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足阳明胃经所属之是动病、所生病》

 野之老 2020-07-06

人体十二条主要经脉,各自都有各自所属的“是动病”与“所生病”。具体足阳明胃经,其所属之“是动病”与“所生病”,经文有着如下记载。

文曰:“是动则病洒洒振寒,善呻数欠颜黑,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声则惕然而惊,心欲动,独闭户塞牖而处,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贲响腹胀,是为骨千厥。是主血所生病者,狂疟,温淫汗出,鼽衄,口喟唇胗,颈肿喉痹,大腹水肿,膝膑肿痛,循膺、乳、气街、股、伏兔、千外廉、足跗上皆痛,中指不用。”先对这段条文中的几处重点词句做以解释。其中的“洒洒振寒”是指患者有阵阵发冷的感觉,就好像凉水洒在身上一样。“骨千厥”,就是指足阳明之气自胫部而上逆的病证;古人认为贲响,也就是肠中气体走动而发生鸣响、腹胀等,这些都是因足胫部之气上逆所致,故称之为“骨千厥”。“是主血所生病者”,因为胃腑受纳水谷而使营血得以化生,是为营血之根,所以如果胃腑有病,则营血不生。足阳明经受纳胃腑之气,成为多气多血之经,而可调节营血之变,所以足阳明胃经上的腧穴以主治有关血的各种病证为主。至于“口喁唇胗”,喁,就是歪的意思;口喁,就是指口角歪斜;而唇胗,则是指口唇生出疮疡。

此条经文整体翻译过来意思就是说,足阳明胃经所属的“是动病”,即本经之经气发生异常变动时,就会出现全身一阵阵发冷战栗,如同被冷水淋洒过一样,以及频频呻吟,时作呵欠,额部暗黑等症状。发病时怕见人和火光,听到木器撞击所发出的声音,就会感到神慌惊恐,心中跳动不安;因此病人常常喜欢关闭门窗而独处室内。而在病情严重之时,病人则就会出现想要爬到高处去唱歌,脱了衣服而乱跑,以及腹胀肠鸣等等的症状,而这些病证就被称做“骨千厥病”。而至于足阳明胃经所属的“所生病”,因其经上的腧穴主治血所发生的疾病,如高热神昏的疟疾,温热之邪淫胜所致的大汗出,鼻塞或鼻出血,口角歪斜,口唇生疮,颈部肿大,喉部闭塞,腹部因水停而肿胀,膝髌部肿痛等等;加之足阳明胃经沿着胸膺、乳部、气街、大腿前缘、伏兔、胫部外缘、足背等处循行的部位都会发生疼痛,足中趾也不能活动自如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