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高考”有多难?河北的一个县千年还不到30人成为“大学生”

 大运河时空 2020-07-07

带着暑天特有的火热,让家长和考生们内心火热又“上火”的高考在推迟一个月之后终于到来了。考生和家长无不为考上一所心仪的学校而努力、而祈祷。学海无涯苦做舟,学习之路、高考之路是艰辛的,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在都是这样。但是今天的考生相比于古代赶考人来说,“高考之路”要通畅、便利得多。下面看一看古人的“高考”有多难。

古代“高考”有多难?河北的一个县千年还不到30人成为“大学生”

古代考生行路难

在行路方面。今天的交通、通讯条件比古代优越了多少个数量级就不必多说了。今天的考生在本地就能参加高考,哪怕路途稍远一些的,跑上个几十、上百公里在县城就可高考。但是古人的若干童试、乡试、殿试都不在一个地点,需要去县城、省城、京城,特别是去京城参加考试需要提前几个月出发才可以。

古代“高考”有多难?河北的一个县千年还不到30人成为“大学生”

贡院管理严格、条件差

在安全方面。现在的高考,政府及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每次高考之前都召开无数次的考前准备会,考试的时候街道禁行、考点附近能够产生噪音的地方全停,考场周边医疗部门随时待命,就连挤个公交车也会享受特权,社会也给考生以最大的方便和包容心。而在古代,考生从出门开始就得注意自身的安全问题,要防盗防病,一不小心就会因路上遭抢、生了重病而送命,到了考场上也没有什么优待,考场大门一关,没有特别的命令是谁也不敢再开考场门的,否则下令者就会被治罪,再加上考场环境恶劣、考试时间长等因素,对于体格差的考生进考场就如同进了“鬼门关”。

古代“高考”有多难?河北的一个县千年还不到30人成为“大学生”

现代的招聘会人山人海

在录取方面。今天随着现代教育制度的保障、大学的扩招,每个考生接受教育并成为大学生的机率要比古代强了太多太多。古代如果想成为大学生,一般条件的家里需要家人们大力支持才行,供养一个读书人极为不易,然后考生需要经历童试、乡试等环节的筛选,能够进京参加殿试的已经少之又少了。如果把参加院试(童试)选拔成为秀才相当于现在的小学升初中、参加乡试(秋闱)考上了举人相当于现在的初中升高中、参加殿试成为进士相当于成为今天“大学生”的话,经过层层“过滤”最终实现“金榜题名”的人比例就相当低了。

古代“高考”有多难?河北的一个县千年还不到30人成为“大学生”

状元夸街

以河北省馆陶县的县志记载,自宋代至清末,馆陶县共有19人中文进士,9人中武进士,79人中举人,243人岁贡,16人拔贡,19人府贡,65人例贡。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停武科,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停文科。从以上数据看,馆陶县从宋开国到清代结束近千年的时间才出现28个进士,其中还有9人不是大文大理的艺术生(武进士)。由此可说明三个问题:一是古代普遍文化水平不高,文盲多;二是家里能供养起读书人的不太多;三是古代科举考试太难了,全国高等院校就皇帝那一所,才真正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古代“高考”有多难?河北的一个县千年还不到30人成为“大学生”

但是,古代的“大学生”也有比现在优越得多的地方,比如就业问题,古代的别说状元、榜眼、探花在仕途的发展上能让人羡慕之外,进士们也可以得授官位,哪怕是举人、秀才也可以享受到朝廷的贡养,也就是上边所说的“岁贡、拔贡、府贡、例贡”等人,与人打官司时到了大堂之上可以免跪,如果需要治罪得革去功名才行。所以在古代只要是在学业上稍微努力一把的人,就可以成为“人上人”的特权阶级。而今天的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情况则是比比皆是,从这一点看,今、古的“大学生”的含金量相差的是天壤之别了。

您了解的情况是这样吗,欢迎在文章底部讨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