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世红倒在了书本上

 古蔺同乡会 2020-07-03

作者  何有德

我们在秋雨中为古蔺资深的文学作者、本土作家何世红先生送行。

何世红先生走了,走得宁静、恬然。在他步入生命的尽头时,膝上还摊开着未读完的书,在其一侧的桌上尚堆着摞摞书籍,在徜徉书海的瞬间,他将头一侧,安谧地停止了呼吸。

这无疑已在古蔺读书人心中定格成了一尊雕像。

一个业余文学作者,终身与书为伴,读书、爱书、写书,成为名噪一方的书虫,这就是何世红先生。

在古蔺扎根的本土作者中,何世红先生独占了许多个第一,第一个将作品发表在《人民日报》等全国性大报上,第一个加入省作家协会,第一个自费出版书籍,第一个将古蔺党史、民史编辑留存于世。在其身前,他辛勤笔耕,独居一隅,耐寂寞,不畏苦寒,写下了300余万字的著作,这样大的文字量,可以这样说对今天的古蔺新一代业余作者都是仰为观止的。

有人说,搞文学是孤独者的行旅。这样的说法我难苟同。何世红先生一身酷爱写作,其内心是否孤独,我未能揣度。从他留下的文字里,我读到的却是热情,读到的是喷发于胸的暖流,是对故土的一腔恋情,对生命生活的思索,对美好事物的赞颂,若是冷漠的孤独者无论作何矫情都是写不出这类文章来的。

在何世红先生的笔下,故乡的事物充盈着美感,你看,在其散文《山深杜鹃红》《迎春花开》《石笋春晖》《白沙春晓》中,将花、将春这些美好的字眼,来描绘点染文中的人和事,存有这种美学观,能说其内心孤独?

有此,愚认为何世红先生的一生从未孤独过。相反何世红先生确是个情商智商都较高的性情中人。何世红先生的热情弥漫在心中,根植在故乡这一片土地上。在他的著作里,我们可在字里行间寻觅到其不停奔忙的身影,无论在古蔺的老林里、乡旮旯,大娄山这一隅的山山水水,我敢说何世红先生所留下的脚迹比之现今搞文字工作的古蔺人都算多。何世红先生一边用脚丈量着身下的土地,一边在行走中去聆听这一方山水的鼻息。因而他写出来的古蔺人,有血有肉,朴实自然,且真实可信。在他的描写中,我们熟悉了老红军王明清、熟悉了山乡老人张永康、熟悉了残疾人袁银舟等古蔺一系列乡间人物。在何世红先生的吟唱中,这些人物默默劳作,集刚强柔韧于一身,展乐观自强为一体,尽显古蔺人风采。何世红先生就是这样以其深情的笔触由衷赞美乡人“棕树般坚实纯朴的山里人品格”,并以此激励自己的人生,激励自己的文学创作。

正是有着这样的品格榜样垫底,何世红先生的文字生涯体现了一种奉献精神。何世红先生从六十年代初开始发表作品,在七十年代以前蜚声古蔺文坛,其在古蔺文学上的成就,曾经占领着一个高地。九十年代后,他将其主要精力投入到对古蔺红色文化的发掘和研究上,整理并编撰出《红军四渡赤水的故事》《古蔺地下党的斗争》等著作史料,这类近十余本有关红色史料的书籍文字,给古蔺留下的是厚重的精神财富。做这样一种“费力未必讨好”的文字工作,对于一位较早从事文学创作的作家来说,是要有勇气的。但,何世红先生却乐此不疲地躬耕着。一段时间以来,古蔺的评论者,好似都把文学评论的视角有意无意地游离开何世红先生,这对六十年来的古蔺文学史不能不说是一种偏颇。我们知道,一个地方的精神文化,靠的是这个地方的文化群体共同铸就。何世红先生严谨而甘寂寞的治学态度,与当今初涉文坛便急于弄出声响来的后生辈相较,无疑是值得尊崇的。

因为行业的关系,我与何世红先生生前交往无多,对他的了解多从阅读他的著述上。令我感动的是二十余年来每当他有新著出版,都未忘了赠送我一本,其时,他将新著题签后,奉上我的案头,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记得数年前,我开始晨练,每日清晨沿金兰大道跑步,每至狮子桥头,总会遇到他急急行走的身影,我俩之间相逢一笑且不多言。2007年在得知我欲申请加入省作协会员时,他驻足于榕树下,点头只说了一句:你早就有资格入了。其后,他竟热心地找上门来,将我历年来发表在报刊上的文稿整理成册,署上自己的推荐名,亲自为我寄往省作家协会。何世红先生不苟言笑,但做事认真。我的第一本文集《黄桷树下的木屋》出版后,他很高兴,向我索要了几本,说带给小水赠给他的乡友。那天我将书送往他住处时,他正埋头帮着村上编校《小水文存》,映入我眼中的他老花眼镜悬在鼻梁上,仅从镜架上方瞄了我一眼,点头冲我笑笑。何世红先生就是这样,珍爱家乡的文学像珍爱自己的孩子,为故乡的文化事业不遗余力。最近有泸州作者林维平为原省作协副主席陈之光所写名为《赤水河畔赤子情》的文章,文中认为古蔺虽处僻壤但精神文化很富有,文章将古蔺的历史文化名人历数后,称何世红先生为古蔺文化的传承者是全国和地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作家。我认为此评价不失公允,于何世红先生当之无愧。

何世红先生走了,走时与书为伴,这是一种境界。生命可以枯萎,但艺术之树长青。近日读到一首元曲小令,我以为拿来描摹何世红先生风骨颇为恰当:

知荣知辱牢缄口,谁是谁非暗点头,诗书丛里且淹留。闲袖手,贫煞也风流。

因笔拙,以此为祭。

2011-10-25

前排右4  何世红

在这里,读懂古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