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91天|致良知•学习笔记|从心上用功方能体悟大道

 Fendsomowrqc4g 2020-07-06

先生曰:“诸公在此,务要立个必为圣人之心,时时刻刻,须是‘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方能听吾说话句句得力。若茫茫荡荡度日,譬如一块死肉,打也不知得痛痒,恐终不济事。回家只寻得旧时伎俩而已,岂不惜哉!”

一友自叹:“私意萌时,分明自心知得,只是不能使他即去。”

先生曰:“你萌时这一知处,便是你的命根。当下即去消磨,便是立命工夫。

先生尝曰:“吾‘良知’二字,自龙场以后,便已不出此意。只是点此二字不出,于学者言,费却多少辞说。今幸见出此意。一语之下,洞见全体,真是痛快,不觉手舞足蹈。学者闻之,亦省却多少寻讨功夫。学问头脑,至此已是说得十分下落。但恐学者不肯直下承当耳。”

又曰:“某于‘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非是容易见得到此。此本是学者究竟话头,可惜此理沦埋已久。学者苦于闻见障蔽,无入头处,不得已与人一口说尽。但恐学者得之容易,只把作一种光景玩弄,孤负此知耳。”

门人有欲汲汲立言者。先生闻之,叹曰:“此弊溺人,其来非一日矣。不求自信,而急于人知,正所谓‘以己昏昏,使人昭昭’也。耻其名之无闻于世,而不知知道者视之,反自贻笑耳。宋之儒者,其制行磊荦,本足以取信于人。故其言虽未尽,人亦崇信之,非专以空言动人也。但一言之误,至于误人无穷,不可胜救,亦岂非汲汲于立言者之过耶?”

阳明先生对弟子说,就像一个棒子打到身上留下一条痕,一个巴掌打到脸上留下一个血掌印一样,要把“必为圣人之心”刻在自己的心上,让自己勤学、改过的心真切起来。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到,阳明先生对自己的弟子要求非常严格。阳明先生要求弟子一定不能麻木不仁,不能像一块死肉,打也不知道痛。正如很多人学了很长时间的圣贤文化,生命状态还是没有改变,能量、智慧也没有提升,这就证明没有在心上用功。

有真正的志向就能够引导我们下真功夫,我们也就能坚定自己的志向。

判断一个人是否是好人,不是看外表和行为,而是看起心动念是否真的对别人好,在念头上对别人好才是真的对别人好,否则就是演员,只是在扮演一个好人。起心动念就是命根,“你萌时这一知处,便是你的命根”,我们下功夫就是在这个命根子上去除私欲。

阳明先生讲自己对于良知体证,他说“某于‘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非是容易见得到此。此本是学者究竟话头,可惜此理沦埋已久。学者苦于闻见障蔽,无入头处,不得已与人一口说尽。但恐学者得之容易,只把作一种光景玩弄,孤负此知耳。”心即理、致良知是阳明先生百死千难中得来的学说,并不容易获得,是每个学者用功的一个切入点,但是过去很多人找不到这个切入点,阳明先生为了让更多的人觉醒,又怕圣贤的学问埋没太久,就想要告诉天下的人。但是,阳明先生又担心有些学子因为得的太容易,会把这个致良知只是当做一种光景玩弄,辜负了他的一片苦心。

阳明先生通过自己的体证、悟道,但我们自己如果没有下真功夫体证,那致良知仍然是阳明先生的学问,变不成我们自己的学问,所以我们千万不要把致良知当作口头禅而不在自己心上下功夫。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想表达自己的观点,每个人都有很强的表现欲,无论是演讲还是著书立作,总是想急于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然而,阳明先生说“其来非一日矣” ,说这个积极立言的弊端不是一天两天了,自己还没有领悟真理,却急于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观点,正所谓“以己昏昏,使人昭昭”,自己还没明白就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观点,只会误导别人。

“但一言之误,至于误人无穷,不可胜救,亦岂非汲汲于立言者之过耶?”因为你的似是而非的言论,因为你的一个错见,误人无穷,救都救不过来。阳明先生是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这三者的顺序大有讲究,只有在道上真正有所得的人才能被称为立德,只有真正悟道之人拥有正知正见才不会误人子弟。普通人尚未体悟大道的真谛,急于发表自己的言论可能会误导他人,贻害无穷。

