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廷玉退休前的3个小错,撩到了乾隆帝的逆鳞,还记得3尺巷么?

 春秋砚 2020-07-02

张廷玉是唯一配享太庙的清朝汉臣,在当时这是无上的荣誉。他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在多部热播的清剧中,都可以见识到他的沉稳、智慧。

桐城张氏当地的名门望族。张廷玉的父亲张英也很受康熙重视,曾任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他给后世留下了"3尺巷"的故事:

某日,在京当官的张英收到一封家信。家人飞书求助,老家因宅基地纠纷与邻居打上了官司,要他运用职权关系影响判决。张英阅信轻叹,挥笔回信,附诗一首:"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接到信后,让出三尺土地;邻居得知,也相让三尺。

故事耳熟能详,但其背后是饱含生存哲理的家训。父亲"随分知足"的理念在其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在这样的言传身教培养下,他的生活信条是"万当万言,不如一默"。

但是在其职场生涯的最后阶段,也许是功成身退前的无欲无求、也许是即将谢幕时的无所顾忌,忘记初衷,险些身败名裂。

一、与三朝皇帝为伴

张廷玉为官清廉,学识卓著。康熙朝初露峥嵘,雍正朝为肱股之臣,乾隆初年也颇受重用。都知伴君如伴虎,在三位极富个性的君主身旁,他上效朝廷,下体黎民,非德才兼备的干练能臣不足以担当

1、康熙着力培养

康熙第一次听闻张廷玉,是大学士李光地为其鸣不平。

原来,康熙三十六年会试,主考官是大学士张英。张廷玉本要参加此次考试,但因父亲的缘故,只能回避,因而错过这场科考。一等就是三年,新一期会试在即,康熙任命的主考官还是张英。这就意味着张廷玉还要再等三年!

知道张廷玉颇有才华,康熙也觉得,让这个年轻人空耗六年,实在是浪费人力资源。破例允许张廷玉参加会试,但其试卷要亲自过目。

张廷玉一展才华,成绩名列前茅。只是因其父担任主考官,为免非议,定为第152名。但康熙却对其很欣赏,将他留在了翰林院。

几年间,张廷玉不断升迁。在南书房直接为皇帝服务,又担任经筵讲官。康熙也有意观察、锻炼他的才能,放他到礼部、刑部、吏部,以出色表现,崭露头角

2、雍正帝的肱股之臣

雍正帝即位,政务繁忙,急需自己的心腹之臣。张廷玉才干突出,加上其父是雍正的老师,近水楼台得以重用。他的干练获得雍正的认可,诏书大都由其起草。遇到急事,皇帝口授大意,张廷玉伏地而书,一蹴而就,进呈御览,雍正盛赞:"精敏详瞻,悉当圣意"。随即不久,张廷玉被提拔为礼部尚书。

随着君臣二人的互动,互信在日渐加深。新设的军机处,主要制度交由张廷玉筹划,他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军机大臣,兼理吏部、户部要职。

雍正11年的科考,皇帝在查阅殿试试卷的时候,很欣赏某份卷子:

"字画端楷,策内公忠体国一条云。僚采之际,善则相劝、过则相规,无诈无虞、必诚必信。极为恳摰,颇得古大臣之风。"《清实录》

皇帝准备授予该考生"探花"称号,拆开封印,考生竟是张廷玉之子张若霭。雍正认为张廷玉教子有方,张若霭忠君爱民,特发谕旨嘉奖,并成张若霭一甲第三名:"实出至公,非以大臣之子而有意甄拔"。

张廷玉得知消息,立即赶到宫中,"再三恳辞"。他以"占寒士之先,于心实有不安"的公心,诚恳地要求将儿子改为二甲,令雍正很是感动。此时的张廷玉应该是继承了"3尺巷"的处事精髓。

雍正帝评价:"我和你义固君臣,情同密友。"给了他配享太庙、这一汉臣从未有过的殊荣。

3、乾隆帝时位极人臣

张廷玉是雍正留给乾隆的四个顾命大臣之一。当乾隆谒陵或出巡时,他总是被命"留京总理朝政"。

乾隆2年11月,张廷玉被授予总理事务大臣,封伯爵。这又是清朝难得一见的事件,以前的封爵只有武将没有文臣。

从未有过的殊荣,蕴藏着即将到来的危机。乾隆朝前期,鄂尔泰与张廷玉形成了满汉不同的利益集团。乾隆利用二者的矛盾,居中调度,把握大局。鄂尔泰因为过于强势,还遭到了乾隆的打压,但随着乾隆十年鄂尔泰病故,张廷玉感受到了来自于乾隆的压力。他准备急流勇退了

二、一错再错

张廷玉的想法当然一如既往地深谋远虑,但在执行上却很不顺利:

1、引用失误

乾隆13年正月,乾隆宴请大臣,饭后留张廷玉聊天。77岁的张廷玉提出了退休请求:

"年近八旬,请得荣归故乡"《张廷玉年谱》

乾隆有些意外。他已经启用一批新人,张廷玉只在重要事务上参谋顾问即可,而且,也已被允许不上早朝:

"卿受三朝厚恩,且奉皇考遗命,将来配享太庙,岂有从祀元臣归田终老之理?"《清史稿》

张廷玉一心要离开是非之地,马上举例:配享的大臣,也有退休回家的,比如刘基就回家养老了

祸从口出。张廷玉说者无心,乾隆听者有意:刘基是明朝开国功臣,朱元璋放其退休,又使人加害。这个比喻一时让君臣二人都变了脸色:

