无法完全相对,而在字义上却对得天衣无缝。这首诗被誉为古今七律第一,即使仅从形式上看,也当得起此美称。

不能用一样的字相对。如[北宋]苏轼《水调歌头·中秋》词中的: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这两句中的“有”字,在近体诗中除非是修辞的需要,否则绝不允许,必须避免出现相同的字。当然这种对仗在词、曲中是可以的。

7.孤平和三平调一三五不论”并不完全正确,在某些情形下必须论。比如:

孤平。所谓“孤平”是专指平收(押韵)句而言的。

①五言的平起平收句平平仄仄平——第三个字是可以不论的,用平声也可以。但是第一字如果改用仄声,就成了:仄平仄仄平——除了韵脚,整句只有一个平声字,这叫“孤平”,是近体诗的大忌。前引杜诗“臂悬两角弓”即是犯了孤平,象这样不合律的句子,叫作拗句老杜有意写过不少拗体近体诗,这种探索另当别论)。如果第一字非用仄声不可,怎么办呢?可以同时把第三个字改成平声:

  仄平平仄平——这样就避免了孤平。这种作法,叫作拗救,意思就是避免了拗句。例如《复愁十二首》其三第一联:万国尚戎马,故园今若何?——第二句本该是“平平仄仄平”,现第一字用了仄声“故”,第三字就必须改用平声“今”了。

  ②七言的仄起平收句“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三字不能改用仄声,如果用了仄声,必须把第五字改成平声,才能避免孤平。例如《绝句漫兴九首》其一第一联: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第一句本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现在第三字用了仄声“客”,第五字就改用平声“愁”来补救(注意“醒”是平声)。

  ※所谓“孤平”是专指平收句,也就是押韵句而言的(而仄收句,即使整句只有一个平声字也不算犯孤平,至多算是拗句。例如把“仄仄平平仄”改成“仄仄仄平仄”,是可以的,不算犯孤平)

三平调

①五言仄起平收句仄仄仄平平——第一字是可平可仄的,但是第三字不能用平声字,如果用了平声字,成了仄仄平平平,句尾连续出现了三个平声,叫做“三平调”,这是古体诗专用的形式,做近体诗时必须尽量避免,而且无法补救。

②七言平起平收句平平仄仄仄平平——第一、三字都可平可仄,但是第五字不能用平声,否则也成了三平调。

  △只要能够避免“孤平”和“三平调”,“一三五不论”就是完全正确的。

㈡绝句格律。绝句是律诗的一种,起源于两汉,成形于魏晋南北朝,兴盛于唐朝。按字数分五言绝句(五绝)、七言绝句(七绝)

1.结构形式。律绝的格律也非常严谨:

篇有定句。每首四句。

句有定字。五绝,每句5字,全首20字;七绝,每句7字,全首28字。

字有定音。律绝的格律和律诗一样,依照律句的平仄,讲究粘对。

韵有定位。押韵。

联有定对。一首四句的绝句,每两句为一联,共两联。

2.基本句型

五言绝句格式

  ①仄起仄收:仄仄平平仄

  ②仄起平收:仄仄仄平平(韵)

  ③平起仄收:平平平仄仄

  ④平起平收:平平仄仄平(韵)

※五言绝句,首句以仄起、不入韵(仄起仄收)为常见(与五律一样)。

五言律诗跟五言绝句相似,只不过根据粘对的原则再加上四句而已。

七言绝句格式

①仄起仄收:仄仄平平平仄仄

②平起仄收:平平仄仄平平仄

③仄起平收:仄仄平平仄仄平

④平起平收:平平仄仄仄平平

  ※七言绝句首句以平起、入韵(平起平收)为常见(与七律一样)。

3.粘对五绝中,除了“平平仄仄平”没有字是可平可仄的(防孤平),其他句式都是第一字可平可仄;七绝中,除了“仄仄平平仄仄平”的只有第一字是可平可仄(防孤平),其他句式都是第一第三字可平可仄。

律绝要避免孤平。五言“平平仄仄平”第一字用了仄声,则第三字必须是平声;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三字用了仄声,则第五字必须是平声。

4.押韵律绝必须依照韵书的韵部押韵。晚唐以后,首句用邻韵是容许的。

5.对仗如果用对仗,往往用在首联;但尾联用对仗也很常见;首、尾两联都用对仗(全篇用对仗)也常见。  

※以平仄对仗而论,绝句就是截取律诗的四句:

⑴截取前后二联,不用对仗;

⑵截取中 二联,全用对仗;

⑶截取前 二联,首联不用对仗;

⑷截取后 二联,尾联不用对仗。

二、词的格律(详见第八章第一节)

三、曲的格律(详见第八章第二节)

第二节 现代诗歌格律

现代诗歌的特征是形式自由,内涵开放,意象经营重于修辞;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浓烈的抒情性,和谐的音乐性;形式上分行排列。

一、自由诗。不受格律限制,无固定格式,注重自然的、内在的节奏,押大致相近的韵或不押韵,字数、行数、句式、音调都比较自由,语言比较通俗。

二、格律诗。按照一定格式和规则写成的诗歌。它对行数、字数(或音节)、声调音韵、词语对仗、句式排列等有严格规定,如我国古代诗歌中的“律诗”、“绝句”、“词”、“曲”。

三、韵脚诗。泛指每一行诗的结尾均须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如同歌谣。现代韵脚诗属于一种新型诗体,类似流行于网络的方道文山流素颜韵脚诗,出道于2000年之后。

四、散文诗。兼有散文和诗歌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有诗的节奏、意境和激情,常富有哲理,篇幅短小、不分行、不押韵。如鲁迅的《野草》。(参见第九章附件1散文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