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铁机场的家居建材广告战,如何投放才能100万抵1000万?

 大材研究 2020-07-02

作者:大材研究,邓超明

大材研究注意到,有一个疑问,当局者、旁观者,都有点“迷”。

为什么机场、高铁站、高铁、火车站、高速路等几种地方,家居建材广告非常多,铺天盖地?

以前不是,可能从2014年后,才陆续多了起来,2016、2017年进入井喷期。

据大材研究的观察,在上述地方砸广告的,涉及行业极广,定制家具、门窗、地板、瓷砖、卫浴、涂料、照明、橱柜等等,一个也没有落下,只是投多投少的问题。

尤其是那些已经上市的家居公司,花钱大多比较痛快,动不动就是包几个线路的高铁,冠名,武装到坐椅,或者起步就是十几个城市的高铁站或机场覆盖。

为什么说当局者迷呢?因为有些公司的投放是被动的,被逼的。有人先挑事,砸了几轮,确实有点效果。其它公司看到同行在投,自己不跟上,就觉得有问题。

如果自己不投,一直被同行压着,经销商也会出来反映,说看不到厂家的广告,怎么卖货。原本没有计划投高铁机场的公司,结果也只能拿一笔钱出来扔进去。

我们看到很多广告,内容与画面都不好,比较粗糙,一个原因就是厂家并没有准备好,仓促上阵。

还有一个迷,就是旁观者的迷,中小公司居多。

某天,老板下飞机,看到行业里的大佬又在机场砸广告了,到处都是,置身其中,有点羡慕嫉妒恨的感觉。

转念一想,是不是效果比较好,所以大哥们都舍得花钱,要不自己也试试?

于是,机场、高铁、高速路边,就出现了一拨又一拨短命广告,短暂地出现一两个月后,就没了声音。

有些城市的机场高铁站或者某些线路的高铁,在某些时间段里,不太火的,确实可以签成按月投放,于是成了中小家居公司们的试验田。有没有效果先不谈,毕竟大家都在投,说不准是有效果的。先露个脸、把存在感刷起来才关键。

跟风效应一起,几年内都刹不住。小弟们一看,比自己小的小弟都在砸广告,是不是拿到投资了,是不是业务变好了?要来抢地盘,得赶紧回击过去。

于是,又一拨广告经费砸进去。

毫不客气地说,在高铁、机场或者高速路边上砸广告,密度不够高,持续时间不够长,广告内容不够狠,对终端客户的拉动,根本没什么明显的效果。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在热衷投机场高铁广告方面,另有更多复杂的原因。

大材研究的总结发现,这里面至少还有两种情况:

其一,手握重金的上市公司,可动用的资金动辙就是几个亿,每年花几千万或1个亿的广告费,司空见惯。

毕竟融资渠道比较宽,只要名气上去了,销量增长给力,在股市上就可能融到更多的钱。

他们这样干的理由也就很充分了,机场高铁等场所,是流量中心,确实可以影响足够多的业主。

加之他们在全国开的销售网点一般比较多,少则1000多家门店,比如曲美、好莱客、志邦、我乐、三雄极光等;多则几千家,比如欧派、欧普照明等,几轮广告往重点城市铺下去,就可能拉动当地销量。

我们看2018上半年家居建材品牌的广告宣传费情况,都是舍得下血本的,看得出来,有些公司力图借全方位的饱和轰炸,发起市场洗牌,挤压竞争对手。

有些头部品牌两位数的增长,或者20%以上的增长,大手笔投广告功不可没。

还有一个原因是,机场高铁高速路等地方,投资人可能比较多,比如机构投资人、股市上的散户等,你的广告做得好,力度大,完全可能影响到他们的,进而提振市场信心,带来的好处不用过多强调,想必你也明白。

其二,问题又来了,为什么那种中小厂家也在投呢

比如一个只有百来家门店的瓷砖品牌,或者做家具的,他们偶尔也包几个线路的高铁,或者在某几个机场砸一轮大屏广告。

除了前面提到的跟风效应之外,还有一些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

大材研究分析发现,有些小投放是给经销商看的,用来展示自己的实力,广告投得多猛,不输于那些一线品牌,大家好好干,剩下的就靠大伙儿拉客留客了。

还有就是给消费者看,广告覆盖量不是很大,所涉及的城市可能不多,但总是有一些城市、一些人是看到了的,加上把这些广告拍照,在其它渠道广为扩散,就可能让不少人看到,培养重点地区消费者的品牌认知,同时用来坚定买家的信心。

你看嘛,高铁站、机场都有我们的广告,那肯定是很有品牌影响力的品牌了,让人觉得也差不到哪里去。

如果没有上述考虑,也要硬着挤进去砸广告的,纯粹跟风,被同行推着走的,那就该自己搬个小板凳,到角落里反思去。

话说回来,大材研究建议,手上钱不多的公司,别那么猛,可以精心策划一下,投点机场与高铁广告,露露脸,配合其它渠道,搞个事件型的整合营销,比较划算点。

仅仅单纯展示一下品牌,可能几百万扔进去,泡都不会冒一个。

更多的营销资源,还是要放到大客户公关、小区、正在交房的楼盘、公交车的车身,还及就是朋友圈、地方自媒体等渠道。

大环境也是有影响的,家居建材业用几十年时间,完成了一定的资本积累,有能力登上大众舞台。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年。银行、珠宝、地产、手机、电脑等,都曾是高铁站、机场广告屏上的主角,而如今,轮到家居来坐庄。

最后再来点实用的总结,在机场、高铁、高速路等平台上投广告,如何才能更有效?

除了上面提到的一些办法,比如密集投放、持续放量、饱和轰炸、锁定重点城市等等,还有什么招数?

大材研究的建议是这样的:

A、你的广告语至少得清晰、扼要、简明,并且有感染力,或有震撼力地告诉观众,你到底是谁?你有什么核心优势,你能给广告的受众带来什么样核心价值?

广告里要体现,一两句话讲明白。

比如:高端装修,就用简一大理石瓷砖。还有:欧派衣柜,高端全屋定制,并突出22年定制经验。还有:慕思的,私人定制,健康睡眠等,主张都是比较清晰明确的。

B、有效的投放内容与广告设计,可以考虑打磨一句直击心智的文案,用于精炼展示品牌的优势、卖点或主张,并且在画面设计上,应该考虑增加人物、卡通、动物或其它元素,以便增强感染力。

但要注意的是,当我们增加一些画面元素的时候,别随意增加,应该是跟公司自己主推的那些元素,尽可能只重点体现一种元素即可。

比如慕思的大屏广告里,经常会配上烟头老人图,这位老人已经成了非常有影响力的符号。比如全友家居,他们会配大熊猫,力推的企业吉祥物。

如果有代言人,也是可以作为主画面的,索菲亚的舒琪美照,诺维家的马伊俐广告等,典型的代言人画面路线。

C、没有创意,手上的钱又少,别随便扔钱。因为机场高铁的广告量太大了,比如从机场门口进去,一直到上飞机,一路打广告的品牌至少30家,这还是少说的。

你的广告语、画面设计与所处位置等,没有特别出色的地方,勾不住眼球,海量广告同时呈现的环境下,别人注意不到你。即使看到了,也记不住。

假如多一点创意元素,当时让人拍案叫绝,很容易打动目标客户,甚至还可能引发二次传播,有人看到广告太好了,拍个照片发朋友圈,或者有些自媒体人会拿来做案例分析。

达到这个的目标的难度肯定不小,但要追求,力图做到。

D、线上线下配合造势,别光只是砸点很硬很硬的品牌广告,就算了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