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榔桥镇黄田古村

 贵州游侠 2020-07-05

皖南游

贵州游侠

十三、榔桥镇黄田古村

在榔桥镇下车,在通往黄田村的路口拦停了一辆车,要价15元。

途中看到远处有一座高大的石拱桥,就请师傅在能看到的地方停车,师傅把车停在连接古道的公路旁,让我走过观看,他到前方等我。

我沿着古道前行,来到了古桥旁,古桥高大而精致。两端都有数十级石阶。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古桥叫做“东X桥”桥面上都是精制石板铺设,上面有一些铜钱石刻。

沿桥头的古道前行,就来到了公路上,师傅在此等我。

来到黄田村,这里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购半票25元入内,沿溪边的石板路上溯,有长石板桥连接两岸,河岸上有阶梯通往溪中,供人们下河洗衣、洗菜。溪流较为陡峭,在多处建有小水坝,形成一个个水塘。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来到一座高大的院子外,叫做“崇德堂”,由朱庆彩、朱绍陈父子建于清乾隆年间,原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现保存建筑面积3100平方米。院墙呈尖角形,为整个黄田船形村落的“船头”。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堂内宽敞整洁又简朴,有多堵水磨花砖墙。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沿溪继续前行,到达“荣禄大夫第”,是朱宗潘、朱子典父子建于清道光年间,父亲弃儒经商,累资百万,好行其德,在长沙捐资修管道及长寿街大路数百里等善举,朝廷赏戴花翎,封荣禄大夫。原建筑三栋两进,占地2800平方米,现存正厅后进五开间和九间边屋一栋,院门前临河有照壁墙。

又到一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前行有一处大院,叫做“思慎堂”,是有朱庆霞与儿子安润公、孙子朱宁苞、朱宁荪建于清雍正、乾隆年间,原占地面积9500平方米,现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主体为三座并列的大屋,正屋为一字形前墙,墙面水磨花砖尤为精细,是泾县保存最大的花砖墙面。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巨大的院落用小鹅卵石拼花。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继续前行,溪流中有用条石精砌的数座滚水坝。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古建筑之间的巷道笔直而深邃。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河岸的石缝中长出粗大的树木。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跨过一座由石板桥改造成的水泥桥,对面是一个院子,院门上有“晋陵县红卫镇人民公社”的、“晋陵县红卫镇革命委员会”两块牌子,院内也布置成文革时期的样子。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不久前在这里拍摄了反映改革开放的电视剧《大江大河》,当时的场景被当地保存下来,大肆对外宣传。

这两块牌子很不地道,说明编剧对文革不够了解,没有XX镇人民公社的叫法。

沿溪前行,有高大的房屋,里面的天井较大,光线很好。附近还有一些宽大的古建筑。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过河前行,这里也有许多古建筑。其中一座不大的是《大江大河》中“宋运辉”的家。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一座现代建筑,有“红卫镇邮电所”。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前行有一座“旗峰公家庙”,是以茶院公二十三世朱浙、号南江、字旗峰命名的,建于清康熙年间,位于黄村中部凤形山下的龙脉上,分左、中、右三栋大的建筑阶梯形布局,是村中不多见的公共建筑之一,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为黄田朱氏祭祀祖宗之处,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村中有一方形水塘。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向村后走去,来到了“洋船屋”,这个建筑群又叫做“笃诚堂”。朱一乔、朱宗怀父子为实现八十岁老母亲想见识洋船的愿望,于清道光年间依地理水势仿照洋船营造的一组私家花园式建筑群,占地面积6500平方米,现保存建筑3800平方米,它的建成既见证了朱氏先人的孝道思想,又将西方文化融入其中,在中国皖南传统建筑的经典。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房屋内非常宽阔,一角还有花园,房屋中木雕十分精美。

沿“洋船”的一侧向后面行走,溪水绕墙而下,砖墙砌筑在临河的石头基础之上。其间有从石基础中跳出来的阶梯通往溪水中,好像是登临大船的舷梯。还有石板桥连接两岸,恰似码头上伸到船身的跳板。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院墙上有各种形状的砖砌花窗。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走到后面,一座锐角的船头迎着溪流,仿佛即将起航。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一座用九块方形石梁构成的石板桥跨过溪流。古道伸向远方。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沿古道继续前行,右转上山,半山上有观景台。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登上观景台,“洋船”的形象跃然眼下,美不胜收。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放大视野,大部分黄田村的古建筑都能够收入眼帘。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返回向右侧的象山方向行走,山麓有许多洞口。

这座山中有巨大的军事工程,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的。共有入口12个,均经过防冲击、防辐射、防生化处理,内部洞道四通八达,厅堂房间众多,分为作战区、仓储区、生活区、后勤保障区、油料储存区等,建有完善的供排水,净水、发电、供电、空调、通风、通信等设施和军事指挥系统,里面甚至还有停车场和一座大水库,总面积逾两万平方米。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走到村口,拦了一辆轿车,是一对小情侣,他们很爽快地答应带我到榔桥镇。

途中交谈后,他们把我送到镇上亲戚开的宾馆。我再三道谢后分手。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住下后我出去吃饭,途中左侧有一座六孔石梁桥,可能就是曾经的“榔桥”,已经被改造成水泥梁桥了,只有桥墩还保持原状。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榔桥镇黄田古村——皖南游之十三

(游览日期:2019年5月1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