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段子:有句俗语:阴沟里翻船。看似不可能,但这本身即是定数。说有两条神奇的“大鱼”,它们都有华丽非凡的过去,但最后的结局都是被某位普通渔民抓获并杀死,也许,这也是人生。 【原文】 唐小说所载:吴郡渔人张胡子,于太湖钓得巨鱼,腹上有丹书曰:近建昌一事亦然。淳熙八年春,南城县境久雨溪涨,渔者于岸浒设网罟。前此郡无大鱼,江中所得,极大不过一二斤,他皆池塘中豢养者耳。是岁民杨寿子置网于章山支港,及举之,觉其太重,独力牵挽不能胜,遂为所困,几坠而溺,叫呼求救。同业者三人共助举之,乃一鱼绝大,腾跃于中,徐徐曳至岸,百计攻刺死,凡重百斤。熟视之,额上隐隐有红字。众渔皆村甿,无以识者,一士人至,为释之曰:“三度入潮门,四度遭大水,下梢却逢杨寿子。”
【白话语音文字版】 唐小说记载过这样一个故事:说吴郡(现苏州一带)有个叫张胡子的渔民,在太湖里钓上来一条巨大的鱼,鱼肚子有红色字体写着一首诗:“九登龙门山,三饮太湖水。毕竟不成龙,命付张胡子。”(简释+点评:说的是这条鱼丰富非凡的鱼生经历与结局,最后死在张胡子手里)最近,在建昌军(军治是现在江西南城)出了个类似事件,时间是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的春天,南城县境这段日子一直在下雨,溪水都涨起来了,渔民们通常在岸边设置渔网等捕鱼工具,想多捞点鱼,但是江里捞上来的鱼最多一两斤重,其实都是鱼池里养的跑出来的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