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过去了,银行股中期业绩到底怎么样呢?疫情对银行的冲击有多大?1.5万亿让利对银行利润影响多大?很多疑问还在银行投资者面前。 作者:马克陈 来源:雪球 我们来看看两个重要数据的情况。 1、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 从下图可以看到,同业拆放利率相比较去年12月底(1Y)3%,在5月份最低的时候只要1.6%左右,最大降幅将近50%。即便在6月份上升到2.37%,比去年还是有大幅降低。 对于兴业民生等股份银行,同业拆借比较多,有利于今年负债端成本的大幅降低。 因为上半年一直在降低贷款利率,很多人担心因此银行的净息差会大幅降低。 实际上从负债端看,虽然法定存款利率没有降,但是银行的实际成本也在降低。 结论:银行上半年净息差会小幅降低,影响甚微。国有大行受到的影响大于股份行。 2、银行业总资产增速大增(截止5月份)。 从下图可以看出,银行的总资产在2020年1-5月份都保持了较高增速,特别是4-5月份增速都超过了10%。 相比较2019年,全年的平均增速也就7%左右。今年银行的总资产增速明显提高。 再看下图大型银行和股份行的细分情况。 大行4-5月份总资产增速在11%,而股份行在13%以上。高了两个百分点。 股份行更是每个月的增长都在10%以上。 可以看出,股份行的资产增速明显高于大型银行。 从总资产增速看,银行的资产规模扩张明显比前几年加速。这主要是响应号召,加速给企业贷款,度过疫情。 3、结论: 1)同业拆放利率大幅降低,有利于股份行的负债成本大幅降低。净息差受到的影响小于大型行。 2)2020年总资产规模增速明显高于2019年2-3个百分点。 3)新增贷款明显高于去年,有利于补足银行净息差降低的不利影响,保证营业收入。 4)银行股净息差影响较小,营业收入因为资产规模大幅增加,有望保持去年的增速。 以上定性分析的方向我觉得没有问题,具体数字等8月份中报看。从疫情影响最严重的一季度看,银行是仅剩的3个盈利的行业之一。到中报,大多数企业的中报会比一季度报好看。在经济整体正在从疫情中缓慢恢复过程中,没有理由认为银行的中报不如一季度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