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沈持要登科

 祥宏讲夷坚 2020-07-09

宋代段子:俗语讲“无巧不成书”,如果一系列的巧合碰在一起,可就不是巧了,那是一种定数。比如这个故事,明显感觉着有一种力量在推着主人公成就某个事情,相信很多人也有过,或者听说过这种一系列巧合的事情。

【原文】

沈持要【枢】,湖州安吉人。绍兴十四年,妇兄范彦辉监登闻鼓院,邀赴国子监秋试。既至,则有旨:唯同族亲乃得试,异姓无预也。范氏亲戚有欲借助于沈者,欲令冒临安户籍为流寓,当召保官,其费二万五千。沈不可,范氏挽留之,为共出钱以集事。约已定,沈殊不乐。

而湖州当以八月十五日引试,时相去才二日耳,虽欲还,亦无及。是日晚,忽见室中长人数十,皆如神祗,叱之曰:“此非尔所居,宜速去。不然,将杀汝。”沈惊怖得疾,急遣仆者买舟归。行至河滨,见小舟,呼舟人平章之,曰:“我安吉人,贩米至此,官方需船,不敢归。若得一官人,当不取其僦直。然所欲载何人也?”曰:“沈秀才。”复询其居,曰:“吾邻也。虽病,不可不载。”即率舟中人共舁以登。薄暮出门,疾已脱然如失。

十六日早,抵吴兴城下,见白袍纷纷往来,问之。云:“昨日已入举场,而试卷遇暴雨多沾渍,须易之,移十七日矣。”沈遂得趁试。所亲者来贺曰:“徙日之事,特为君设耳。”试罢,且揭榜,梦大雷震而觉,出庭中视之,月星粲然,心以为惑,欲决之蓍龟。迟明,有占轨革者过门,筮之,得震卦。画一妇人,病卧床上,一人趋而前,旁书“奔”字,其词有龙化之语。占者曰:“公占文书甚吉,但家内当有阴人病,然无伤也。”卜者出,报榜人已至,姓名曰贲胜,【音“奔”】沈中魁选。及还家,妻果卧疾。

明年赴省,以范为考官,避入别院。一之日,试经义,且出,有厢部逻者,守之不去。时挟书假手之禁甚严,沈颇讶其相物色,曰:“何为者?”曰:“见君箧中一二烛甚佳,非湖州者邪?若无用,幸见与。”沈悉以与之。

次日,试诗赋,其人又来,曰:“适诣誊录所,见主司抄一试卷,至于五六,绝类君所书,必高捷。今夕勿遽毕,吾已设一次于户外矣。”沈意其欲得烛,又以赠之。受而还其一,曰:“请君留此以自照,三年一来,不可不致详也。”晚出中门,引手招就坐,设一几,四顾无人,沈欲纳卷出,挽使再读,至家藏孝经诗,乃觉误押两方字,亟更焉。

明日,入访之,了不复见。始验神人以其误,委曲为地也。是年,遂擢第,盖旅中所见邻人拏舟,雨污试卷,轨革之卜,逻者之言,皆有默相之者。异哉!


【白话语音文字版】

沈持要(名“枢”)是湖州安吉人。宋高宗绍兴十四年(1144年),他大舅哥范彦辉是登闻鼓院的头儿。范彦辉邀请沈持要来国子监参加秋试。来了以后,政策上有了一个小变化:只有范彦辉同族人才能参考,异姓人不能参加,沈持要等于白来了。范家有人想沈持要以京城的临时户口冒名代考,这还得找个官员公证。范家也不让沈持要白干,凑齐25000钱给他,大舅哥也挽留他,想把这事儿做成。沈持要没办法,勉强答应,还签了合同,但他心里还是很不愿意。

湖州的正常科考是八月十五号举办,国子监的考试是八月十三号,虽然湖州临安(杭州)距离不远,沈持要觉得两天时间赶不回湖州老家参加考试(考完国子监,再回湖州参考)。在京城(临安)的这天晚上,沈持要房间里忽然出现好几十个长人(大个子),他们像是某种神灵,大声呵斥沈持要:“这不是你住的地方,赶紧走,要不然我们就把你杀了!”沈持要既惊且怕,当时就得病了。他赶紧找仆人租船要回老家。

大家把沈持要抬到江边,看到一艘小船,仆人招呼船家商量能不能把这人给拉回湖州。船家说:“我就是安吉人,本来到这儿卖米,想回家,但是官家说有事需要我这船,所以我不敢回去,现在如果能有个官人在船上,我回家就好说了。那样的话,我可以不要船钱,你们现在要上船的是什么人?”仆人说:“他是沈秀才。”后来再一打听,沈持要跟船家竟然是邻居。仆人说:“只是秀才得病了。”船家说:“得病倒没关系,他的秀才身份我需要,他可以上我的船。”沈持要等人上船,离开临安城时已是黄昏时分,很神奇,这船一离开临安,沈持要的病就好了。

