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股文是历朝历代选拔官员(政治家)的最佳途径

 刘沟村图书馆 2020-07-08

中国历朝历代选拔官员(政治家)最好办法是通过考生所作的八股文可以了解考生的思维理念,是否是胸怀天下,是否具备处理天下大事的智慧,故而中国数千年考试八股文的模式延绵不斷。

 

怎样写八股文

八股全文是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大结等部分组成。

破题——以二句散行文字,将题目字面意义破释。

承题——用四五句散行文字,承接破题中紧要之意而下引申而言,使之晓畅。要求明快关连,不可脱节。

起讲——又叫小讲、原起,以散行浑写题意,笼罩全局。

入题——又叫入手、提笔、领上、领题,作用是从上文引到本题。

起股——又叫起比、题比、提股、前股。用四五句或八九句双行文字,开始发议论。两扇句式必须相同,要求相对成文,形成排偶。中股、后股、束股也是如此。

中股——又叫中比,句式双行无定制。重心所在,尽情发挥,搜剔题中正反神理奥妙,锁上关下,轻松灵活,宜虚不宜实。

后股——又叫后比,句式双行,无定制。畅发中比所未尽或推开或垫衬,庄重踏实,振起全篇精神。

束股——又叫束比。双行,每扇二、三句或四、五句。回应提醒全篇而加以收束。

大结——全文结束语,散行,不一定用对偶。不用圣贤口气,发挥己意。明大结每及时事,往往多触讳忌,清代废去,改为三、四句收束。又叫收结或落下。

 

八股文的字数也有限定

明朝初制度:乡试、会试用《五经》之义为题一道,500字。《四书》之义为题一道,300字。清康熙时要求550字,乾隆以后一律以700字为准。

书写亦有格式。

八股文虽有大量排偶,却不是骈体文,不用四六句式,不求押韵,不事藻饰。通常禁用类似诗赋中的形容描写夸张华丽词语。

明清两代,八股文是几乎所有官私学校的必修课。从童试到乡试到会试都要用它。不会写八股文,就无法通过科举考试得到朝廷的赏识与重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