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建窑黑釉器的3种伪作类型及鉴别方法②

 重庆市半山华府 2020-07-08

上篇说到建窑黑釉器的伪作类型一:整器新作,相信各位收藏者们应该或多或少有所了解。那么这篇文章笔者就跟大家讲讲建窑黑釉的第二种伪作类型:部分新作或使用旧器改作。

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采用接底形式,套接从窑址出土的老盏底作伪:

接底又分热接和冷接两种,热接乃在老底上直接出坯成型并整体入窑烧制而成,冷接则以新烧器物套接老底并做旧处理。

如系冷接,是使用化学黏胶剂将老底直接接连在新烧器物之下,有横接、竖接及圈接三种形式,前两种接法多见,起于90年代早期,但只需仔细观察圈足周边部分,或用金属工具小心刮磨,当不难发现接线之所在;此外,如做科技检测,可发现明显的有机物残留痕迹;圈接方式近年出现,要求使用精密机械工具加工,成本较高。因接线部分非常细小及精密,具有较大的欺骗性,必须仔细观察方可察觉。

以冷接方式作伪,不可采用热释光测试解破。

如系热接,因釉水覆盖接线部分,故难以发觉,但可结合第一节第2条之辨析方式亦可解破,同时也可以采用热释光测试方式进行解破,此种方式最为有效,其成功率可达95%以上。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建窑兔毫盏

②采用窑址出土之生烧盏复烧作伪:

采用窑址出土生烧器物,选釉层厚,胎体厚的,置于窑炉之中复火烧制,可烧出各类兔毫丝、单色等器物。此类鉴别时只需观测釉面,釉水嫩而火温高,釉面呈熔融状,完全玻化,大多且呈镜面,弹击声音清越者伪。如系采用原有残损器物复火,则可仔细观察原残损部分,如有二次烧结者,即可判断其为复烧。

采用窑址出土生烧、或者过烧而至鹧鸪斑脱落者重新烧制鹧鸪斑盏,为近年所作。

但因新添加鹧鸪斑无法单独固化,故采用覆釉固化,应容易辨析。

宋建窑鹧鸪斑盏

③.采用出土普通器物加刻各种款识作伪:

选取窑址出土品相较好但无款之器物,后加各种款识。最常见为御用器物款,主要是“供御”刻款,间或发现有其他吉语刻款和纪念刻款的。这些后加刻款均采用人工做旧处理,简单一些的作伪者加款后采用胡泥、酸蚀做旧,精细一些的采用人工喷灯氧化做旧。前者仅需观测刻槽底部与刻槽外部胎体氧化情形即可破解,后者则需仔细观测刻槽边缘之崩缺,区分高速工具还是竹刀刻痕即可破解。

后加印款较为少见,因与原加工方式不同,难以达到仿真的效果而较少为作伪者采用,即使出现,亦容易鉴别。

建窑黑釉兔毫纹盏

④残器修复:

主要是选取窑址出土各类粘匣钵者,磨除粘连之后,修复磨口部分并做旧,亦有在口沿部分后加银或铜嵌口以遮盖磨去部分,还有部分为垫饼粘连的,磨去垫饼即可。

如系口沿修复,则仔细观察其口沿下釉水与器内釉水,放大镜下观察可见明显接壤部分,如有脱节,则为修复;或使用金属工具磨刮,声音哑暗者即有作伪。

采用镶嵌银扣口并做旧者,以小刀轻刮银扣口部分,有清晰划痕者伪,片状脱落者伪;垫饼黏连磨去者,因不影响其品相,可接受。残器修复,如系采用冷接,则不能使用热释光检测来鉴别。

文章编辑:信昶银艺术品审核中心&广东省文物鉴定站明天更新预告:建窑黑釉器的3种伪作类型及鉴别方法③--其他窑口产品替代,敬请留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