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段子:现在流行一个词儿叫“德不配位”,这个主人公可能就有点那意思,否则邪鬼为什么来折腾他呢?万事都有因果。故事描述的场景确实有点吓人,以现代社会信息传播的速度与方式,估计这类事情在当代是禁止发生的。 【原文】 江安世,兰溪人。好道士说,受箓于龙虎山张静应天师,受法于南岳黄必美先生。所居曰元潭村,于堂侧建小室,为奉事之所。一日,雨初霁,砌下五色光十数道直出檐间,或大如椽,或小如竹,莫知其所起。疑有伏宝,命仆斸之。过丈馀,无所睹,复填甃之,光出如故。治之以法,又不効。黄先生至其家,为作黄箓醮,埋金龙于甃下,光始绝。尝清旦入道室焚香,见一石当香案前,周匝皆青苔。石体尚湿,盖方自溪涧出者。江君常时唯用二小童扫洒,他人莫得入,意童为戏。然石甚重,非二人所能举也。不复问,但令舁著门外塘水中。明日如初,又徙置三里外大潭,而扃此室。明日,亲启户,石又在焉。默祷于神,书符其上,投之溪流。又明日,乃不见。江甚喜,以为蒙符力,殃怪不敢至矣。正对客饭,有物击堂屋上瓦,荦荦有声,坠于廷,验之,盖元所见石。昨符尚存,题其旁云:“此符有未是处。”反视其背,别一符存焉,与江所书小异。江自度无可奈,乃纳诸室中。久之,得朱书小纸于案,曰:“公既无如我何,盍图我昆弟之形,我当助公行法。”江祝曰:“汝为何神,昆弟有几,作何形相?果能助我行法,当明告我。”复有片纸曰:“我三灵官也。”悉以状貌衣冠告之。江不得已,为图象置坛侧,其家亦时时遇之。由是生计顿替,二年,江亡,怪亦绝。
【白话语音文字版】 江安世是兰溪(浙江)人,他喜好道士之说,在龙虎山张静应天师处受箓(道家某种正式的传箓),又在南岳黄必美先生处受法(道家某种正式的传法,与受箓有区别)。他住在元潭村,在自家正堂旁建了一间小道堂作为侍奉道家神仙的处所。有一天雨后,天刚放晴,他看道堂台阶底下有十几道五色光射出来,直接射出房檐,这些光柱有的像房椽子那么粗,有的像竹子那么细,不知道这光是从哪儿来的,他怀疑地底下埋藏着宝贝,于是找仆人把地挖开,挖了一丈多深,什么都没发现,后来又把土填上地砖铺上了,但这光依然如故。于是他开始作法,但没有效果。他把老师黄必美请来,黄先生为他做了一个黄箓醮,在地砖下面埋了一条金龙作为镇压之物,后来这光才没了。有天清晨,江安世到他的道堂焚香,忽然看见一块大石头挡在香案前,这石头周匝青苔,湿哒哒的,好像刚从山涧里给弄到这儿。江安世平时让两个小童子洒扫道堂,其他人不能进来。他觉得会不会是小童子开玩笑,但转念一想,也不可能!因为石头太沉了,两个小孩抬不过来,他于是让另外的仆人把石头抬出去,放在门外水塘里。第二天,这石头又出来了,还是摆在香案前,他接着让仆人把石头弄走,扔到三里地以外的一汪大潭水里,还把道堂门锁了;但第三天,他把道堂门儿打开,发现大石头还在原地,于是江安世默默祷告,并在大石头上写了一个“符”,之后扔到溪流里去了,等又过了一天,这石头终于没再出来。江安世高兴了,他觉得是自己写的符管用了。家里的“怪物”不敢折腾了,但就在这一天,他正跟客人吃饭,突然“轰”的一声响,好像有东西掉到堂屋顶上,“呱啦呱啦”一片乱声,有东西往下滚,随即有东西掉到院子里,过去一看,还是之前那石头,江安世写的那个“符”还在,只不过旁边多了一行字,说:“这个符写的有点小毛病。”石头背面,有人写了另外一个“符”,这个“符”跟江安世写的有小小的差异,江安世没法子了,只能把石头又搬到道堂里。又过了一段时间,他在道堂桌案上发现了一张小纸条,上面用朱笔写着:“既然你奈何不了我,为什么不绘画我们兄弟的形象侍奉?我会助你行法!”江安世问:“你是何方神圣?兄弟几个人?都长什么样啊?如果你真能帮我行法,应该很明确的告诉我!”一会儿又冒出一张纸片,上面写着些字:“我是三灵官。”后面的字描述了“三灵官”长什么样、穿什么衣服、戴什么帽子。江安世不得已,就画了一个“三灵官”的形象,放在道堂正坛旁边的位置供奉。后来,江家人还经常能碰见这个“三灵官”,随后,江家的生计就逐渐衰败了,过了两年,江安世死了,那怪物也绝迹了。【祥宏点评】:这故事让人想起一句话:没那个金刚钻,就不要揽这个瓷器活。主人公既受法又受箓,可能在一些妖魔鬼怪看来,他没有那个福德福报,所以引来“三灵官”折腾他。“三灵官”应是邪鬼,而非正神;道家的受法受箓还有区别,但对接受者是有要求的,是严肃认真的事情;兰溪,浙江地名,以前是县,现在叫兰溪市;昆弟,一般就是指兄弟;像故事里说的事情,恐怕只有修道人才会遇上。因为这个“三灵官”就是冲着江安世来的。全本夷坚志,点开免费听 (文图说明:《夷坚志》原文电子版文字主要来自“梦远书城”-特别致谢!再经中华书局出版的《夷坚志》校订;全部图片来自网络。)
《夷坚志》简介:
宋代大文人洪迈编撰的《夷坚志》是中国古代志怪笔记小说的顶峰。它卷轶浩繁,包罗万象,流传至今仍保存了206卷共2600多个宋代事件,是中华传统文化最伟大的宝库之一。
《夷坚志》的时空观深契佛法,与宋代文化领先世界的历史地位相一致。它表面看是一本奇人、异事、神怪大全,本质上却是最真实细腻的宋代社会生活实录,极具文献价值。 宋代社会生活塑造了此后中国人的心灵格局,《夷坚志》仿若是中国人的心灵大海。人们平时沉浮其中,茫然不觉,一旦凝神静思就会发现: 天下没有新鲜事,一切尽在《夷坚志》 (解读:祥宏谈夷坚系列之29-宋代的妖法-现场交流)
|