船往湖州走,十六号早晨,船到吴兴(湖州)城下。只见大街上有很多穿白袍子的人(应试秀才)走来走去。经过询问得知,湖州八月十五号的考试赶上一个大暴雨天气,很多考卷都给弄脏弄湿了,要重新考,最后考试日期改到十七号。这样一来,沈持要就能赶上考试了。很多亲戚朋友过来祝贺说:“考试改期,简直是专门为你准备的!”沈持要这就参加了考试。

考完以后,在将要揭榜的夜里,他做梦了。梦中响起了大雷阵的声音,这把沈持要震醒了。他想搞清楚是什么寓意,就走出房间来到院中,天上星月灿烂。沈持要心里疑惑自己的前程,就想占卜一下。天快亮的时候,正好有个算命的从他门口经过。沈持要卜了一卦,得到一个“震”卦的卦影,上面的图画画了一个女人病卧在床,有一人前来问候,旁写一个“奔”字,解词表达了“鲤鱼化龙”之意,算命的人说:“你这个事儿如果占卜‘文书’之类的事项是很吉祥的,但你家里有阴人(女人)生病,最后结果没有大害。”这算命的说完就走了。这时候有报榜的来了,他的名字叫“贲(音“奔”)胜”,贲胜报喜说:“沈秀才得了第一名。”沈持要考完回家,妻子果然卧病在床。

第二年,沈持要去京城参加省试。他大舅哥范彦辉是主考官,因为沈持要跟范彦辉有亲戚关系,他们不能在同一考场。第一天考“经义”,考完后准备出来的时候,沈持要发现身边有个监考的一直不走。当时科举考试严防夹带和冒名顶替,所以监考很严,沈持要想,这个人是不是盯上我了?就问:“您是什么情况?”监考人就说:“我看着你还剩两支蜡烛,是湖州的蜡烛吧?要是没什么用呢,我希望你把蜡烛给我!”沈持要把包里的蜡烛拿给了监考人。

第二天考试内容是“诗赋”,那监考的又来了,他跟沈持要说:“刚才我去了誊录所,看到主管官吏在抄一份考卷,他抄了五六份,我看那笔迹就知道是你写的。这回你一定会高中!今天晚上考完以后,你别着急走,我在门外设了个小茶几,我们可以在那儿待一会儿,坐一坐,聊一聊。”沈持要心想,这个人因为昨天我给了他蜡烛,看来是想表示感谢。他会不会还想多要呢?想到此,沈持要又拿出一些蜡烛送给这个监考人。他接受了蜡烛,但从中拿出一支还给了沈持要说:“这一根你留着自己照一照,三年考一次,很不容易,你一定要仔细检查。”这天晚上考完了,沈持要准备离开考场,出了中门,就看见那个监考人在招呼他过去。他真摆了个小茶几,两人一番闲聊后,旁顾无人,沈持要就打算拿着考卷离开。这监考官说:“你先慢一点交卷,你再念一遍卷子,再检查一下。”沈持要看这人不让他交卷。于是就又读了一遍,等他读到家藏孝经诗的时候,忽然意识到自己误押了两个方字,他马上改正了考卷上的小失误。

等到第三天的第三场,他进了考试院,再找那个监考人,就再也没找着,这人就消失了。通过这个事儿,沈持要慢慢明白了,原来这是神灵在用一个比较复杂委婉的方式告诉他卷子还有问题。这一年,沈持要进士及第。

洪迈反思这些细节:第一个是沈持要在都城旅店里忽然得病,去湖州老家赶考,遇到船家;回到湖州赶上恶劣天气,考试改期,好像专门给他重新安排考期;考完那天夜里他碰到算命人的卦影都符合了最后的结果;然后是参加省试,在考场里碰到莫名其妙的监考人。这一系列事情都好像有神助他。真是个邪门的事儿!

【祥宏点评】:沈持要大舅哥范彦辉所在的登闻鼓院等同于我们现在最高级的上访部门,当年谁要有什么冤情、想法、愿望等等不能通过正规渠道到达皇帝那里,可以通过登闻鼓院上告;沈持要被邀请来京城参加国子监的秋试应该是有政策优惠的,国子监面对的是一些高级官吏的子女与亲族,这跟范彦辉执掌登闻鼓院的级别有关,但是沈持要到了京城,政策有变——只有同族亲才能参加国子监的考试,也就是姓范的范彦辉族亲才能参加;船家愿意搭载沈持要回湖州且名正言顺,就因为他读书人的身份,在传统社会,读书人地位比较高,比如百姓借助运河运货,如果船上有读书人或者官员是可以免税的,如果是在参加考试的情况下,官府有政策倾斜,跟我们现在高考一样。所以沈持要对船家来讲是个“香饽饽”;宋代流行“卦影”占卜,著名的“马前课”和“推背图”都属于卦影类型的占卜形式;考试院中的誊录所指的是考完以后,必要时候要在这里把试卷誊录一遍,为了卷面整洁和“避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