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思维之光,照亮前行方向

 思维灯泡 2020-07-03

用思维之光照亮前行方向

 

1

思想之光芒,照耀万里长

作为曾经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大学教师,我一直提倡以实践为导向的注重批判性思考的教学和培养方式。

这种教学和培养方式强调两个方面:一是以实践为导向;二是批判性思考。

以实践为导向就是以组织实际运营和管理为载体,以问题解决为导向,体现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批判性思考则是注重批判性地反思而非流于肤浅的职业教育。

这两个方面是缺一不可,相辅相成的。

对于绝大多数学生而言,他们的一个重要目标是顺利就业,体现其人力资本投资的价值。

因此,这就要求我们以实践为导向,注重公务文书的写作,办公软件的应用及专业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注重围绕实践来学习和成长。

然而如果缺少了第二个方面,即批判性思考,那么这种教育就沦为了一种简单的、低端的职业教育,必定会限制人的进一步和长期的发展。

一方面,从长远来看,一个人的思维和深层次的素质(不是知识和具体技能或所学专业)对其发展是起决定性作用的;

另一方面,大学教育不应该是单纯为了职业和就业的需要(尽管这是一个重要目标)

  • 从个体层面看,人的思维的培养,素质的提升及全面发展是很重要的;

  • 从社会层面看,这种思维和素养的提升关系到整个社会教育功能的实现和国民素质的提升乃至民族的进步。

思考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有赖于良好的思考和逻辑分析。

然而,现实中太多的人在这方面有着很大的缺陷,包括很多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们。

他们习惯了从教材和书本中去寻找答案,却从来没有自己去思考和分析,这样的人,缺乏勇气和灵气,这样的人,注定只能从事“打杂”的工作。

可是,思维固然重要,但它并不是在空中楼阁之上的。

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心理学的批判性思维教学中有两条重要法则:

1.通过形而上的方式并不能学会批判性思维

换言之,你不能仅仅通过教导批判性思考的几个原则就使人具备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只有在不同学科的具体学习材料中才能学会。

2.不同学科间批判性思维不具备可迁移性。

啥意思呢?

术业有专攻是也,你在这个领域是专家并不意味着对别的领域你也能分析得头头是道。

更高水平的批判性思维技能只能在具体的学科中才能学会,要想在某个学科上像专家一样思考,就必须掌握该学科的大量基础知识,并且在某个学科掌握的批判性思考并不会迁移到其他学科。

因此,除了思考方法和工具的掌握外,读者更要结合自己的专业和所在的领域进行反思。

没有扎实地掌握某一个学科的基础知识,就不可能灵活应用它,也就没办法很好地对现实进行批判性思考。

批判性思考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你付出大量的心智努力,然而一旦你掌握了这个习惯和技能,并结合自身专业和领域,在实践中持续不断地进行反思、总结和系统构建它会对你个人的学习和成长、职业的发展乃至人生的幸福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2

用思维之光,照亮前行方向

可能是我身上还带有些理想主义特质,总想着授人以鱼的同时也能授人以渔。

所以,从思维灯泡成立之初,我给它的定位的就是“用思维之光,照亮职场前行方向”,也即是——以批判性思考为指导,并贯穿全程,专注于个体学习、成长与职业发展。

所以才会形成“一个中心,两条路线”的内容体系。

一个中心:以个体人力资源的核心能力素质开发为中心,聚焦于思维提升与性格教练反馈。

两条路线则分别是通用线和专业线。

通用线:围绕职场发展的几个关键转型阶段系统分析和提炼,包括大学生(职业规划与求职技巧)、职场小白(职场适应与角色转变和提升)、管理者(系统培养与提升)及领导者。

专业线聚焦于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包括人才测评与选拔、培训体系搭建、内训师培养、薪酬绩效体系、企业文化等。

也许有人会问,你也不是大咖或大牛,有啥优势或创新呢?

