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问问心理咨询师(41)

 熊玲心理咨询ev 2020-07-02


问:看了您的文章,了解到了选择焦虑症,我就是平常只要面临选择就觉得很烦躁,很困难,而且就算做了选择也会觉得自己做的不对,因而会焦虑。就例如,我今天去买手机,本来就已经在买什么手机上纠结了好久,然后终于选好了,又听说这款机子已经停产了,我就觉得我选错了,不过我还是买了,现在就担心它到底好不好。请问这种心理应该如何克服呢?

答:你看到的文章同时也告诉了“选择焦虑症”是跟一个人的个性欠缺(比如过分认真、敏感,不容忍失败或瑕疵的追求完美)有关,所以该怎么克服,从根本上讲,是需要了解到自己的个性局限,即改善个性做起。如你又问怎么改善?就建议你接受个性心理分析。从简单讲,是接受不完美,比如你买了这个令你“担心”的手机,对它报以单纯的想法就是“好好用它”。即便你不小心弄坏了,因停产而不能修它,换掉它就是。任何东西都有它终结它功能的那一天。

问:确实就是跟我的性格有关系,我的朋友说我做事情总是要顾全到所有人的感受,追求完美,而且特别在意别人的看法,所以才变的优柔寡断、不自信,我会好好改变一下我的性格 谢谢老师~

问:熊老师你好,我这个人对很重感情,尤其是朋友,打内心里我希望我自己是个会交友的人,可是身在外地知心朋友并不多。总是怕失去或是得罪朋友,或是让朋友说闲话,所以我处处都很小心,尽量不要说错话。但是心里总在纠结一个问题:平时跟好朋友聊天中,她会经常在我面前说谁谁谁不好,怎么的。有时候我为了迎合她也跟她一样发表了我的看法。但是有时候看到她写一些骂人的心情的时候我就想,是不是别人说了我的什么被她误会了。反正我老是猜疑。但仅限猜疑。是不是我不够心胸开阔或是内心承受能力还不够?

答:你这一疑问,可以经常体验自我的感受来回答自己:与人相处时你的感觉是拘谨、焦虑,还是平和、自在,是随意、放松,还是绞尽脑汁。。。当一个人很有自我肯定与欣赏时,就不会太在意他人的眼光。

问:我自己养蜥蜴、蛇…这些,但为什么还怕浑身长毛的毛毛虫。

答:据我所知,很多人都怕毛毛虫,不就是它有危险性而是它给人的起鸡皮疙瘩的恶心感。这或许是的天性使然,没有什么特别的缘由。

问:蚂蝗,蜥蜴,青蛙代表啥?

答:软体性的小动物,一般象征性或生殖器,胆怯,恶心等;青蛙一般象征单纯,涅槃,转化等。当然象征,仅仅是每个人心理意象的表达。动物是有其特殊象征的,每种动物它象征什么,在每个人那里有他特殊的自我投射。

问:特别怕猫代表什么呢,尤其是毛茸茸的动物,求老师解答啊。

答:猫的一般象征是警觉、诱惑、控制等,其特殊象征是视其情景而不同。你为何特别害怕猫,我不清楚,你可以回想你小时候,是否跟你接触过毛耸耸的动物或玩具时(或看恐惧片等)的恐惧经验有关。

问:老师,你认为我们对待身边的人是否应该一碗水端平,还是说对自己好的就好不好的就冷淡?怎么处理自己和周围的世界呢,我觉得我心里有好多争执。

答: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本身充满了悖论,做到投桃报李容易,做到平衡或公平不易,甚至不能。人跟周围世界关系的和谐,取决于他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和谐,反之亦然。

问:嗯,我一生气的时候就大脑空白了,一句反驳的话也 不会了, 我的病就是这么给憋出来的。

答:很多你类似的病都是憋出来的,那么你想知道到底是不是抑郁症一点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应知道:为何你总是憋?什么使你不能表达或表现自己的情感?也即是,该反思的是你的个性和你的心理状态。

问:老师,您好。我有一个问题深深困扰我,就是我总是说谎,很多很多情况是无意识的,也没有目的性,很多的谎言并不能给我带来任何好处,一旦和人说话就会紧张,大脑就跟不上节拍,常常词不达意,还会说假话。这是什么心理?

答:撒谎本身是一种对内在真实需求的防御,当撒谎已经成为无意识的习惯,便又强化了这一防御,这时人更分不清真实的自我需要。即所谓撒谎的动机与目的被深埋在潜意识。你自我都觉得形成了无意识的撒谎习惯,建议你接受心理分析的帮助。

问:老师,会不会真的有人一生只和体验,不计结果,甚至付出很大的代价?家庭或者最终回归于平淡,难道不是每个人最后的生活吗?

答:有人要的是挑战风险的快乐,有人喜欢宁静平淡的幸福,有人对这两者由排序不同都想要。。。这个世界的人,是按自个的喜好追求他想要的生活。

问:可是已经走在一起的两个人,一个正享受着眼前的幸福,一个却忽然觉得想要去追求那些所谓的寻找和体验,注定会伤害另一个人,而且他自己心里也清楚可能到最后自己什么也得不到,这也会是想要的生活?

答:若他明知追求“寻找和体验”的代价,也不放弃,那对他来说,现在追求体验的吸力,大于了后果的压力。

问:老师您好,我怀孕后检查出胎停育,上周做了手术,孩子离开了我,一直很痛苦,很想念孩子,怎样走出失去孩子的阴影?很想逃避这一切,看见其他孕妇就自卑和难过。

答:理解你的丧子之痛。丧失感,是人类最深的切肤之痛,修复这样的创痛,唯有时间是最好的良友;另,请带着这份痛,从心里哀悼你失落的孩子,并告诉他等妈妈身体养好了,会再拥有自己的新生命。相信自己!

熊玲:当情理分裂时

熊玲:有关精神悖论的感想:完美的缺陷

熊玲:爱在恨的关系里(上)

熊玲:爱在恨的关系里(下)

熊玲:被我们忽视的需求

熊玲:有关精神悖论的感想:因果共生

熊玲:向感觉问真相

熊玲:解读婚后焦虑、产后抑郁

熊玲:母爱,我不想要

熊玲:文字,我爱你

熊玲:自我分裂的后面(上)

熊玲:自我分裂的后面(下)

熊玲:有感《读“传统与个人才能”有感》

熊玲:人为什么受不了亲人受苦?

小小:对神经症的解读

熊玲:亲密关系,谁是纽带谁是杀手

熊玲:被背叛之后

熊玲:《虎妈猫爸》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熊玲:评价的暴力性

熊玲:有多少婚姻毁于了解(1)

熊玲:有多少婚姻毁于了解(2)

熊玲:有种感觉叫“谁治疗谁说不清楚”

熊玲:解读“无聊综合症”

熊玲:乖孩子的三张脸(上)

熊玲:乖孩子的三张脸(下)

熊玲:可恨的爱熊玲:电视剧《离婚律师》的人格面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