"为人臣者,当法始终如一之荩臣。如诸葛亮,尽忠一生,此乃人臣之表率。人臣不可存图逸之心。"《清史稿》

皇帝语气严厉,张廷玉心知不妙,跪下磕头,痛哭流涕,才逃过了惩罚。

2、向皇帝要保证

孝贤皇后病逝,乾隆性情大变。一改以往宽容的姿态,数十个大臣被杀被罚。张廷玉战战兢兢,老得更快了,几乎到了没人搀扶难以上朝的地步。

乾隆动了恻隐之心,张廷玉毕竟为朝廷效力了几十年,就放他回家享几年清福吧。

得到旨意,张廷玉喜不自胜。但一个新的烦恼又笼罩在心头,挥之不去。朝中有人向乾隆进谗言,说他不应该配享太庙。这是张廷玉一生的荣誉,如果离开后被人三人成虎,可怎么办?

思虑再三,他做出了一个愚蠢的决定,请求乾隆遵守雍正的遗诏,不使自己失去资格。于是再进宫:

"免冠呜咽,请一辞以为券"《清高宗实录》。

臣子向皇帝要保证书,乾隆很不高兴。但面对涕泪皆下的老臣,还是决定成就这段三朝元老有始有终的历史佳话。

乾隆憋屈地写了一道保证张廷玉以后会配享的诏书。事后,又送给他一首诗:

造膝陈情乞一辞,动予矜恻动予悲。

先皇遗诏惟钦此,去国余思或过之。

可例青田原侑庙,漫愁郑国竟摧碑。

吾非尧舜谁皋契?汗简评论且听伊。《御制诗文全集》

其中提到的刘基、魏征都被皇帝算旧账。我今天如圣君尧舜,你配的上贤臣皋契么?诗中已经充满了愤懑。

3、遣子谢恩

按照惯例,受到恩赏,第二天要进宫去谢恩。但张廷玉可能是被一系列曲折搞到身心俱疲,又或是思想上太过放松只想早日回到家乡,居然鬼使神差,让儿子张若澄替自己到宫中谢恩。

皇帝委屈自己,给了那么大个恩典,乾隆以为张廷玉肯定会早早前来谢恩,正等着召见说些离别的话,没想到来的竟是张廷玉的儿子

乾隆的怒火被点燃了,越想越不对劲。上朝后命军机大臣写了一道圣旨,要张廷玉前来:"明白回奏"!

军机大臣汪由敦是张廷玉的门生,生怕老师吃亏,悄悄传递了消息。

于是,张廷玉又犯了此生最大的错误。不知是老糊涂还是吓糊涂了,他第二天一早就跪到皇宫门口向乾隆帝认错请罪。而此时,圣旨还没传达,显然是有人瞒着皇帝通风报信

乾隆当面痛骂张廷玉,削去伯爵,直截了当地指出其不配太庙。张廷玉命在旦夕,只得请罪:

"臣老耄神昏,不自度量,于太庙配享大典,妄行陈奏…… 敢恳明示廷臣,罢臣配享,并治臣罪。"《清高宗实录》

乾隆取消了张廷玉的配享资格,将其赶回了老家。

三、皇帝的逆鳞

雍正是个外冷内热的皇帝,而他的儿子乾隆恰恰相反,是外热内冷。乾隆顾及名声,对张廷玉也想善始善终,因而已经较其他人多了些宽容。但张廷玉先用刘基自比,把他暗喻成了朱元璋;后又在大阿哥辞世时请求退休,对皇室不敬;直至派儿子代为谢恩等等,乾隆顿觉颜面大失。

更重要的是,张廷玉已形成朋党。虽然他自己小心谨慎,但张氏族人有19人在朝为官,其姻亲在朝的也有十多人。张廷玉常年供职于军机处,多次主持科举,门生故吏遍布,汉臣自觉不自觉地,都聚拢在他的旗下。复杂的人脉,难免有结党之嫌。

朋党是前明灭亡的重要原因,清朝以此为鉴,这是乾隆决不容忍的。汪由敦向张廷玉告密,坐实了张朋党的性质。此时处理张廷玉也就是杀鸡儆猴、防微杜渐。

结语:

对张廷玉的打击还没有结束。他的儿女亲家、四川学政朱荃犯贪污罪,连累到张廷玉被抄家。乾隆下诏收回了三代皇帝对张廷玉的一切赏赐,同时将所有书籍、文章、信件统统带走审查。

眼看着,一场文字狱就要降临。但在张廷玉的文字之中,大量记录了皇帝的赏赐及其感恩之情,打消了乾隆的杀心,从而消弭了灭族之灾。

只是,乾隆对着他的文稿笔记,沉吟良久,张廷玉"对朕不如对父皇忠诚。"

乾隆20年,在被抄家5年后,张廷玉去世。

也许是想到了张廷玉一生的贡献,也许是见其晚景凄凉疏解了他的郁闷,乾隆做出眷念老臣的姿态,让其配享太庙

张廷玉的一生,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他以出色的能力赢得了康、雍、乾三朝帝王的信任和重用,就在他以为尘埃落定的最后一刻,忘记了伴君如伴虎。

一方面,是乾隆心胸狭隘,多疑刻薄,受不得一点委屈,另一方面,是他被身后名的巨大荣誉迷惑,忘记了父亲"随分知足"的教诲,以及自己"万当万言,不如一默"的座右铭,也忘记了"3尺巷"的襟怀。

我想,在张廷玉心里,令他感怀至深的只有那个"义固君臣,情同密友"的雍正帝。而他应当后悔的:执念使自己力争"三尺",而丢掉的就不止三尺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