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肖钦为原创散文丨农家草垛

 真言贞语 2020-07-02

农家草垛

文/肖钦为

儿时的记忆里,村外随处可见的是那圆圆的草垛,草可以喂牛,也可以烧火,托起了农家人四季的生活。在乡亲的眼中,几乎所有的庄稼秸秆都可以打草垛,而最难打的就是麦草垛,因为麦草比较松软,打起来最费工夫。

麦草从田里拉回来后,要先摊开晾晒在打麦场上,晒干以后再打成草垛,这样麦秸就不会轻易烂掉了,因为烂掉的麦草牛不能吃。到现在,我仍然觉得父亲打的草垛是最捧的。在打草垛之前,父亲先用玉米秸铺成一个圆底,这样等到下雨时,不管雨多大,也只是漫过玉米秸,而不会浸湿麦秸。

俗话说“地基难打”,同样打底也是最重要的,等到玉米秸上的麦草垛到了一人多高的时候,父亲就会将我抱到草垛上,然后我就用身体将草垛慢慢地踩实,如果踩不实,那么也很容易被风刮倒。在儿时的记忆里,每当我踩在松软的麦秸上,心情都会格外地好,麦秸所散发出的清香,往往会让我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随着麦草一钗一钗地往上添加,我的高度也越来越高,此时,站在草垛上的我,就会有一种登高望远的感觉,不等我多看一会儿,我就要从梯子上下来了,因为此时要收尾了。收尾也是一个技术活,草垛的顶端要打成圆锥形,只有这样才不会轻易被风刮倒。

在我的记忆里,打麦场上最高的一个草垛有六七米的样子,而我们家由于地少,所以一般来说打到四米,也就不错了,这也是大多数草垛的高度。随着地上摊开的麦草越来越少,草垛也就基本成形了,再在上面苫上由麦秸制成的“扇子”,一个草垛也就形成了。远远望去,苫了“扇子”的草垛,圆圆的、胖胖的很可爱,像一间小屋。在老家,草垛打的不好是要让人笑话的,因为草垛打起来后,一年里就不会再动,要是草垛被风刮倒了,或是淋了雨,牛没法吃不说,还要被乡亲们笑话。

草垛是属于农家特有的,可是当我上次回老家时,看到村外的打麦场上,草垛明显地少了,细想之下才知道,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乡亲们越来越多地用上了机器,牛很少用了,而没有了牛,那么草垛只能用来烧火了。在有些乡亲的家里,麦秸干脆就一把火烧掉。再加上,随着我们这一批批后生的长大,我们也越来越多地离开了乡村,到城市去打工谋生,谁还会打草垛呢?

看着这为数不多的草垛,我的心中满是疑惑,真不知道以后,草垛是否会消失在农村的视野,难以想象,没有了草垛的农村,会缺了多少农家特有的温情?

【作者简介】肖钦为(男),人民警察,山东菏泽人,1980年生,笔名:钦差豪迈,现居山东济南。曾在部队打拼多年,因工作突出,多次立功受奖。后转业到济南公安监管支队,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多才多艺,擅长演讲、朗诵和写作等,曾在单位内部组织的“奉献监管正当时,争做六我竞先锋”主题演讲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在工作之余坚持写作,做到工作、创作两不误。多次在单位内部网站发表文章,在《成长》杂志第九期刊登文章,作品《亲情监管铸忠魂》在单位发稿,并在济南公安文联获奖。2017年度,因工作突出,被评为“泉城警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