所以,我们对自己平时发表言论或者写文章,千万要多一份警惕和关照,不能以散播偏知偏见,甚至是邪知邪见或者似是而非的言论来误导他人,不做这种毒害他人反过来也污染自己心灵的事情。 

【成长故事|砥砺前行】

美业行业某董事长分享

因为员工整体文化程度都不是很高,且几乎都是女孩子,她每天都会收到各种问题,大部分时间都在解决员工内耗,也一直在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不断地学习,不断地传达给员工,但和充电一样十天半个月就用完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开始学习圣贤文化、学习阳明先生的致良知,她终于明白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她做了深刻反省,以前总觉得母亲不爱自己,重男轻女,小时候特别恨妈妈,觉得妈妈特别的自私。通过反省,她发现自己对母亲的恨原来是源于内心的自卑,认识到其实母亲是想保护她,怕自己在别的小朋友家受委屈。之后在心里她对母亲深深的感恩,觉得心中充满了力量,去探望母亲的时候,给母亲洗衣服、坐在一起好好谈心,彼此之间感受到心与心的链接的温暖。她说,“那一刻,我特别想跟员工、顾客去链接”。

因为自己在反省中受益,马上将自己收获的学习机制植入到团队中,坚持每个星期全员反省,两周一次员工交流分享会,慢慢地,所有的员工心门逐渐打开,原来爱抱怨、自私、傲慢的性格都迎刃而解,现在大家上班都是满脸笑容,没有叫苦叫累的现象,工作自动自发,员工与高管之间的关系也悄然发生了改变,以前员工下班回宿舍各自玩手机,几乎没有交流,现在宿舍经常组织 交心会,每天早上大家都在一起做爱心早餐,以前员工都按部就班的上下班,现在员工都会自动自发的加班,高管一起探讨如何去提高工作手法和技术,如何去真正利益到客户。 

【明心净心|存天理·去人欲】

真正明白了人生真相,员工心里更多的是如何利益乃至成就他人,如此生命的潜能就会被激发,进而就全力以赴在现有的岗位上做利于他人的事,在此基础上与员工建立的链接将会十分深厚而稳固,胜过许多有形的激励。那怎样才能和员工建立心与心的链接,从而激发员工生命的能量呢?

第一、建设心灵品质,去除心上的不明和贪欲。唯有建设自己的心灵品质,去除心上的不明和贪欲,通过明心净心开发心中的宝藏,我们的格局、境界才能得以提升,能量也会随之增长。

第二、爱他,就让他去付出爱。爱一个人,除了给他爱,更要让他有机会去付出爱,获得爱能增加存在感,但唯有付出爱才能体会到成就感乃至崇高感。深刻体会行为作用与反作用这一人生重大真理,关键是要去付出爱。开始行动,心中的爱就会升气,进而给他人传达更多的价值,自己的生命也会收获更大的价值。

第三,每月召开员工谈心会。每月举行一次正式的员工谈心,不是就事论事,不是月度例会,也不是谈工作,而是谈成长,谈生命,谈心灵建设,真正是为了员工的学习与成长。企业卓越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帮助了员工的成长,取决于通过员工与客户建立了怎样的链接。

第四,建设激发、成就、助推员工成长的最好舞台。有时候企业家往往成了企业发展的天花板,只有通过建设自己的心灵品质,提升格局和境界,才能实质性地推高企业的天花板,在建设自己的同时成就干部员工。企业主要业务负责人将自己的能量、影响力、对客户的承诺直接与客户建立链接,就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机制,直达客户,进而将客户对员工的感受反馈给员工。这种来自客户的激励,将是企业内部激励的若干倍,不仅不需要花费成本,更能在无形中加强企业与客户的链接,从而建立起一个有效的平台。

企业家建设自己心灵品质,以生命唤醒生命,在成就员工成长的同时,也在成就客户,成长员工之心,激发员工心中本有的仁爱,智慧,情怀与能量,这也正是企业的重大价值所在。 

【今日思考|立命功夫

有句话说“干一行,爱一行”,但常见的现象是“干一行,恨一行”。如何才能发自内心的热爱自己的职业而不是“忍耐”自己的工作? 


深深地祝福大家! 

2020.06.1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