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卒中发生后的抗栓治疗

 脑健康 2020-07-02

急性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抗栓治疗

Antithrombotictreatment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 and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尽管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以及阿司匹林联合双嘧达膜缓释片都是可接受的卒中二级预防的选择,但是阿司匹林则是这三者当中唯一的被确立为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治疗的有效制剂。

临床试验尚没有充分评估急性缺血性卒中或特定卒中亚型超早期抗凝治疗的作用。然而,现有的证据表明,和卒中发生48小时后开始阿司匹林相比,早期抗凝和很高的死亡率和很差的预后相关联。对于大部分还没有接受口服抗凝药物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我们建议早期阿司匹林(160~325mg/日)而不是不给阿司匹林治疗 (Grade 1A)或非口服抗凝治疗(Grade 1B)。一旦确诊急性缺血性卒中,阿司匹林应当尽可能早的给予患者,理想状态下应当卒中发生后48小时内给予。然而,阿司匹林不应当在第一个24小时内跟随静脉或动脉内溶栓药物给予。

对于近期症状性颅内大动脉疾病的患者,我们建议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重抗血小板治疗(而不是单一药物抗血小板治疗)90天(Grade 2C)。

在缺血性卒中和TIA急性期以后,长期的抗血小板治疗应当采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或阿司匹林联合双嘧达膜缓释片继续进行。不推荐长期使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重抗血小板治疗。

对于急性心脏源性缺血性卒中或TIA的、含有心脏内栓子的患者(栓子要么位于左心室,要么和机械或自身心脏瓣膜有关),我们建议早期非口服的抗凝治疗而不是阿司匹林(Grade 2C)。这种措施存有争议。其它专家建议早期阿司匹林治疗而不是此种的抗凝治疗。对于特定选择的患者例如小的脑梗死或TIA,且脑影像上没有出血的证据的患者,我们建议使用早期的非口服的抗凝治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