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食普534期:七夕吃什么?

 卧竹轩主 2020-07-04

初七的月亮为上弦月,正好是半圆形。而类似篇头上边的图很多是画成圆形,大谬。

七夕节

农历七月初七。又称七巧节、乞巧节、女儿节、七姐节、七娘会、巧夕、牛公牛婆日、双七等。

2006年5月20日,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不过,七夕民俗自民国起就开始在城里消失。共和国成立后这个节俗也渐渐淡出农村了。

然而在上世纪90年代,突然间又以新的面孔兴盛起来。

情人节

新七夕是为了抵制西方情人节而诞生的。1993年,时任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的徐惟诚在《时事报告》里发表言论:

为什么不可以把这一天当作中国的情人节,省得小青年去过外国的情人节?

2002年,河北省文联等单位举办了“七月七爱情节”,得到了冯骥才乌丙安等学者的支持,起到了火上浇油效果。

2004年和2005年,在北京、南京等城市,都有商家在七夕这天以“中国情人节”的名义举办“接吻大赛”。

此后,尤其是2006年列入非遗后,各电视台开始为新七夕造势,努力发掘七夕中的爱情元素中国情人节”的概念轻而易举深入了以80后为主的年轻人心中。

玫瑰花成了新七夕的象征。一个传统节日,变成了西方情人节的山寨品。丢掉的原有文化内涵还能找回来吗?

神话节

新七夕是借助网络植入不少80后年轻人的观念的。网络还另创制了一个9·12分手节。其实,七夕才是中国最早的分手节。湖北一处秦墓中发掘出一批竹简,明明白白记载着,牛郎织女是情侣避之不及的分手象征。

秦代的结婚忌讳日,如今成了情人节,两千年间都发生了什么转变?

不同的人七夕过法不同。有在这天炫富的,谓之“七夕晒衣”,为的显摆。文人则是晒书。东晋名士郝隆自恃满腹经纶,这天晒肚皮

中国有深厚的星象文化基底,将牛郎织女两颗星的名称,编成了神话,可见明显的星宿崇拜烙印。

最先与七夕挂钩的倒还不是牛郎织女,而是北斗七星中的魁星,七夕曾叫魁星节

为中国传统概念的幻数之一。七与“”谐音,“星期”一词也来自该节,即产生于中国夏商周时期的七曜。还与生殖崇拜挂钩,如女子二七天癸至,七七天癸绝。连算盘珠子也是每列7个,织女当然是七仙女

魁星的地位转让给牛郎织女后,魁星节被公众淡忘了。世风若此,天下读书人不那么吃香了,与如今有人动不动就骂“砖家”一回事。

牛郎织女转化成了神话故事在汉代。汉武帝在长安放的一对牛郎织女塑像如今还在。

至于将此神话作为七夕的节日象征,则是在汉代之后。

娱乐节

七夕成为以牛郎织女为背景的乞巧节日,初创于东晋,兴盛于唐代,鼎盛于宋元,丰富于明清

最早记载七夕乞巧习俗的是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

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

乞巧的主要内容是女孩们比赛穿针养蜘蛛生豆芽等活动。现在不少地区在努力恢复或发掘这些传统。

斗巧

所谓乞巧,实为斗巧。未婚女孩们在月下进行穿针比赛。

一口气能穿七枚针孔者叫得巧,穿不过的叫输巧。输的女孩要送礼物给赢者。

喜蛛

南北朝时期兴起一种活动,把蜘蛛放进盒中,第二天观看蛛网,比比谁的蛛网密者为“”;

验巧

明清两代在七夕又多了一项投针活动。绣针投于水,浮在水面,验水底针影,以辨真巧。

巧芽

提前七天用绿豆、黄豆或豌豆在碗里生豆芽,七夕那天比谁的长得高而好看。

巧果

七夕是与挂钩最少的中国节日,可过节不吃一点零食怎么堵住馋嘴啊!一些地区七夕兴吃“巧果”,就是油炸面食。按北宋《东京梦华录》中描述,七夕吃的小点心,是不分节令都有的。

比如,绍兴一带的巧果,就是北方过年吃的排叉老南京人七夕吃的江米条(京果),也是任何季节都能吃到的。

山东民间是用模具制作的焙烤面点。

虽然人间没有统一的应节食品,但敬鬼神不可少。这天晚上,月下摆上供桌,置茶酒果品和香炉,对月祭拜牛郎织女

广东视七夕为七姐诞,相传七仙女曾变在凤眼果里躲避老虎,因而以此果作祭品。

女儿节

说准确点,在秦汉之后近2000年的传统中,七夕就是未婚女孩们的专有节日。她们在这一天有各种许愿,不仅乞巧,还可乞美乞爱情

浙江农村在七夕流行用脸盆接露水涂抹手和脸。四川还有染指甲习俗。女孩们晚上在院子里望着星空听牛郎织女的“悄悄话”。

广西一带,七夕到河里沾沾七姐下凡时洗澡水的仙气。

闽南和台湾的七夕,民间要为15、6岁的少年行成人礼,还要拜床母

七夕对周边国家也有影响。日本、越南和朝鲜半岛都有七夕节,内容有些相似。

传统的七夕是农业社会的节日,牛郎、织女二星,分别代表耕作桑蚕。如今是工业社会,男女平等,不会要求女性“乞巧”了。

如今也把男孩拉进来一起过这女儿节了,搭桥的也不再是喜鹊,而是键盘。极少地区也由男童主祭拜牛郎。真正搞笑的,是一些有家有小的老妇女也掺和进来凑热闹,不知道的以为来了媒婆呢。

说来好笑,据去年调查,大多数的女生跟男友提出分手,就选在七夕那天。真可谓风水轮流转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