没错,我不是所谓的大咖或大牛(也许以后就是了嘛,哈哈),可我还是有自己精心开发与设计的课程,而且听过的人都还是比较认可。

我也没有任何所谓高大上的证书或资质,除了四六级和硕士学位证,就剩下本科考的一个三级人力资源师证书了。

(其实要找所谓的大咖也不难,只要找到利益合作的点就能搞定)

至于动不动就谈创新,其实是我所厌恶的。

创新一定是为了解决问题而进行的,只有当我们原来的方法或手段难以奏效时,才需要创新。

倘若为了创新而创新,创新也就失去了他的真正价值和意义。

创新本来就应当是在持续积累和改进的过程中的一个结果,当你想的多了,研究得透彻了,或许不经意间创新就来了。

一味强调创新,甚至硬性考核,结果往往是逼得人去造假。

我以前看过一段话,虽然不文雅,但很是贴切。

创新就像拉屎,它是一个厚积薄发、自然而然的过程,你非要去强制、去考核,人家没屎你非要把人往厕所赶,人家也拉不出来,或者干脆找一抔黄土来冒充领赏咯。

呵呵,现实中难道没有?!

也有人会说,你太天真了吧。大家都这么干,你不这么干就可能被淘汰啊。

的确,市场信息不透明,交易双方不对称的情况下,是可能发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使得“好人没好报”。

可是长远来看,真正能够持续生存、发展壮大的,不说全部、绝大部分也是优秀的,尤其是竞争相对较为充分的行业和地区。

现实中是有各自坑蒙拐骗还赚钱的现象,可就算从功利的角度来看,也有小利和大利、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之分呀。

不图小利,方有大谋。

不困于咫尺方寸,不忧于一城一池之得失,方显大家风范与本色。

3

从大学生求职开始

做什么事情总得有个轻重缓急和先后次序。

  • 时间上来看,大学生求职作为职场发展的前阶段,是最适合我们以此为切入的;

  • 空间上来看,大学生这个人群也是最为集中的,同样最适合我们以此为切入;

  • 从我自己来看,这个群体的粉丝应该也是最多的,这块也是我相对最擅长的。

所以,就从大学生这个群体以及求职这件事切入吧。

接下来就分析和实操:

无非是两个大事情:人和事。

  • 人的问题主要包括人员招募、选拔、培训和使用。

  • 事的问题涉及两大类:内容和传递。

不断细分,做成流程图:

最开始找了12个小伙伴,其实都不需要特别选拔,能来的都是具有一定主动性的,一般来讲都要好于他们周围同学的平均水平。

更重要的是在之后的工作过程中去考察、挑选,这才是最重要的。

从一个人完成任务的效率和效果中就可以很好地看出他的动机、意愿和能力。

毕竟我是统一说明,安排任务的。

对于意愿比较强,工作任务完成比较好的,悉心栽培就行。

其实团队并不是人越多越好,精简高效的团队绝对要比一群乌合之众强太多。

他们的表现也确实大多都还不错。

比如工作内容中的一项——文章内容与题目确定——我之前其实已经有系统梳理了,但在他们的基础之上又做了调整和优化。

这里也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的思维方法及最近一两个月会推出的主要文章和内容。

一提到求职,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网站、简历制作和面试技巧。

实际上,这只是冰山一角而已,如下图:

浮于表面的是网站、简历制作和面试技巧,这些并不是不重要,可一定不是最最重要、最根本的。

最根本的是你对职业的认知和了解,你自身的知识、技能与能力素质,以及岗位之间的匹配度和胜任度。

所以,我们肯定不能停留在求职技巧这种浅层次的内容上,更要包括如何深入地自我分析,如何有效地自我提升指导及职业探索和了解。

同样借助在线思维导图。

第一步:画出几大块内容:

第二步:每一块再深入分析。

  • 自身人力资源具体包含什么?如何分类才能更加清晰?每个具体内容又如何有效提升?

  • 怎样认识外部世界?要认识的东西有什么?如何着手分析?

  • 有哪些求职方法与技巧?招聘需求?简历?笔试?面试?陷阱?求职者遇到的主要问题又有哪些?

不断地自问自答、自我批判,假设、质疑和验证。

最后我们做出了一张大图:(估计你们看不清楚,看看就好,哈哈)

求职的主要相关主题与内容

当然,这也是初稿而已。

后面会继续调整和优化,包括我们在培训与咨询中接收到的反馈和建议,全部批判性地吸收和参考。

附带说一句,我们的培训也是这种建构主义教学和批判性思考的方式进行的,会有很多地互动、讨论和交流,后面我们会举线下培训的。

前期是很便宜的,估计就一两杯咖啡的钱,如果你能成为我们的团队,帮我们大力宣传和推广,表现好的甚至可能免费哦。

感兴趣、有需求的可以加入我们。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就可以入群啦

你还犹豫或者暂时不需要也没关系,关注我们公众号就可以了,相信你能从中有所收获与成长的。

思维灯泡

用思维之光照亮前行方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