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连载15:文明的提速器——陶轮与车轮

 好了明理 2020-07-07

乌鲁克城能够被称为最早的城市文明,不仅是因为其城内拥有代表国家力量与作为行政、宗教中心的大型公共建筑,还因其形成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主的城市经济。

据考古发现,乌鲁克城以宏伟的塔庙为中心,在神庙周围是官邸和贵族区域,外层是手工业作坊和商业区,最外层是农业居民。从乌鲁克文化遗址中的的手工作坊可知,轮制彩陶、铜器、金银器、圆筒滚印、石制浮雕容器、雪花石膏容器、石雕是当时苏美尔人最重要的手工业制品,其中金属制品在这时期大量增多,主要为矛、棍棒头等铜制武器以及金银制容器等。

历史连载15:文明的提速器——陶轮与车轮

两河流域的黄金制品

圆筒滚印是乌鲁克文化最具代表的工艺品,普通的圆筒滚印是用泥土烧制而成的,其形状犹如圆筒,顶部刻有钻孔,用于穿线绳携带,上等人用的印章材质则使用天青石等多种宝石制成,上面刻有精美的雕刻图案,其内容以宗教神话题材最为常见。印章的图案不是刻在圆柱的底面,而是刻在圆柱四壁,通过在泥版上翻滚,就可以印出连续不断的图案。这种可以产生连续不断的大幅印纹的滚印代替了乌鲁克文化之前的直戳印。

历史连载15:文明的提速器——陶轮与车轮

两河流域的圆筒滚印

制陶技术在乌鲁克文化时期也取得巨大的突破,开始出现大量陶轮制作的陶器。早在欧贝德文化晚期就已经出现轮制陶 在乌鲁克时期更是普遍使用陶轮制陶。陶轮是迄今一切旋转切削机具的始祖,各种陶制容器可放在陶轮上转动成型,这一装置的出现大大提高了陶器生产的速度,也降低了陶器制作的难度,使陶制品从奢侈品向常用品迈进。它同时也促进了社会发展大分工,使乌鲁克城中能够出现大量以制陶为业的居民。

历史连载15:文明的提速器——陶轮与车轮

陶轮制陶

许多学者认为古代车轮的前身就是制陶用的陶轮,最早的车轮可能是通过将陶轮放大制成的。这些早期轮子是一个由 3 块厚木板拼成的实心圆盘,而不是像现在带有辐条的轮圈。在乌鲁克遗址出土了带有轮子的模型和货车的壁画,从这些壁画和模型来看,当时的车是四轮的。这种四轮车和现代的四轮车不同,没有转向部件,不能转弯,道路适应性差,而且很笨重,难以上坡道,只能慢速行驶,最初多用牛和驴拉,常用作把贵族成员遗体送到陵墓的灵车。中国古代也有类似的四轮车,被称为太平车,同样也主要用于送葬,在一些地区和墓葬中也用四轮车作礼仪装饰用品。

历史连载15:文明的提速器——陶轮与车轮

两河流域的车子

最早的车子虽然原始,但对城市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车子发明之前,陆地上的运输只能完全靠人力,不但运输量小,而且中途还要减去运输人自己所需粮食的消耗,超过一定距离,粮食还没运到需求点,就被运输人自己吃完了。矿石和木材等非粮食资源运输的路程则更短,远处的物资运不过来,而本地的物产能满足的人口有限,这样就限制了城市的出现,可以说一个城市能达到的人口上限最关键的就是看能运来多少粮食物资。人类上古文明基本都诞生在大河流域地区,这是因为大河流域除了具有农业灌溉优势外,还有便利的水路运输,而轮子的出现,大大降低了陆地运输的时间和成本,让脱离粮食生产的城市得以大规模出现,这也是两河流域出现人类最早城市文明的重要原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