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2019年已经到了. 每年这个时候,我都对身边的朋友说:说“元旦快乐”,不要说“新年快乐”,因为35天之后,你还得说一遍. 2018年,数学界也有几件有意思的事儿. 1 黎曼猜想 一是黎曼猜想要被英国爵士证明的传说,终究证明的确是一个传说. 不过对于我这个数学老师来说,倒是多了一个讲放缩法和裂项相消的绝佳例子. 不过,这个式子太小儿科,和真正的黎曼猜想想去深远,哈哈. 2 陈景润1+2 另外一件数学大事就是,陈景润荣登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者名单. 你可能会问,陈教授的贡献有这么大吗? 有的. 因为他把哥德巴赫猜想证到了“1+2”的地步,离歌猜问题的“1+1”很接近了. "1+1",“1+2”是什么鬼? 不是小学生数学题吗? 当然不是. 哥德巴赫猜想的内容是,一个大于2的偶数,总可以写成两个素数之和,简称“1+1”问题. 而陈景润先生能够证明,一个充分大的偶数,总可以写成一个素数和两个素数乘积的和. 即,大偶数=素数+素数×素数,这就是所谓的“1+2”. “1+2”是目前歌猜问题的最好成果. 自上世纪70年代陈景润先生的证明公布后,半个世纪过去了,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近乎停滞. 像这样大问题的突破,可能要切换到完全不同的思考方向,或者等待天才少年的诞生吧. 3 中数界的大神 18年秋天,商界大佬马云搞了一个阿里巴巴全球数学大赛. 看来,马云也很重视数学啊,这不还搞了阿里达摩院嘛,搜罗各路数学好手.(谁说马云高考数学只考了3分来着? 而我关心的是,在获奖者名单中竟然出现了一名高中数学教师. 厉害,厉害 这位大神就是杭州二中的赵斌老师. 话说,销量很高的《更高更妙的高中数学思想与方法》作者蔡小雄老师,就曾是杭州二中的竞赛教练. 哥德巴赫也曾经是德国的一名中学教师,看来中数界有牛人啦. 除赵斌大神外,还有比如东北师大申强,山大附中王永喜,广东严文兰,教培界的兰琪等,都是一等一的好手. 4 18年很多人离世 其实每一年都有很多人离世,就像每一年都有很多人出生一样. 只不过,在2018年去世人的名单里,有很多大牛和一位对我至关重要的普通人. 熟悉我的读者朋友们都知道,2018年我父亲去世,那个曾经无比强大、我随时可以依靠的身影不在了. 怀念自然总在,更多的感触就是:我的生命所剩时间也不多了,要抓紧时间干事. 另外,去世的大牛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师胜杰先生. 还记得师先生教日语的段子. 土豆哪里去挖? 土豆郊区去挖. 一挖一麻袋? 一挖一麻袋. (用影视剧中的日语腔调读一遍,像不像日语?) 师先生声音悦耳好听,表演惟妙惟肖,堪称一代大家. 2019年来了,要把每一天的努力当成一种常态,别动不动自己感动自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