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内经》学习笔记174

 药膳食疗方注释 2020-07-07
《素问.脉要精微论》(第二段,四诊决生死法,之一、脉法)

   下面看第二段,217页,这一段是论四诊决死生之法。
【原文】
   夫脉者,血之府也。
长则气治,短则气病;
数则烦心,大则病进;
上盛则气高,下盛则气胀;
代则气衰,细则气少,涩则心痛;
浑浑革至如涌泉,病进而色弊;
绵绵其去如弦绝,死”。
   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
赤欲如白裹朱,不欲如赭;
白欲如鹅羽,不欲如盐;
青欲如苍壁之泽,不欲如蓝;
黄欲如罗裹雄黄,不欲如黄土;
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苍。
五色精微象见矣,其寿不久也。
   夫精明者,所以视万物,别白黑,审短长,以长为短,以白为黑,如是则精衰矣”。
   五藏者,中之守也,
中盛藏满,气盛伤恐者,声如从室中言,是中气之湿也;
言而微,终日乃复言者,此夺气也;
衣被不敛,言语善恶不避亲疏者,此神明之乱也;
仓廪不藏者,是门户不要也;
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
得守者生,失守者死”。
   夫五藏者,身之强也,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
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随,府将坏矣;
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
膝者,筋之府,曲伸不能,行则偻附,筋将惫矣;
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
得强则生,失强则死”。
-------------------------------------------

“脉者,血之府,”- 说脉是运行气血的部位,运行气血的地方。
“府”,是府库,是藏贮东西的地方。
“脉”,就是藏气血而运行气血的地方,气血藏于脉而运行。
   说“脉者,血之府”,也就是行气血,运行气血之处。因此,从脉象上,就应该能了解人的气血盛衰问题。
   “脉者,血之府”,大概叫“血之府”,其实也就是气血之府。因为单独的血是不能行的,血要靠气的推动,虽然血主要是行于脉中,气,按营卫来说,卫气行于脉外。但是我们在讲《营卫生会》篇讲过,其主体路线是行于脉内、行于脉外之分。其实严格说来,营卫气血可以出入于脉,相互影响,脉内有气,脉外未必无血。

“长则气治,”  - 因此,脉象“长”,就是部位比较长,用现在寸口脉来说,部位长,寸关尺中三脉比较满、比较长,上过于寸、下过于尺这个部位。
   这是什么样呢?
   是“气治”。说是气血旺盛的意思,长脉表示人体气血旺,气血正常,叫“长则气治”。

“短则气病,”- 脉象短而不足本位,长则是超过本位了。
   短则不足本位,那是气病,就气血虚,气血不足,这是我们切脉最基本的东西。一看这脉,这人个子挺高,但是寸关尺都不满,这是气血不足的表现。

“数则烦心,”- 脉数,脉跳得快,一呼一吸(一息)要六七至以上,这是
 @ 有热的现象,热迫血行,所以脉数。
 @ 有热,所以烦心,血有热,热扰心神,所以容易出现心烦。

“大则病进,”- 脉象特别大,特别是在有病的时候,脉象很大,脉象很盛,这是病进,疾病在发展,是邪气盛的表现,是邪盛,邪气搏于血脉,邪气搏于血脉之中,邪气搏于脉中,所以反映疾病是在发展,“大则病进”。

“上盛则气高,下盛则气胀;”- 上部的脉过盛,那是邪气盛了,反映邪气的部位高。
“上盛”和“下盛”也可以有两种解释:
 @ 一个解释“上盛”是说的寸关尺脉,寸脉为上,尺脉为下。反正是脉象是和人体,用现在的话说是全息律,寸脉在上边就反映上,尺脉在下就反映在下部,这是一种解释,寸、关、尺脉。
 @ 另外一种解释,上部脉是指头面这些部位的脉,叫上部脉,就是按《内经》时候的三部九候脉来说的,分为上部、中部和下部三部脉,每部脉又分作三候。
   《素问》有一篇文章叫《三部九候论》,是讲的这种脉法,切脉方法。
 # 头面部的脉,就是属于上部;
 # 中部,手这些脉,就是属于中部,我大体说啊;
 # 下肢的脉,那就属于下部。
   分成上、中、下三部。那么这个“上盛、下盛”的脉,有的解释,“上盛”是头面部的上部脉,下部脉是指下肢的那些下部的脉,按三部九候的上部下部,这样理解都可以,都符合《内经》的理论。
   反正上部脉也主要诊断上部病,下部脉也主要诊断下部病。寸、关、尺同样的,寸主要是反映上焦病。那么邪气在上,反映出来上脉盛,所以邪气反映病位在高、在上部,所以“上盛则气高”。“下盛则气胀”,下部脉盛,反映邪气在下,所以容易出现腹胀。
   假设说
 @ 上部脉盛,可以出现头痛,就说寸脉太盛,甚至上了鱼际,那当然可以反映头痛这些上部的病。
 @ 而下部脉盛呢?邪气在下部。所以出现腹胀病也是常见的。
   所以“上盛则气高,下盛则气胀”。

“代则气衰,”-“代脉”,脉象不足。
   “数动一止,止有定数”,跳几次就停,而且止有定数,三跳一停、三跳一停,挺规律的,这叫“代脉”。这个脉反映脏气大衰的现象,说“代则气衰”,气不足了,脏气不足,不能使脉搏能够正常的跳动,这是一个“代”。
   再有呢?对代脉的解释,在《内经》里头,“代脉”还可以表示特别的软弱的意思,特别的软,特别的弱,它也可以叫“代脉”,这种解释也可以。
 @ 或者是“数动一止,止有定数”,脉来比较缓慢,那叫“代脉”,反映脏气衰。
 @ 或者是脉特别的软弱无力,它也是脏气衰。
   所以对于“代”字可有两种解释,都是反映正气大衰,或者五脏之气大衰。

“细则气少,”- 脉细,反映气血虚少,不能够充盈于脉,脉象不充盈,所以脉细,所以说“细则气少”。

“涩则心痛,”- 涩是脉流不畅,叫“涩”,气血流动不畅,瘀阻不通,因此可以说“心痛”。
   心主血脉,脉象流通滞涩,所以有“心痛”的症状。

“浑浑革至如涌泉,”-“浑浑”是脉象湧急之象,就是不是平平静静的流动,而是汹涌澎湃的那个汹涌的样子。
“革至”,“革”也是急的意思,“革者,急也”。脉象“浑浑革至”,就是很汹涌、很急。
“如涌泉”,好象泉水,咕噜咕噜往上涌,这个脉象,那是病情严重的表现。

   所以说
“病进而色弊;”-“色弊”,就是颜色的败坏,气色很败坏。
   这个脉象要是这样,确实不得了,甚于泉水涌出,嘟嘟嘟嘟的,很急迫,根本不缓和、不平静,这是病很危重的现象。
   当然,《脉经》记载的这句话是“浑浑革革至如涌泉”,意思相同。

   再有
“绵绵其去如弦绝,死。”- 这种脉象“绵绵”,若有若无,若有若无的现象,你说这脉是不很差了吗?还有“其去如弦绝”,突然的断了,好象琴弦断绝一样,再也没有了。
   本来就很弱了,还不算,突然没了,这个是正气已脱。
   因此说“死证”,危险的病证了,正气大脱了。
   本来脉象“绵绵”已经若有若无了,正气很虚了,再突然断掉了,不正气大脱了吗?是危重之候。

   这是几种脉象,或者说通过这几种脉象,后世才发展成为纲脉,浮沉迟数大小缓急,八纲之脉,这里也是作为一种“纲”提出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