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代小楷的又一高手, 不是文征明, 但不得不服!

 heshingshih 2020-07-08

明代书家和宋人比较,不但能写行草,还精于楷法,且大小楷皆精。王宠亦然如此。他的《半岩潘君七采序并辞》是其楷书的代表作之一。清代高士奇在 《江村消夏录》中评云: “此楷书,字径寸,笔法遒逸,为平生所见中第一。”作为清初著名书画鉴赏家的高士奇,所见极多,评论也较精当,称其为“所见中第一”,绝非妄言。和王宠同时代的著名书画家王U登为此帖题跋云:“王履吉先生书,如春云出岫,夭矫变化,视世间肥笔在墨,真牧猪奴杖擅画沙耳!此篇尤遒雅秀润,与寻常率略之作,相去什九。”此可知其楷法之造诣。但在楷法中王宠更精于小楷,平时除行草书外,小楷创作很多,文征明之后当推他的小楷最有成就。

点击加载图片

王宠小楷

明代书家大都善小楷,而且如宋、祝、文等都对小楷有精湛的体悟,都具有一套特殊的写小楷的笔墨技巧,能真正写出小楷的意趣,而不是大楷的缩小。祝枝山曾总结过:“颜真卿《黄庭经》,楷而不小;褚遂良《西升经》,小而不楷。一君欲静,二臣欲平,三佐四使,以次短小,此小法也。”(汪砢玉《珊瑚网》)在这方面,今人潘伯鹰也有过专门研究。他分析过大楷和小楷是有差别的。魏晋至唐,小楷的字形,别是一种结构,这种结构和大楷完全两样。试看《荐季直表》、《曹娥碑》、《十三行》、《黄庭经》、《乐毅论》甚至 《西升经》等等,便可一目了然。这种小字的结构,真是异常巧丽而廉峭,专是对于“小”才合宜。将这种小字用放大法将其放得很大,就不如小的美丽,并且也足以反证,大楷必须用大楷的结构才好。宋元以来,小楷并非特种方形,只是大字的缩小而已。其中只有极少数的书家,如明朝的文征明、王宠,明末清初的黄道周、王铎,写小楷另有一套本领,不同于写大字。王宠确实有一套写小楷的特殊本领,而且以自己的审美情趣、自我的性灵渗透其间,足称一位卓越的小楷书家。

点击加载图片

王宠的小楷取法众长,由当时的文征明、祝允明而至于赵孟,并追随虞世南、智永,又上窥大令、钟繇,以魏晋为依归。《明史·文苑传》就说他:“行楷得晋法。”王世贞说: “崇正书始摹虞永兴、智永,行书法大令,晚节稍稍出己意,以拙取巧,合而成雅,婉丽遒逸,奕奕动人。”(《艺苑卮言》)在他的小楷书中往往有文的温和、祝的遒劲、赵的清俊,唐人的法度、晋人的神韵,一并融汇成自己一家面目。

王书小楷用笔不激不厉,平稳如一,在缓缓的运笔中笔力贯注,从而点划骨肉莹洁。他泯去一切人工作巧的痕迹,线条质朴,结体古拙,字体大小错落,行间顾盼自然。王宠最善于将笔画的衔接处一一写断,让笔画间通过空白处的气息遥相呼应;又善于将字的内部疏拓出空白,形成字的内部空白和外部空白、字的内部气息与外部气息的沟通融汇。他的小楷充满了韵味,在质朴、古拙、疏散的笔画结体中表现出遒媚、洒脱、高雅与大巧!因此王宠的小楷能在静穆中蕴含气息的流动,在拙朴之中富于雅逸的趣味,在平淡中显现幽深的意境。

点击加载图片

文征明小楷

点击加载图片

《临东方朔画赞册》是王宠的一幅典型小楷作品,刊于台湾《故宫历代法书全集》。王宠用尖锋运行,但入纸时不像文征明那样露出锋尖,收笔也不似文氏那样重顿,形成文氏那种类似楔形的横画。王宠用笔都很平稳,而且横画往往划得很平,竖画很直,偶尔也采用微曲折,如“朔”字中的左边的竖画挺直,和右边的竖画微曲形成一种对比。他笔法有时采用隶笔,如“道”、“也”字的捺笔以波浪出之。其结字十分有特色,将字中间疏拓开来,让大量的空白浸入。如“平”字有意将上下二横分得很开,而竖线的左右只是两个小小的点。

点击加载图片

凡是“直”、“朔”、“倩”、“其”、“道”、“明”,他都将方框中的两短横、或三短横靠近左边框边,从而让右边留出大量空白。为了让字内的空白和字外的虚白呼应沟通,王宠还有意把笔画断开。比如 “口”字不封闭,写 “明”字、“日”字左上、右下均不相接,“月”字左上角与底下都形成气息的流通。在结体上,他也不像文征明那样极工整匀称,而是很自然,或较大些,或紧缩些。他的布白也像这样自然天真。从整体风貌来看,王宠此幅临王羲之《东方朔画赞》能得其笔意、精神,又能富有自我的情趣。如果和《唐人临王羲之东方朔画赞》 比较,可以看到唐人临本是点画锋铩,风神挺特,精彩飞动;而王宠所临则点画闲雅,风神潇洒,气韵生动,洋溢着个人的审美情趣,传达出一种静穆、安祥、神远的境界。颇似他面对着辽阔的天水相接处,洗去了胸中的尘俗,淘尽了姿媚,悟彻了某种天地间的奥秘!

点击加载图片

王宠的其余的小楷书也能看到他的这种风貌。他的《辛巳书事诗册》,刊于台湾《故宫历代法书全集》,也是在闲静沉着的笔画中,在疏松的结体中,在自然错落的布白中抒发自己的性灵。王宠的小楷 《刺客列传》为其三十三岁时所作,也大体是这种风格,但又有异趣。他将横画稍稍左抑右扬,将字的结构稍取倾仄,字间还有行书的连笔出现。因此在平和中稍具怒张之势,或许王宠是考虑到 《刺客列传》内容的氛围而取用的变化手段。王宠的楷书有时是巧寓变化的,比如往往在楷书中出现行书。他的《琴操十首》嘉靖乙酉年(1525)三十一岁时所作,就是楷书而时带行书,出以己意,婉严遒逸。

用小楷写扇面是王宠极为精擅的艺术。他的《五言律诗扇面》,录五言律诗五首,凡二十三行,共二百零六字,(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刊于《故宫周刊》、《中国书法》1987年第1期)堪称珍品。也是那种挺拔含蓄的笔画、疏朗婉丽的结构,但是通过扇面特殊的布白方法,长行采用十字,短行采用八字,看上去茂密端庄,秀润丰姿。当然,王宠的小楷有时显得太散了些,精气也略显不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